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平安首度披露孵化「獨角獸」五大原則 未來10年科技投入1000億

平安首度披露孵化「獨角獸」五大原則 未來10年科技投入1000億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老盈盈3月21日,中國平安在香港召開業績發布會,近年來平安集團著力孵化四家「獨角獸」,而在四大「獨角獸」中,平安好醫生已經率先披露上市計劃,那麼其它三隻「獨角獸」有沒有具體的上市時間表呢?這一問題成為業績發布會關注的焦點。

據了解,截至2017年末,陸金所資產管理規模達4,616.99億元,較年初增長5.3%;管理貸款餘額2,884.34億元,較年初增長96.7%;首次實現全年整體盈利;平安好醫生已於今年年初向港交所遞交上市材料,估值約54億美元;金融壹賬通和平安醫保科技已分別完成6.5億元和11.5億首次融資,投後估值分別達74億美元和88億美元,四大獨角獸規模達400億。

平安科技董事長陳心穎對此表示,整個科技板塊有十個公司,科技公司的成長過程有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建平台;第二個階段,聚集流量;第三個階段,提升收入;第四個階段才是盈利。每個公司的成長,雖然行業不同,切入點不同,商業模式不同,但是都會經歷這四個階段。對於它們的融資渠道和上市計劃,每一家都會根據自身業務發展情況來判斷, 會不停地融資和上市,只要可以的話一定會第一時間披露出來。

陳心穎還披露了篩選孵化科技業務的五大原則。「首先要跟消費者緊密相連,同時最好是一個入口;第二,要有門檻和技術含量,不是很簡單就能做出來的;第三,要有規模,平安選擇每一個業務市場潛力都是很大的。第四,有價值,我們通過技術去解決的一些問題,例如我們為200多個城市服務,平均下來可以幫助每個城市節省10%開銷;最後一個是可複製性。我們做的每一件事情,以技術為核心是可以複製到很多城市,甚至可能有一天複製到海外。」陳心穎說。

2017年,平安確立了未來十年深化「金融+科技」、探索「金融+生態」的戰略規劃,以人工智慧、區塊鏈、雲、大數據和安全等五大核心技術為基礎,深度聚焦金融科技與醫療科技兩大領域,幫助核心金融業務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改善體驗,強化風控,不斷提升競爭力。同時,通過輸出創新科技與服務,搭建生態圈與平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價值,致力成為國際領先的科技型個人金融生活服務集團。

「過去10年平安投入了500億到金融科技中,2017年差不多70億,未來10年將會投入1000億到金融科技中。 」陳心穎表示,之所以投入這麼多,其一輔助自身的主營業務,其二通過輸出科技,通過五個生態圈把技術能力輸出給合作夥伴。目前整個科技板塊都盈利了,相信日後會強勁增長。

2017年,中國平安整體業績實現持續、強勁增長。集團實現凈利潤999.78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38.2%;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凈利潤890.88億元,同比強勁增長42.8%;首次引入營運利潤指標,剔除短期波動影響後的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營運利潤947.08億元,同比增長38.8%,平安壽險及健康險業務的新業務價值持續提升,同比大增32.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濟觀察報 的精彩文章:

張小龍「跳一跳」 撬動小程序爆發前夜?
特朗普再掀貿易戰:美將對進口鋼鋁徵稅,全球多國表示很受傷

TAG:經濟觀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