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從商業模式出發的AliOS能否實現自動駕駛的彎道超車?

從商業模式出發的AliOS能否實現自動駕駛的彎道超車?






昨日,阿里巴巴與上汽集團在杭州聯合召開媒體溝通會,會上不僅介紹了在未來AliOS即將發力的主要方向,並發布了搭載AliOS智能全新名爵2018款ZS系列車型。速途網受邀參與了此次溝通會,不僅對AliOS的戰略有了最新的理解,同時也體驗了基於AliOS的斑馬智行2.0車載操作系統。



是技術,也是商業模式




在溝通會上,阿里OS端上智能事業部的負責人王矛進行了「驅動萬物智能」的主題演講。他表示,隨著汽車平台已經從單純的「代步工具」,發展成為一個「移動的數字空間」的屬性,承載著娛樂、辦公等功能,是除家庭場景(IoT)、碎片化時間外(移動OS),另外一個與使用者關係密切的重要入口。




隨著人們對於出行的需求越來越高,伴隨著新能源技術的普及,以及共享經濟新模式的探索,汽車保有量正不斷創造著新高。在出行剛需的帶動下,AliOS這一汽車平台已經成為阿里目前著力發展的最重要的系統之一。




據王矛介紹,

目前AliOS技術的藍圖中:一個是核心系統,另一個是數據、智能服務。通過技術產品這座橋樑,將硬資源和用戶之間連接起來,並致力打造以分發線上線下服務作為最核心的理念而生的OS。







在體驗環節,速途網坐上了一台搭載AliOS的斑馬智行2.0車載操作系統的上汽榮威6。在設置菜單上看,AliOS與傳統的車載電腦系統看似沒有什麼不同,但是仔細研究後則可發現,阿里依託於自身在支付領域的垂直優勢,使得AliOS並非是單純的將服務模塊化的累加,而是打通各項服務,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生態,大多數的服務都能看到阿里系的應用或業務的身影。




例如在數據流量上,阿里擁有虛擬運營商阿里通信;車載導航有高德的技術支持;到更為高級的娛樂資源有天貓、蝦米的資源;智能終端和以語音控制方面,背後也有阿里雲計算以及大數據在發揮作用。




是閉環,也是開放生態



阿里巴巴打造AliOS核心理念是分發線上線下服務,一方面是為自家項目在汽車平台爭奪流量入口,另一方面利用自己的用戶基數以及智能技術賦能傳統車企,完善用戶體驗的同時,提高品牌價值與黏性。

所以,AliOS方面表示,將堅定站在車企這邊,通過「開源開放」的形式,和整個行業把我們技術的架構開放給大家,讓整個行業以開源開放的形式跟AliOS完全合作起來。








以「賦能者」的姿態面對傳統車企,要比「顛覆者」的形象溫和許多。

在特斯拉所主導的新能源汽車、以及各互聯網廠商主導的自動駕駛技術的推動之下,既讓傳統車企看到了新的轉型希望,同時行業的「新兵」卻也讓行業內不少老玩家感到了一定的衝擊。常言道:「多個朋友多條路,少個朋友少堵牆」,AliOS的合作既不會對傳統車廠硬體銷售的模式產生衝擊,同時還可以用成熟的商業模式數字化轉型,並帶來後項服務收益。



然而AliOS的征途並非汽車端本身,一些業務也可以間接對汽車行業產生影響。例如配合螞蟻信用體系,為共享汽車分時租賃做支撐。通過信用評估,用戶不需要交押金,降低汽車使用在金融服務商的門檻。




另一方面,阿里的IoT事業也在發力汽車之後的周邊產業,做到端與端的交互。例如線下的個人服務,目前斑馬網路已經在國內部分城市合作的停車場與加油站,用戶可以通過綁定的支付寶賬號自動完成支付,未來4S店或餐飲行業也將在服務推送的範圍之中。




雖然「開放的閉環生態」出自樂視賈老闆之口,但在AliOS上,這套理論才終於照進了現實。




是入口,也是數據埠



相比AliOS在商業模式探索方面的積極探索,在目前風頭正盛的自動駕駛領域,阿里雖然早已開啟研究,卻又顯得異常低調。

速途網認為,這一方面是因為目前阿里巴巴在自動駕駛領域表現相比商業化缺乏亮點;另一方面則是在阿里看來,與其去爭奪目前還無法商用的技術,不如在商業模式上提前跑馬圈地。




不同於手機這種快速迭代產業,去年下半年的劉海屏如今已經成為手機「標配」,由於汽車的產業周期更長,而自動駕駛的正式商用,不僅要讓目前數億計的車輛設備迎來「大換血」,同時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政策審批都是需要時間逐步完善。

雖然百度李彥宏曾樂觀估計「再有三五年,路上會出現完全替代司機的自動駕駛汽車」,但自動駕駛汽車的完全普及,業內人士保守估計至少需要五到十年。




對於谷歌等專攻技術的廠商來說,是通過自動駕駛演算法的開源,通過技術上的優勢爭奪,吸引廠商進自己陣營,實現在系統上的推廣。



而對於阿里來說,則是另闢蹊徑,通過成熟的商業模式,搶先一步「跑馬圈地」促成與車企的合作,積累初期的用戶基數。而另一方面,大量的用戶可以幫助AliOS積累大量的大數據,形成用戶出行習慣與需求的大數據,進而幫助完善阿里包括自動駕駛內的技術。 








總的來說,雖然在汽車平台的較量上,巨頭們八仙過海,但是最終鹿死誰手,還要看選擇不同賽道的選手們,究竟誰能夠率先到達終點。




在一系列的了解與體驗過後,可以看出AliOS在建設汽車生態上,走了一條與大多數互聯網廠商不一樣的路,這不僅取決於阿里以支付為根基,在垂直領域深耕整合的能力;還取決於阿里「驅動萬物智能」「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初心。




新聞來源:速途網



近期更多精彩內容推薦


Sansar或構建「經濟體」破冰VR社交



暴風魔鏡「白日夢」測評:兼容80%+白日夢遊戲



Mackevision戴鑫祺:VR可降低3D可視化設計成本



HTC攜手高通推中國版VIVE一體機 搭載曉龍835處理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R小報 的精彩文章:

任天堂ReggieFils-Aime:Labo絕不是對VR的回應
全球區塊鏈專利榜解讀:鬥魚都上榜了,搞「玩客幣」的迅雷為何缺席了?

TAG:VR小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