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楊華評論:詠春只能靠甄子丹在《葉問4》里擊敗徐曉冬

楊華評論:詠春只能靠甄子丹在《葉問4》里擊敗徐曉冬

徐曉冬給大家的一貫印象就是口無遮攔、狂放不羈,但他有一次和我聊天很動情、很傷心地說道:「我和傳統武術切磋其實是希望自己輸,因為我輸了才說明武術是有些東西的;如果我一直贏下去,那就太可悲了!」然而令徐曉冬失望的是,他胖揍太極雷雷、吊打詠春丁浩,嚇得馬保國報警,搞得大師們噤聲,似乎真的找不到對手了。

徐曉冬密友透露,20多歲正值壯年的丁浩已然算是傳統武術圈子裡的頂尖高手,他比賽一開始的連環寸拳甚至三次命中徐曉冬,但是他的拳腿力量、體能儲備、抗擊打和防禦技術都無法適應高強度的角逐。換句話說,丁浩基本就是傳統武術練習者的上限了,一個業餘的現代搏擊教練就足以蕩平這個江湖。

傳統武術本身沒有問題,問題是因為種種原因傳統武術和實戰已經完全脫節,大師們平時就是打打靜止的物件,或者找個人配合「喂招」,根本沒有實戰的環境,成天就知道編故事、拼祖宗自欺欺人。自稱少林護法的釋延覺一針見血指出,武術段位的評定不是根據對戰能力,而是其他因素,武術家高下優劣看的是能不能忽悠,而不是能不能實戰。不少八段、九段大師一輩子沒真打過,戰鬥力可能還不如頻繁鬥毆的小流氓。

要想成為名利雙收的傳統武術名家需要具備多項必要條件,但過硬的打鬥能力是最不必要的。「大師們」每天操心的事情是如何把自己裝扮得仙風道骨,如何在各種武術刊物上宣傳轟炸,如何用最好的營銷手段廣收門徒,如何取得商業大佬和成功人士的支持……有一位鐵檔功大師憑藉自己所謂的絕活,高達10萬元拜師費仍能招收大量渴望增強生理能力的學員,那他還有必要流血流汗去練拳腳嗎?

傳統武術缺乏實戰不能簡單歸咎於習武者,就像李連杰所言,我們國家不提倡搏鬥,不需要徒手殺人的方法了,想在傳統武術業內混的風生水起,靠的並非打打殺殺,那些只會打打殺殺的武痴可能連飯都吃不飽。而搏擊則不同,這是一項競技運動,拳手們每天都在瘋狂的訓練,只有在擂台出人頭地才能贏得金錢、名譽和女人。傳統武術說穿了是「民間業餘行為」,業餘的怎麼可能對抗職業的?——高手在民間,是關於中國功夫的最大謊言。

拳擊是全世界最主流、最實用、最具市場號召力的技擊術,大概沒有誰像質疑傳統武術那樣質疑拳擊。鮮為人知的是,我國曾經全面禁止拳擊運動,大量從業者被遣散到工廠或者轉到其它體育項目。以至於美國傳奇拳王阿里訪華提出希望與中國同行切磋的時候,我們差點兒找不出一個像樣的拳手。同理,沒有能夠實戰的傳統武術高手並不能說明傳統武術不能打。

如今的傳統武術是一潭閉門造車、吹牛意淫的死水,當我們把死水變成活水,它肯定是能打的。如果我們重建中央國術館,創辦武林大會,啟動傳統武術實戰扶植計劃,讓傳統武術練習者擁有科學的訓練團隊和齊全的訓練設備,讓他們每天都接受實戰洗禮,成績突出者獲得鄒市明、一龍、李景亮那樣的高額收入,享受全民禮遇和喝彩,就像日本人膜拜相撲大橫綱一樣,傳統武術高手篤定可以湧現出來。

其實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有一次國家體委主導的武術挖整搶救行動,而散打就是從傳統武術提煉出來的簡單直接打法。但問題是,大家都覺得傳統武術和散打截然不同且彼此對立,「王戰軍弟子」韓飛龍練過散打,拳迷就指責他無法代表太極,甚至辱罵他是「給王戰軍看門的狗」。我在採訪少林塔溝武校總教頭劉海科老師的時候,他痛斥這些偏執拳迷的觀點:「散打就脫胎於傳統武術,散打不認傳武就像兒子不認爸爸了!」

如果把散打和傳統武術等同起來,國內能打敗徐曉冬的不計其數,但二者存在緊密關聯,又不能簡單劃等號。純粹的、原生態的、沒有經過「挖整」的中國武術若進行二次挖整的話,勢必會有新收穫。不過仍然會陷入一個悖論:那就是在搏擊擂台上拳法、腿法、膝法都已經有了最實用的打擊方式,正所謂大道至簡,可供挖掘的奇招極其有限。

中國拳擊協會主席張傳良說得好:「就拿拳法來說,無論怎麼弄其實就是直、擺、勾,最多加上轉身鞭拳,越有用的功夫,越沒有花樣。」傳統武術腳踏實地進行科學訓練、勇於切磋,誕生實戰派格鬥家水到渠成,但這些傳統武術高手乍看起來,使用的一招一式和現代搏擊不會有明顯區別。這又會讓那些深受金庸小說荼毒的武俠迷失望了,他們想看「白鶴亮翅、金雞抖翎」,想看「雙龍出洞、怪蟒翻身」。

在幾乎完全脫離實戰的傳統武術體系下,雷雷、丁浩們被徐曉冬打得鼻青臉腫再正常不過。如果傳武大師們無法被格鬥狂人的拳頭打醒繼續自欺欺人,老祖宗存留下來的最後一些東西也要被徹底敗光,那個時候我們或許只能在電影《葉問4》里看甄子丹用詠春的日字沖拳虐殺徐曉冬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楊華評論 的精彩文章:

一龍和楊茁惺惺相惜,也有望統一國內四大搏擊賽事金腰帶
拳協主席贊鄒市明享譽世界,獲敢斗獎風格獎和最佳技術獎

TAG:楊華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