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懂禮貌」的孩子,最讓人心疼!

「懂禮貌」的孩子,最讓人心疼!

魚心理社群「爸媽來吐槽」來了!

這周二(3月19日)大家討論的是「如何培養有禮貌的孩子?」的話題。家長們各自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和經驗。

我心疼那些「懂禮貌」的孩子,

本來是不認識的人,卻被逼非要打招呼,

打招呼也就算了,還不能「黑臉」,要微——笑——

招呼打一次也就算了,逢年過節,一遍一遍的打著,

最後肌肉都僵硬了,

從中,孩子便學會了一個「道理」——要做好表面工作。

如果不打招呼會怎麼樣?

當著外人的面,「你這孩子怎麼這麼不懂事」;

「不叫阿姨,真沒禮貌」;

從此,被冠以不懂事、沒禮貌等名號。

作為孩子,他怎麼背得起,

最重要的是,如何能夠一舉兩得,讓孩子做到不受委屈和自願的「有禮貌」。

本期主題討論,家長們分享了有關孩子禮貌培養的話題,一起來看!

孩子害羞,家長尷尬

家長面對孩子不懂禮貌,不愛跟人打招呼,往往會覺得很尷尬。

頂天立地寶寶媽!

這也是我家現在的困難,上周去幼兒園面試見到老師全程黑臉,碰到叔叔阿姨也從來不打招呼。

哎!尷尬啊!有的孩子就很大方,鮮明對比。

頂天立地寶寶媽!

我家的是越大越看到人不肯打招呼,說感到害羞。

我家也說害羞,看到男的尤其帶黑框眼鏡的還會害怕。

頂天立地寶寶媽!

是啊,小孩不肯叫人有時候還跑開,大人在邊上好尷尬。

一般就是鑽到我腿後面,要麼就跑一圈再跑回來。

Q姐

哎!而且孩子大了人家不覺得她是害羞,就覺得不大懂事,沒禮貌,怎麼辦好呢?

孩子「不禮貌」,原因多多

孩子的不禮貌原因有很多,可能對於禮貌和不禮貌的行為還沒有建立正確的認知,或者是見到陌生人焦慮,家庭和環境的影響也很重要。

Q姐

有時候小孩子可能分不清哪些是禮貌或者非禮貌的行為。

我家的那位是認生,對於陌生人不敢上前說話,第一次去幼兒園,會哭,我在外面陪了一會,過了好一會,老師帶著玩遊戲,好些了。我覺得我家的是因為我沒有做到主動和陌生人打招呼,我其實對陌生人也是有些內向,靦腆的,不知道的會以為是高冷。因為我覺得有的人太過熱情了,我有些接受不了,有時會排斥,和陌生人在一起吃飯或是公事,覺得尷尬。我家的那位小朋友可能也有遺傳的關係在,隨我了,也是個有些內向的孩子,熟悉一點,會好些。

Mia

該放還是該管,如何引導是關鍵

對於還不懂禮貌的孩子,切忌不要強迫孩子去跟別人打招呼,也不宜太放任自流。需要讓孩子知道懂禮貌的積極意義。可以給孩子看一些教禮儀的動畫片做引導,家長自身也要做好示範,帶孩子經常接觸陌生人和新鮮環境,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也很重要哦!

頂天立地寶寶媽!

我家也沒有太說她,就是勸勸她不想給她太大壓力,但是也沒啥改觀。不知道大了會不會好。特想知道那些大方孩子是怎麼養成的,不過家裡人還是很禮貌的,經常會說「請」「謝謝」「抱歉」等禮貌用語。不知道該順其自然,還是重點教育下。

開始,我不太懂,就強迫讓孩子打招呼了,後來,我發現孩子越來越抗拒。有時候不能太過順其自然,孩子不懂,掌握不好分寸,告訴他這是和人相處的一些必須做的事情,我覺得大方的孩子可能是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越小的孩子,越能體現出來。

Mia

Mia

我給孩子放過動畫片,關於教育的,讓孩子看看別的小朋友如果像他一樣,會是什麼樣子。有時孩子抗拒是因為,對陌生人的不熟悉,有的可能是家裡和孩子說不能和陌生人說話,所以導致了孩子不和陌生人打招呼。我覺得家裡有條件的,還可以讓孩子去適當人多的地方開闊眼界,但是要保證孩子的安全,很多小孩子被陌生人抱的時候,會哭鬧。對於孩子還得讓他們多見見世面,培養獨立自主的性格,如果在參加活動時候,不是在旁邊高喊加油,而是語氣溫柔而堅定的告訴他,媽媽會陪伴你,保護你,會在另一端等待你,保持微笑,加油吧,寶貝!

如果孩子真的能夠受家庭的影響,養成開朗、有禮貌的性格,這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但現實中有很多孩子表現出的「禮貌」是被逼出來的,其實孩子是不樂意這麼做的。如果是這樣,孩子不僅受了委屈,而且還會出現一些逆反心理。

所以,如果想要讓孩子懂禮貌,首先要找出孩子不禮貌背後的原因,然後再根據情況適時的調整行為,包括父輩對孩子的不當影響,再讓孩子通過書本、遊戲等方法了解人際交往的基本禮節,逐漸培養成為習慣,循序漸進,相信孩子會做得很好。

「爸媽來吐槽」討論分享,每周二晚上八點在微信魚心理社群進行,歡迎大家來吐槽!

下周吐槽主題預告:「自己教,還是上晚托?」敬請關注!

《從心引領》幼兒親子實戰課程已上線!

魚心理

關注兒童心理與家庭教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心理 的精彩文章:

如何避免讓孩子受不良動畫的影響?
魚博士工作室 寒假孩子被電子產品「綁架」,該如何解救?

TAG:魚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