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昌:2000餘件老物件記錄時光痕迹

新昌:2000餘件老物件記錄時光痕迹

浙江在線-新昌新聞網3月22日訊(浙江在線記者黃婉晶 蔡柒月)「這是以前磨豆腐的石磨、打麻糍的石臼、織布的紡紗機,都還能正常使用,以後有了合適的場地,可以讓參觀者親手體驗一下過去的老手藝」「這是以前訂親送包的杭州籃,這是過滿月用的夾籃,這是鬧周用的扁籃」「你看,這個洗臉盆是木製的,做工多麼精美,是過去的大小姐用的」……聽著張平余的介紹,看著一件件藏品,記者眼前不由浮現出一幀幀祖輩們生活的畫面。

張平余是儒嶴鎮橫板橋村村民,今年60歲,年輕的時候是個做竹編器皿的手藝人。如今,花甲之年的他生活中的「重頭戲」是奔走於鄉村之間,尋找「老東西」。他心中有個樸素的願望:「這些農耕文化器具記錄了祖輩們生活與勞作的酸甜苦辣,我想讓更多年輕人了解過去,讓孩子們從小學會吃苦耐勞,勤奮上進。」

8年來,張平余如螞蟻搬家般,把從各地搜羅來的2000餘件老物件一樣樣運回家鄉。家裡的房子已經裝不下這麼多「寶貝」,他只好把自己的珍藏擺放在地上以及拆下來的老木板門上,3個房間塞得滿滿當當,雖然有些擁擠,但看上去場面壯觀,十分震撼。

張平餘一直有個憂心事兒,他怕隨著歲月的流逝,以前的老物件會變得面目全非,乃至散失湮滅,為此,他一心想抓緊多收集些老物件。他四處打聽、尋覓,只要聽說哪裡有個「老東西」,他都第一時間去上門詢問,從不懼路途遙遠。收藏過程中,最讓張平余記憶深刻的是一個特別大的銅勺,是以前豆腐店裡專用的,目前,這麼大的銅勺已經非常稀少了。他一直想集齊從小到大的一整套銅勺,可是,大銅勺的擁有者也是個喜歡老物件的人,一開始堅決不賣,最後,張平余向對方「交了底」:「我買這東西不是為了自己倒賣賺錢,只是想把這些『老傢伙』收集起來,給現在的年輕人看,讓他們也了解了解以前的事情。」對方聽了很感動,立馬爽氣地說:「那就送給你,你這麼用心,我也要熱心,這些老東西是要好好留給以後的人看。」

回顧8年來的收藏生涯,張平余每每熱淚盈眶,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最初,他收集到了老物件,在家門口卸貨,村民們圍過來看,嘲笑張平余是個傻子,用小轎車去裝一堆破爛垃圾回來。現在,家裡的老物件越來越多,逐漸小有規模了,村民們也漸漸認可,張平余是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許多村民還主動把自家的老物件拿來送給張平余。有些上年紀的村民看到這些老物件,回憶起年輕時生活的不易,甚至會落下淚來。「大家都說被我感動,其實是我被大家感動,收集到這麼多,都靠大家的支持。」

張平余走過很多古村落,在收藏老物件的路上,他一直在思索,面對這些匠人精心打磨出來的老物件,該怎麼做才能對得起這些歷史的遺珠呢?張平余撫摸著一屋子的老器具,深情地表示,隨著生活節奏的日益加快,過去的不少傳承正在漸漸消失,這些老物件能讓現在的人找到過去。如果有機會,他希望能給這些老物件找一個寬闊的舞台,最好能建個博物館,讓更多的人來看看這些時光留下的痕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浙江在線 的精彩文章:

安吉:洋媳婦體驗中國年
青磚黛瓦 流水人家!去浙里小鎮過個熱鬧年!

TAG:浙江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