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泉州記憶之洛陽橋

泉州記憶之洛陽橋

當我們一行數人逆著西面投來的陽光,沿江邊公路到達洛陽橋的時候,遠遠地就望見了屹立橋頭的蔡襄雕像,還有橋頭江邊那幾株正開花正紅的刺桐。

洛陽橋位於泉州城東,因橫跨洛陽江而得名,原名萬安橋,有萬海安瀾之意,是我國古代四大石橋之一,也是唯一的一座跨海大石橋。此橋結構獨特,以筏型基礎做橋墩,既牢固又可分解海浪的衝擊力。橋墩水面以下外殖牡蠣,以牡蠣的分泌物強化石塊之間的粘連力,實在是中國天人合一物物相與思想的完美呈現。

蔡襄主政泉州府期間,籌措資金,動員民力,歷七年時間建成洛陽橋,從此打通了洛陽江兩岸的交通,實乃造福一方之舉。故而橋頭立有蔡襄塑像,並建有蔡襄祠以供後人祭祀緬懷。後人以蔡襄取代書法造詣高於他的蔡京而忝列宋代四大書法家之末,除了他自身的書法確實值得推崇之外,實與他在泉州的良好口碑和造福一方百姓的善舉有關。

歷經千年風雨,如今的洛陽橋經多次整修已非當年模樣,記載中的石獸石人也早已不知所蹤。現在的橋面是清一色的大石條拼接,僅允許步行或是自行車類非機動車通行。

走在洛陽橋上,江風混雜著海風,有淡淡的海腥味兒,輕輕吹送,依稀便是千年之前的風的味道?恐怕還是那時的風更清新更爽利更詩意些吧?橋下的洛陽江水,依然還是平靜的,儘管並不清澈。那時的江水想必是清涼透徹的了,水底的草,水中的魚,想必也是清清爽爽的,一如那時的天空。江上的船,依舊是有的,只是多了些馬達的轟鳴,擾的水鳥也遠遠地盤旋,不再肯棲落橋欄,甚或連江岸沙灘也不願意棲落了。船上的漁夫,也仍然是有的,也仍然唱著歌,只是用的是麥克風和大功率劣質音箱。我想,即便待到夕陽西下,即便晚霞真的還能夠映紅這洛陽江面,也仍舊是尋不到那時的漁歌唱晚,也仍舊是再也見不著那時的漁樵問答了。

那麼,千年之後呢?而今我們留下的所有痕迹,到那時恐怕早已煙消雲散,杳無蹤跡了。即便這江對岸的摩天大樓,如今似森林般的矗立,到那時恐怕也只是腐土一丘,甚或也只是一抔海底沉沙罷了。

倒是這洛陽江頭萬安橋畔的一聚,雖歷千載,仍是可以成為後來者把酒臨風的慨嘆,仍是可以化作月下舟頭舉杯對酌者的滄海龍吟。

歷史長河中的一切,無論大小,無論尊卑,無論功過,無論是非,都需通過時光的打磨雕琢,或化為烏有,或成為永恆,或先是後非,或先非後過,或歷久彌新,或化為土灰……

正是個,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丙申年正月二十(2016年2月27日)補寫於滬上卧雪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不語山房 的精彩文章:

TAG:不語山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