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伯德小姐》想到的——「自由主義與現實主義」之爭

從《伯德小姐》想到的——「自由主義與現實主義」之爭

年輕時我們多是自由主義,總想追求著自己的自由,掙開那該死的束縛,最後才發現,曾經我們以為討厭的那些東西,卻是滲入骨髓難以忘懷的根,束縛住我們的原來只是我們自己。只有真正經歷了、成熟後,才明白現實主義並不是對現實的妥協,而是終於不再端著自我,去真正感受、理解、投入這個世界。

——題記

原以為《Lady Bird》是講的傳記性質的偉大女性,看了才發現是個青春片,開頭的叛逆會讓人錯以為是喝酒吸毒X交的典型美國青春片,但出乎意料,講的是一個太身邊的故事,結尾又被拍得很悟性的片子(再就不多劇透了)。

如同電影主人公,十幾歲的日子,正處於青春歲月,生活進程中總會充斥著一種「儀式感」。慶祝生日、期待戀情、渴望認同等等,希望去到更好的地方、交到很多朋友、進入更好的圈子,並極力掙脫父母獨立生活。這也是受青春期生理心理的影響,其實不光是對父母,對這個社會這個世界中也想要更多的了解,並在其中尋求著自己獨特存在的價值。這或許從每個年齡段偏好書類上可見一般。

除卻兒童讀物《哈利波特》《魔戒》等外,高中的我正處在郭、韓引領的青春小說泛濫的時代,自己也不知覺的代入「為賦新詞強說愁」的青春期,成為《萌芽》、《三重門》等讀物的忠實觀眾(曾有至少一學期沉迷於亂七八糟的網路小說,下載到電子詞典里課上課下的看),qq空間上總會發表些以「主觀感受」為內容的朦朧派文字,現在想想好笑哈。韓寒於年初在微博發表了篇主旋律文章《我所理解的教育》,正面回顧了下當年輟學的經歷並警告切勿模仿,想來當年的浪子,也早已與命運和解了吧。

大學前半段,除了社團就是泡在我們的褲衩樓圖書館,喜歡越老越舊甚至紙頁發黃的書哈哈,還記得為了大一語文課的呂永林老師(貌似下一年便轉業去了浙大,很幸運接受了學校呂永林、李東方、吳偉偉等教員們非常高質量的通識基礎教育)布置的「魯迅」演講,去圖書館查閱了幾乎所有魯迅著作傳記(結果被批評「很用心,但演講內容太寬泛,沒有聚焦細節展開,不足以打動」)。這時才算正式接觸正經的文學書籍,開始本能的「崇洋」看一些西方文化《古希臘神話》、《聖經》《了不起的蓋茨比》等,並被高中贈予的《挪威的森林》拐帶,把一整排村上春樹的小說看了個遍,也由此發覺,他的小說其實總在藉由主人公的話語傳達一些哲學理念。哲學,成為了大學後半段吸引一個正處在世界觀價值觀形成期間的我,最關注的主題。

現在還記得一整面排滿了厚厚的《資本論》各卷的書架,曾像模像樣的借走打算通讀卻只堅持了不幾頁,然後被管理員推薦了《蘇菲的世界》,它以小說易讀的形式讓我了解了世界哲學的發展史。哲學的思維,使我重新審視身邊習以為常的固有認知,開發了我的思辨思維,但同時,也過猶不及的將我推向了一個「過於理性」的漩渦。我是一個典型的雙魚座,多愁善感是這個星座的標籤。一次失戀後,我便像一個努力撕去標籤的人,開始追求自己的平靜獨處和絕對理性的內心(還選修了瑜伽課,跟著一幫女人在汗蒸房裡打坐,控制呼吸及注意力……)。其副作用就是,開始把任何一件簡單的東西,剖析開來複雜化,甚至從知識的範疇泛化到了人際的領域。幸好,有要好的朋友和戀人拉了一把,讓我在這感性和理性之間找到了平衡,確認了自我。後來才想通,粗看了那麼多哲學書籍,卻落了黑格爾的那句名言——「存在即合理」。

當一個青年遇到阻礙時,輕則質疑自己,重則質疑這個社會、世界。但我們忘了一個簡單的事實,外界(無論父母、戀人或朋友甚至社會)與自己,並不是你上我下、相互控制的關係,也可能是,相互平行的結構,也就是,可以沒有關係。像翁美玲一樣,在那樣的花季年齡里,認為自己是世界上一個獨特的個體,沒有了一個人也就沒了整個世界;也可以像劉嘉玲一樣,與張曼玉相比俗氣了半生,卻像池子說的:熬到了梁朝偉是她的,熬走了一個年代的電影人,熬到全世界終於喜歡她;看到父母的偶像林青霞、王祖賢、劉德華等落下神壇或許只是些許唏噓上一輩人的時代過去了,但當科比退役、SHE結婚生子、杰倫幸福胖成雙下巴等等時,才會深切感慨或許每個自認為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的一代花朵們,早晚會走出溫室接過前人的接力棒走入輪迴……可忙碌的我們並不是只有學習工作愛情,還有家人朋友和周遭的一切樂子,尋找樂趣享受樂趣,生活中會玩的人一定也會在工作或愛情中樂觀向上順理成章。

年輕時我們多是自由主義,真正經歷了、成熟後,才明白現實主義並不是對現實的妥協,而是終於不再端著自我,去真正感受、理解、投入這個世界。考研期間,也是畢業前看的最後一本書——柴靜的《看見》。在畢業晚會贈書環節,我在贈與原因上寫了大概這樣一句話:「這本書敲醒了我,即使看過那麼多書、學了那麼多知識,但自己與現實世界的關係是那樣的羸弱,自己的觀點都是來自於不可一世的理論中。」世界,並不只局限於嚮往的城市、優沃的生活,還有人性的善惡、自然的美醜、社會的不公與進步、世界的和平與戰爭等等,太多太多我們認知和感受之外的事物,也許需要的主要並不是「智商」「情商」來解決,而是最簡單的——「道德」,即常識。(就像政法大學羅翔教授說的,一道法考難題很多法律系高材生繞了各種知識邏輯卻錯了,而問門口菜市場老太太很可能會秒答出來)

聖雄甘地說過,毀滅世界的有七種力量,其中一種就是沒有良知的知識。「能獨立表達自己的觀點,卻不傲慢,對政治表示服從,卻不卑躬屈膝,看到弱者知道同情幫助,看到邪惡知道憤怒制止」,環境需要我們盡已之力合力投入,才能期待會有那麼一點點改變。現今很多朋友圈轉發類似「寬容是福」等的文章,但像柴靜說的,「寬容的基礎是理解,你理解嗎?寬容不是道德,而是認識,是一種同理心。唯有深刻的認識事物,才能對人和世界的複雜性有了解和體諒,才有不輕易責難和讚美的思維習慣」。(面對柴靜之後的《穹頂之下》被網上有關勢力大肆宣揚由其美國資助意圖否定經濟發展搗毀中國,我是堅決不信的,刨除內容的科學性和建議在可控度以內的因素,她在此書中闡述的經歷與認知,早已證明她所站的立場原則。)

工作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像是得了閱讀障礙症似的,看不進任何書,越是非現實的小說卻越是提不起興趣。像是,懊惱自己遭遇的一切,沒有任何之前讀過的書籍內容,可以為之解答。直到讀了《喬布斯傳》(更多的關注點並不是什麼「蘋果」,而是在於他對禪的理解轉變及對他人生和事業的影響),後續開啟了人物傳記及歷史書籍的篇章。比如《普京傳》里羨慕普京與柳德米拉的愛情、敬佩與恩師的肝膽相照;《鄧小平傳》里他的「三起三落」讓人驚詫一個古稀的老人仍有著與年輕革命時不減的頑強意志;基辛格的《世界秩序》里,將歷史與政治相融合,合理的推斷出為何歐洲不同於中華地帶,自古就大都是以民族為單位的分裂的多戰的小國……這些「現實存在過」的記述深深地吸引住了我,讓我遐想幾十上百年前的一天,他們也曾煩惱過壓抑過憤怒過最後平靜過,無論是偉人還是凡人,即使經歷過的不一樣,但個體的情感體驗也許有相通之處。就像哲學裡「歷史與邏輯相結合」的邏輯形式,任何判斷或決定都應該遵循這樣的原則,不但要運用最前沿的知識,更要尊重、探尋它的歷史,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國家的每一個疑問,或許在歷史的某個階段,都已經以某種形式存在過。

影片末尾,伯德小姐終於如願以償進入紐約但卻發覺這並不全是想像中美好的模樣,真正客觀的身處其中卻發現並不能主觀上完全融進,再美好的事物也有其致命的缺點,再俗氣的東西也有它單純美好的一面,曾經我們以為討厭的那些東西,卻是滲入骨髓難以忘懷的根,束縛住我們的原來只是我們自己。就像法律思維中有一種最基本的原則——主觀與客觀相結合,其中「主觀」卻是作為量刑有責的最重要一環。之前一直很討厭「主觀」的人,加以「自私、自我」的道德批判,可試問,誰的內心不曾這樣過呢?就算把自己定位為一個聖人,但又有什麼理由要求周圍的人必須一樣呢?比如在戀愛中,分析再多的道理、匹配再好的條件,也抵不過「舒服」二字,看似是簡單的主觀感受,卻類似凝合了所有內在外在因素的加權平均數,你的內心會有一種模糊但精準的對比後告訴自己,這是不是想要一生攜手共度之人。

有人說,從青少年起成長獨立的過程就是不斷和解的過程。與家人和解,和朋友和解,向愛情和解,跟社會和解,對世界和解,與自己的命運和解……並不是屈從,而是放下過去、接受現在,抓住現在、創造未來,享受一起前進的旅程。

未到而立的年紀,已初有不惑的味道,站在二十六歲的當口,望今後做一個辯證的人、自律的人、有趣的人,即使認清了周遭卻依然懷有一顆赤子之心,即便嘈雜的環境也能盡量保持內心的平靜,一步一個腳印探尋人生的樂趣、實現自己的價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山可還是山的小和尚 的精彩文章:

TAG:看山可還是山的小和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