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遊戲 > 專訪VG創始人丁駿:從「富二代」老闆到電競的「掌舵人」

專訪VG創始人丁駿:從「富二代」老闆到電競的「掌舵人」

校長 | 文

作為VG電子競技俱樂部創始人兼董事長的丁駿,最近忙得有些不可開交。

創建於2012年9月的VG俱樂部前不久搬家了,從松江的豪華別墅到閔行羅錦路的游悉谷,VG邁出了對於一個電競俱樂部來說非常重要的一步。

坐落於游悉谷的VG新基地

「現在我對俱樂部的心態,更多是想要塑造、傳承VG這個品牌,希望讓大家能夠了解、喜歡上VG這支隊伍,而不是跟著興趣來做了。」

從當初因為興趣投資組建了VG戰隊,到如今奔波忙碌於俱樂部正規化的建設,當丁駿談起自己心態上的轉變時,正如電競行業朝著職業體育發展的大勢那樣,他已經從單純的「富二代老闆」真正變成了俱樂部乃至電競的「掌舵人」。

新的基地,新的「起航」

在我們剛到VG的新基地時,丁駿還在接待前來拜訪的業界朋友,於是我們趁此機會在新基地中參觀了一番。

樓梯口就是吧台

VG的新基地分為三層,除了選手訓練、食宿以及員工的辦公區域之外,還專門搭建了專業的對戰劇場以及周邊商店。

據工作人員介紹,將來這個對戰劇場會在Open Day的時候向VG的粉絲開放,為他們提供一個可以與選手交流互動的舞台。

對戰劇場,裡面還配備了轉播台

過去不久,電競俱樂部還停留在公寓、別墅的時代,我們很難想像有俱樂部能夠發展至如此的形態。在丁駿看來,從公寓別墅到基地的遷移,才是一傢俱樂部步入正軌的標誌,是行業發展的必經之路。

「電競發展到現在,已經不是一個領隊一個教練再加幾個選手就能組成俱樂部的時代了,這樣的俱樂部功能性太少。」

「俱樂部要服務於選手所需的配置還是很高的,這就要求各個部門之間高度協調,公司化地運作,改變過去鬆散的經營狀態,將大家凝聚起來,讓俱樂部也有一個家的樣子。」

位於2樓的休息室

實際上,傳統的體育項目大多也經歷過這段路,不論是籃球還是足球,其職業體系的建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就目前電競俱樂部的發展來說,建立專業的基地綜合體僅僅是邁出的第一步,之後還有更長遠的路要走。

「將來VG不僅會有基地,還會有相應的主場館。」

在多家LPL戰隊都建立了各自的主場之後,VG也將電競地域化的大事放到了日程之上,或許用不了多久,他們的隊員就能夠在屬於自己的場館中迎接對手的挑戰了。

VG的隊員從松江的老基地出發

在我們到達新基地時,恰巧VG的一些選手也剛剛來到基地,正在搬運他們的行李。

舟車勞頓之後這些年輕人們臉上掛著一絲抹不去的疲倦,但從眼眸深處依然難以掩飾他們對新基地的好奇與期盼。

在VG俱樂部的新基地,他們也將開始新的征程。

在閔行新基地,VG重新起航

粉絲與商業化

我們常說電競俱樂部的商業模式是基於粉絲經濟的,但是對於大部分俱樂部來說,實現粉絲價值的方式往往要通過第三方廣告商。

贊助商的LOGO鋪滿隊服

在地域化尚未成型之前,俱樂部本身對粉絲價值的挖掘以及粉絲自我價值的提高,基本上還停留在電商階段。

在新基地的建設過程中,VG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這也是在基地里會專門劃分出一塊相當大的區域用來搭建對戰劇場和周邊商店的原因。

「今年我們會做一個微信小程序,出台一套積分系統,以此來提高粉絲的黏度。」

對於粉絲的經營,丁駿表示VG已經有了周密的計劃。這套系統正式上線之後,VG的粉絲可以通過參與俱樂部活動、去線下觀賽、購買周邊等方式積累積分,而俱樂部也會準備各式各樣的福利回饋粉絲,比如贈送比賽門票、邀請到基地參加Open Day、夏令營等等。

丁駿非常清楚,想要做好粉絲的工作,俱樂部明顯不能再曲高和寡,一直與粉絲保持著距離,線上與線下的互動越來越重要。

「粉絲黏度的深度綁定,是俱樂部商業化、擴展商業模式的前提。」

「如果我們之前對粉絲的經營能打40分,將來是能打到80分甚至100分的。」

談到未來VG與粉絲之間的關係時,丁駿顯得很有信心。

俱樂部需要規則

「成績跟粉絲質量,是俱樂部面對資本的兩塊敲門磚。」

豪門出身的丁駿非常明白資本最看重俱樂部的哪些特質,但是現在的VG,似乎還是瘸了一條腿。

2017年VG《DOTA2》分部與國際邀請賽失之交臂;《守望先鋒》分部成績不佳;《王者榮耀》分部被KPL拒之門外……

到了2018年,VG《DOTA2》分部奮起直追,兩支主力戰隊奔波於世界各個城市參加比賽爭奪積分,終於不負眾望扭轉了去年的頹勢,目前他們已經一腳踏入了TI8的大門。

認真訓練的DOTA2選手

然而東邊日出西邊雨,VG的《英雄聯盟》分部就過得不是那麼順心了。

LPL2018年的春季賽,VG彷彿又回到了2017年那個凍人的春天,年關之前0-7的開局讓VG在西部賽區淪落到墊底的位置,人員調整、引入韓援等方法試了個遍,最終發現其實是大樹的根就出了問題。

「整個《英雄聯盟》分部從管理層到戰隊本身都會有調整。」

堪稱恥辱的7連敗之後,VG當即宣布了對《英雄聯盟》分部管理層的處罰,分部經理李高駿降職觀察,跟教練組一起扣除當月工資。

處罰公告

「整個春季賽就18場比賽,輸7場就意味著40%的失敗,這樣的情況放在NBA、放在職業足球賽場上,哪個教練不會下課?只扣工資都算是輕的了。」

當我們談及此事時,丁駿的情緒有些激動。在他心中,電子競技想要成為傳統體育一樣的職業項目,必須要有嚴格的管理制度作為後盾,否則一切職業化都只是一紙空談而已。

除了管理層以外,丁駿認為對選手的規則建立更是迫在眉睫。

過去不管電競圈如何宣傳選手的職業化程度,在大眾眼中這些流連於坊間的年輕人依然擺脫不了「不務正業」的標籤,主要原因就在於沒有一個體系化的管理。

「電競不應該是年輕人逃避學習、沉迷遊戲的借口,作為俱樂部有義務制定完善的規則來約束選手的行為,為什麼我們都說『職業選手』?因為這就是職場,職業選手就是一份工作,要遵守職場的規則,打職業沒有外人想像的那麼輕鬆。」

實際上目前各大俱樂部都已經對選手開始了「軍事化」的管理,比如規定在賽訓期間滴酒不能沾,基地內禁煙禁酒等等。

而就在我們到訪的前一天,VG手游分部的某位選手就在宿舍內抽煙被抓,俱樂部對他最終的處分結果是直接開除。

人才在哪裡?

「二十一世紀什麼最貴?人才!」

十四年前,葛優在《天下無賊》里說的這句經典台詞,放到現在的電競行業當中可以說是非常貼切。

電競行業在長時間的野蠻生長之後,隨著資本湧入,商業化程度提升,人才問題越來越明顯。對於VG現在的情況來說,俱樂部成績差、管理層混亂,除了行業規則不完善之外,最根本的原因還是行業人才的缺失。

VG的辦公區域,還有許多工位虛位以待

丁駿在運營俱樂部的過程中對此深以為然,同時也在努力尋找解決的方法。

「我們希望通過俱樂部變得更強大,引入外部跨行業的人才,來改變行業的整體氛圍。」

目前來看,這個方案的可行性的確是最高的。

現在從業者當中大部分是電競圈裡層層拔擢上來的老人,其中能夠快速適應行業變化並且提升自己知識水平的人不是沒有,但更多的人依然無法保證自身素質能與資本需求相匹配。

外部跨行業的人才可能對電競圈不了解,但是在商業化的角度來看,他們的專業技能就顯得異常重要。

「電競並不是一個非常深度的東西,入行之後很快就能有所認知,但商業化所需的技能卻不可能速成。」

「VG接下來的對高層管理人員的要求會是非常高的,比如在大公司中有豐富的團隊管理經驗、極其敏感的商業嗅覺、熟練的資本運作能力等等,原來電競圈的leader當中很難找到能夠符合這些要求的人。」

相信現在國內的大部分俱樂部老闆,都有著丁駿這種求賢若渴的心態,也大致反映出了電競行業整體的現狀。

什麼才是好的電競項目?

過去的2017年,是電競賽事變化最大的一年,以《英雄聯盟》、《DOTA2》為首的頭部電競項目紛紛做出賽事改革的決定,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電競俱樂部的資本化進程。

在聊起這些遊戲的時候,丁駿常常提出一個反問:「什麼才是好的電競項目?」

什麼才是好的電競項目?如果放在六年前VG剛剛成立的時候,丁駿可能會毫不猶豫地回答《DOTA2》,因為這是他組建VG戰隊的契機,但是到了六年後的今天,他已經有了新的答案。

「做一個電競項目的時候,我們首先會為它建立一個財務模型,如果根據財務模型預判它能夠為俱樂部帶來收益的話,那就是好的電競項目。」

「當然也有例外,比如我們的《王者榮耀》因為沒有進KPL所以是一直虧損的,但是《王者榮耀》的用戶體量太大了,只要能夠進入KPL我們前期的投入就能回本,所以我們會一直做,這樣的項目也是好的電競項目。」

引入財務模型、順應市場規律,這是非常現實的做法,也是俱樂部商業化的必經之路。

現在的電競行業早已不是幾個大老闆砸個幾千萬,然後選手們美滋滋分錢的時代了,只有用更加理性、更加市場化的思維方式才能保證俱樂部不會被資本的大潮所淹沒。

「俱樂部不可能一直靠愛發電,總要有自己獨立的一天。」

丁駿這個曾經用愛讓VG發光發熱的大老闆,肯定不止一次說過這番話了。

但是毫無疑問,在他第一次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就已經完成了從「富二代」老闆到電競「掌舵人」的那步跨越。

往期專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BB姬 的精彩文章:

《絕地求生》內部有沒有和外掛私通?

TAG:BB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