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在早烏拉街的商鋪和買賣家

在早烏拉街的商鋪和買賣家

在早烏拉街的

商鋪和買賣家

在清朝中後期,烏拉街就是滿族聚居的地方,又是水旱兩路通衢的交通樞紐。因而鎮內商賈林立,引得周邊五、六十里的人們都來這裡趕集下店買賣商貨。

1、《雜貨鋪》街內的雜貨鋪(相當於現代的百貨商店或食雜店)分布整個十花街南北東西街道兩側。規模較大的有:大興號、大興順、兩大有、大有成、萬隆德以及萬利德等。經營日用百貨、生產資料和四季應品。

2、《大車店和貨棧》烏拉街是水路交通樞紐。除了水上船舶交通外,陸路交通方面主要以大馬車或小型畜力車主主,也有推著「侉車」(獨輪車)的人力車和挑挑者。清未民初就有四家大車店和兩家貨棧。十花街的四條街每條街都有一家大車店。貨棧是寄存貨物和往各地發貨的客棧。店內都是大長炕,多人都是居住在桶子屋的大炕上。

3、《當鋪》在現南街衛生院原址。吉林富商牛子厚在這個位置開了一家當鋪,鎮十花北街也有一家叫「萬隆當」的當鋪。

4、《果匠鋪》也稱果香鋪。也較集中是南街路東,有王家的「鳳鳴樓」,魏家的「福興源」,王家的「振興園」和「二合盛」等家生產的各種果品或其它食品。5、《畫匠鋪》鎮東頭的叢姓、趙姓,北街路西的尉家都開有畫坊,薩府西衚衕有姜姓開的畫匠鋪。他們主要畫祭祖用的神案,神仙或家祖爺等畫像,有的還配合故去家人的人家做紙紮活。

6、《合發祥藥鋪》在西街路南。主要經營中草藥和中成藥。

7、《皮匠鋪》主要有三家。西門臉靠江邊的胡仁家,柴草市的奚家和劉家的靰鞡鋪。

8、《燒鍋》過去生產白酒(當時叫「燒酒」)的廠家叫「燒鍋」。苗光年在永吉造酒一廠的原址建了「義昌祥」燒鍋。

9、《花子房》收留乞丐,相面算卜和遊醫或賣藝等低收入人群的地方叫「花子房」。雖伙食和住宿條件都低檔,但收費低廉。

10、《印刷局》在北街路西的楊子更家開設。主要印製票椐、賬薄以及大型紙張和石印。

11、《羅圈鋪》,以前莊戶人家用來分離篩選糧食常用各種不同的篩子。篩子就是用不同篩孔的篩底和羅圈做成,羅圈多用柳木。東街路北有宋德全羅圈鋪,西門臉兒有一寧姓羅圈鋪,東街路南有管福安和慶興等幾家羅圈鋪。

(待續)

作者富察晨楓

滿族文化網出品,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付春兵 的精彩文章:

李敖談滿族
今天,大年初四遇上節氣雨水!您想知道的旗人家習俗都在這裡!

TAG:付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