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原激戰時,蔣介石為獲張學良支持不惜血本:委任狀、地盤、大洋

中原激戰時,蔣介石為獲張學良支持不惜血本:委任狀、地盤、大洋

1930年5月,在我國的中原地區又爆發了一場新的軍閥混戰,以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為代表的反蔣派發起挑戰南京的蔣介石政權。這一場戰爭是我國近代史上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一場軍閥混戰,一直持續到11月初才以蔣介石勝利告終。

眾所周知,由於東北的張學良在9月18日發表了擁蔣的通電,並於當天出兵華北,決定了中原大戰的最終結局。

那麼,一直保持中立的張學良為什麼又突然出兵支持蔣介石呢?這背後有著張學良不得不擁蔣的原因。

一年前的蔣桂戰爭中,蔣介石解決掉了實力膨脹的新桂系,令其他地方實力派更加提防蔣軍,山西的閻錫山就擔心蔣介石下一個打擊目標就是他和晉軍了。

1930年1月,蔣介石命閻錫山從太原赴鄭州督師,同時密電國民政府參軍長何成浚與河南省政府主席韓復渠在鄭州秘密捉拿閻錫山。只不過生性警覺多疑的閻錫山到鄭州後察舉氣氛不對,偷偷離開鄭州回到太原。

隨後,閻錫山與蔣介石展開了論戰,互相對罵指責對方。於是,各路的反蔣勢力紛紛派出代表到太原聯絡閻錫山,共商反蔣大計,太原一時成為國內反蔣勢力的匯聚中心。

當時在太原的有國民黨改組派汪精衛、陳公博,還有馮玉祥、李宗仁、劉湘、孫殿英、何鍵、唐生智、石友三、馬鴻奎等人的代表,就連當時沒有表示反蔣的張學良也派出了王樹翰、葛光庭前往太原湊個熱鬧。

由這麼多或中央、或地方大員的代表組織召開了反蔣大會,推舉閻錫山為中華民國陸海空軍總司令,馮玉祥、李宗仁、張學良為副總司令。

3月21日,閻錫山、馮玉祥聯名發出倒蔣的通電,全國大小的反蔣勢力紛紛響應。當時的張學良在關外經營多年,並不想參與關內之事。東北軍作為一支實力強勁的軍隊,張學良自然是國內局勢天平上一個極重的砝碼,他倒向誰,誰就實力大增。

張學良與蔣介石

在中原大戰正式打響後,張學良認為在蔣馮閻戰爭中不管加入哪一邊都是一次冒險,所以他宣稱中立,準備隔岸觀火。同時,他也拒絕就任太原會議上推選的副總司令。

為了拉攏張學良,閻錫山派出了秘書長賈景德,馮玉祥派出了親信大員薛篤弼長駐瀋陽,但張學良基本避而不見,偶爾一見,也只是一般性的簡短交談。而蔣介石也派出代表到瀋陽爭取張學良,被雙方代表緊盯的張學良也不得不考慮到底站那一邊的問題了。

汪精衛電告閻錫山,建議起用顧維鈞為新政府的外交部長。顧維鈞是張學良的重要智囊人物,如果推薦成功,則拉張學良的前景一片光明。

但閻錫山卻不願把這個要職讓給別人,回電稱一人難以做主,須同馮玉祥、李宗仁商量。汪精衛來電數次催促,始終未見答覆。

馮玉祥、蔣介石、閻錫山

顧維鈞在北平盤桓數日,見閻錫山對自己也甚為冷淡,便返回秦皇島向張學良報告,稱閻錫山、馮玉祥等不是成就大事之人,促使張學良向蔣介石靠攏。

而比起閻錫山的小心眼來,蔣介石可是大方多了,他為了拉攏張學良不惜血本,先後派出了張群、吳鐵城等大員輪番到瀋陽見張學良。

閻錫山捨不得一個外交部長空缺,蔣介石卻拿出一張又一張委任狀,先是委任張學良為副總司令,又委任東北軍大將于學忠為平津衛司令,王樹常為河北省主席,這等於把平津、河北的地盤送給了東北軍。

賈景德、薛篤弼等人前往瀋陽囊中羞澀,張學良招待他們時,一場麻將下來竟然把旅費輸光了,哪有錢來活動東北各部?而蔣介石派出的大員個個懷揣巨資,出售闊綽,各方的關係被打通不少。

當中原大戰正激烈時,蔣介石看到張學良依舊遲遲不表態,反而繼續與反蔣派接觸,便派人以300萬大洋收買了東北軍第23旅旅長馬廷福率兵叛變。在這一重賞之下,東北軍的其他將領也不由得垂涎欲反,這使張學良不能不深為憂慮,在這盛名重利的誘逼下,張學良終於倒向了蔣介石。

9月18日,張學良發出通電,正式擁蔣,並宣布出兵華北,由此,使本來已經分崩離析的反蔣聯盟進一步加速了滅亡。

本文參考文獻:《民國時期戰爭大參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家之韻 的精彩文章:

北洋巨頭段祺瑞去世,八十人抬棺,成為最後一位享受「皇杠」之人
袁世凱與黎元洪的博弈:推動近代中國歷史進程的一場大較量

TAG:史家之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