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個獨生子女沒有對爸媽說出的話

一個獨生子女沒有對爸媽說出的話

我媽前幾天回家和我們說:「我快沒工作了,公司老闆說要退休。」

我聽完心頭一緊。為什麼突然沒工作了?沒了工作不就意味著家裡收入少了一份?我莫名地感到自己身上的擔子又重了。

作為潮汕人,我是獨生子女這件事讓很多非本地人感到驚訝。因為爸媽只有我這麼一個孩子,他們在我上大學之前一直希望我留在汕頭。當初我決定在汕頭讀大學時,他們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但我一直想離開家鄉,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家鄉太落後,經濟和思想境界上都跟不上時代潮流。即使現在不得已在家鄉工作,但我一直盼著培訓工作半年後外派日子的到來,心心念念想要「離家出走」。

但獨生子女最大的擔憂在於,一旦離開家鄉,爸媽怎麼辦?他們生病怎麼辦,他們會不會太孤單?他們老年誰來照顧……

我有個同事小姐姐,前些年在廣州工作,幹了3、4年後回到家鄉,因為哥哥在廣州安家,想著說家裡總得有個孩子照顧父母,所以自己就回來了,心有不甘,但又別無他選。

考慮到最大的阻礙,我前幾年就開始和爸媽灌輸這樣的觀念:你們要保持身體健康啊,每周吃點雜糧,多點鍛煉,晚上沒事就下樓到人民廣場散步……有段時間媽媽很不願運動,工作整天坐著,回家吃完繼續坐著,我勸了好幾次她都無動於衷。最後我說:「雖然這話不好聽,但是,請為了我以後能少些負擔,你要注意身體,保持健康的狀態。」

父母身體健康,是子女最大的福氣。子女遠行不在身邊,爸媽若身體健康,孩子遠在家鄉既安心,也能專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或者個人家庭中。

我的表舅,是一名武警,在廣州生活得不錯,去年年中買了一套房,付完首付,和妻子小兩口住得很舒心,還準備生個孩子。但今年過節前,他的父親查出患上皮膚癌,現在在廣州租了個小房子,定期到醫院檢查,還在等待更有效的治療方法。

父親這一病,表舅的生活軌跡偏離了最初的打算,不僅經濟擔子更重,而且生孩子的計劃也只能用延後了。

作為子女,誰都不想自己的父母生病,他們生病,自己也會覺得心疼。並非帶著埋怨去指責自己的父母沒有照顧好自己,只是希望他們身體硬朗,能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時,也是對子女的恩賜和照顧。

在中國,獨生子女似乎養老壓力會更大一些,尤其是以後成家,養的不僅是兩對父母,更可能外加爺爺奶奶四對老人,壓力可想而知。而且,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提升,現在的人的壽命不斷延長,我們贍養爸媽的時間其實是比爸媽贍養他們自己爸媽的時間還要長,對我們自身精力和經濟條件都提出不小的挑戰。可能等到我們爸媽去世時,我們自己也老了。

即使爸媽願意住在養老院,也不是所有的老人都可以由國家養著。處在這個時代,我們的國家還沒有足夠的力量和完善的體系支撐老人們安享晚年。

耶魯大學陳志武教授曾給自己的女兒寫過一封信,心裡頭這麼寫道:

「說實在的,我和媽媽已經買好退休基金、醫療保險、投資基金,甚至也買好長期護理保險,這種保險的意思是如果我們老了不能動、需要他人長期護理,那麼,保險公司可以支付這種護理費用。等我們老了,我們要麼僱人照顧,要麼就去養老院。總之,我們會在經濟上做好各種安排,等年長後不用你們『孝敬』回報,不會讓我們成為你們經濟上的任何負擔。」

像陳教授這種總體上經濟條件好的家庭有,但不佔多數。大多數百姓還是需要有子女的經濟支持,並不能完全依賴社會體系。我們的父母沒法全部住到養老院去,因為社會資源不夠,養老院位子不夠,護工不足,養護體系也沒有做全做好。

我們甚至還要擔心自己的爸媽在養老院里可能會被欺負、虐待。2017年9月底,湖南常德的一位保姆,為了逼迫93歲的老人吃藥而舉起了菜刀,結果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老人因心肺功能衰竭而離世。「虐待老人,已經成了常態。」一家養老院的護工這麼說。

很多年前我就問過我媽,如果我以後不在汕頭,你們願意和我一起到外地生活?原本想著這樣一來就方便照他們。但我媽想都沒想就和我說:「不要,在這裡有我們熟悉的親戚和朋友,去到外地沒地串門,太無聊了。」

這讓我覺得無奈,我媽說得不無道理。對於老人,生活過得有趣,也挺重要。

梁文道說:「(老人)最凄慘的其實是孤獨。」這話讓我想起我的奶奶。自從我爺爺去世,奶奶一段時間在兒子家住,整天除了聽潮劇、吃飯、睡覺,其他時間都無所事事。她不曉得怎麼使用電子設備,所以當我們體驗著互聯網帶來的樂趣時,用微信聊天、用優酷看電視劇、用蝦米聽歌時,她的日子對比之下就顯得很無趣。她因為沒法加入我們的話題,加之耳朵有些背,所以她變得孤獨;自己的朋友住得離兒子家很遠,限制了她外出的機會,所以她變得孤獨,整天的活動範圍就是家裡的幾十平方米。

看到我奶奶這樣子, 我感慨不已,和媽媽說:「媽媽,我希望你以後的老年生活過得有滋有味。」老年生活有樂趣,首先還是得身體健康,其次就是有好奇心,有自己的興趣。

我的領導Sukey工作十餘年,她的媽媽早已退休,但退休之後還在為要上市的公司做計劃。「我覺得我媽日子過得比我還好,每天比我還忙,不過看她樂在其中,我覺得挺開心的。」Sukey說。

我聽著也很開心。如果自己的父母,在晚年時間空閑時,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那真是再好不過了。如果他們能根據自己的喜好,拓寬自己的老年圈子,有幾個可以交心的老年朋友,時不時地一起去旅遊、唱歌、喝茶聊天,那我相信他們的幸福感會增強許多。

現實版「鋼鐵俠」埃隆·馬斯克的母親梅耶·馬斯克,60歲重操模特工作,走上秀場,給雜誌拍大片。69歲,她在個人網站的首頁寫到:我69歲了,一切才剛剛開始。她辛苦大半輩子供養孩子讀書,本可以好好休息,即使不工作,孩子們照樣養得活她。但她執著地追求自己年輕時的夢想,歲月和過往的艱辛在她臉上刻下痕迹,但也留下淡然、大氣和優雅。

老人要有自己獨立的世界,年齡不是限制,即使像梅耶·馬斯克這般年紀,也可以追求心中所愛。老人心理獨立,子女的壓力也會降低。毫不掩飾地說我有自私的心理,但我更希望爸媽過得開心。最怕父母養我們一輩子,老了之後發現,他們的世界只有你,沒有其他。

無論是我這種獨生子女,還是兄弟姐妹成群的人,總是希望自己的父母老來過得好,身體健康,還能自己找樂趣點綴生活。我們不能逃避關照、贍養父母的責任,但可以在爸媽的支持和幫助下,維護自我尊嚴,擁有選擇詩和遠方的自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嘉麗欣的小時光 的精彩文章:

TAG:嘉麗欣的小時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