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因為這件事,馬謖失街亭被斬,1700年後這位國軍中將也死於此事

因為這件事,馬謖失街亭被斬,1700年後這位國軍中將也死於此事

三國時期,諸葛亮是智慧與忠誠的化身,小說《三國演義》甚至把他當作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招風喚雨的神來描寫。不過,實際上諸葛亮也的確有失誤之處,尤其是在用人方面,其中不得不說的就是馬謖。

劉備還活著時,就曾交代諸葛亮,認為馬謖「言過其實,不堪大用」,不過諸葛亮卻覺得馬謖有「曠世之才」。其實,劉備和諸葛亮都沒說錯,只是側重點不一樣,在劉備看來,馬謖飽讀兵書卻沒有實戰經驗,而諸葛亮所看重的卻只是馬謖的參謀能力,畢竟「七擒七縱,收心為上」「離間司馬懿與曹睿君臣關係」等都算是馬謖進獻的策略,所以作為參軍的馬謖的確是個人才。只可惜後來沒做到揚長避短,人盡其用,而讓只會紙上談兵的馬謖領了兵,與他對陣的還是久經沙場的曹魏五子良將張郃。

馬謖以項上人頭擔保,使得諸葛亮毅然把守街亭的重任交給了這個平時戰略眼光不錯、且交情還不錯的人。不過,在臨時之前還是再三囑咐,要馬謖堅守城池,穩住陣腳,以逸待勞,其目的就是為了拖垮遠道而來的曹軍。而馬謖到了街亭之後,卻覺得諸葛亮不知道前線地形,所以照著書上寫的「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條款,自作主張地認為「這一帶地勢險要,街亭旁邊有座山,正好山上紮營,布置埋伏」,在馬謖看來,這是楚霸王項羽用過的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良策。

然而,張郃並不是昏庸之人,他一到街亭並築好營壘,穩紮穩打地把馬謖圍困在山頭,爾後以弓箭手守住山下,切斷山上的水源,把馬謖所部困得半死之後再一舉攻破。這一仗,諸葛亮損失巨大,只得揮淚斬了馬謖。

1700多年後,也就是1947年解放戰爭期間,也出現了一個現代版的馬謖,那就是蔣介石的天子門生,那就是率領美械整編74師的張靈甫。此人畢業於黃埔軍校,軍事素養也還是不錯的,而他手下的74師也是蔣介石的五大嫡系主力之一。1947年5月,粟裕領著華東野戰軍在孟良崮地區對國民黨軍實施進攻作戰,張靈甫所部則是重點打擊對象,不過就火力來說,不論槍械、火炮,粟裕所部都不是對手。可是憑著人民的支持,戰術上的快速分割包圍,集中優勢兵力,死死地咬住了張靈甫。

本來可以憑著火力優勢駐紮在進退自如的垛庄,可張靈甫卻選擇了退守孟良崮,這是一個無草無水光禿禿的窮山,看似有險可守,卻不利於機械化部隊展開,而他所想像的「中心開花」戰術也算是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翻版。結果,被粟裕所部圍在山頭猛攻猛打,斷糧斷水的張靈甫就這樣一命嗚呼了。蔣介石曾孟良崮戰役總結中都說「孟良崮是石山,既沒有水源,而且敵人的砲火易增威力,怎麼可以選作陣地呢?但是第七十四師各級官長事先疏忽大意,對此不偵察,不研究,所以後來要犧牲在這個陣地上。」

有人說,如果趁著對手還未站穩腳,而從山頭居高臨下,順勢衝下來,或許能打出出乎意料的戰果。可惜,馬謖和張靈甫都只會死守,結果卻是「死了也守不住」。

當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兒》後記中感慨歷史一直都沒有變化,改變的只是衣食住行之類的外殼,千千萬萬年地轉來轉去,該犯的錯誤還是要犯,實在言之有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咖啡館說史 的精彩文章:

得知美國人在日本投了原子彈後,蔣介石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此人是曹操手下的不敗戰神,打敗過呂布孫權劉備,可惜命太短

TAG:咖啡館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