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琵琶行》教學案例

《琵琶行》教學案例

[案例背景]

自「赫爾巴特教育學」至今,人們始終把學生、教師和他們共同面對且必須處理的「第三者」──教材(主要指教科書)作為教學活動的最基本要素,這三者之間存在著互動關係。語文教科書是最重要的教學資源,這也是新課標的基本精神;品味語言,走進文本,這是語文教學的生命所在。因此,拓展又必須是建立在緊扣文本內容的基礎之上的,以免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引導學生投身感情體驗,應該講求科學的方式方法。鑒於詩歌這種文學體裁具有「語言精鍊,感情飽滿」的特點,所以可以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和各種類型的教學設問,誘引學生潛心吟詠該詩,以實現詩歌欣賞的共鳴和再創造。

[案例實錄]

導入:在今天陶淵明的故鄉,江西九江市有一座仿唐代園林建築,名叫琵琶亭。為什麼這座佔地3300平方米的園林,會以琵琶來命名呢?話還得從公元815年的一首詩說起,就是現在我們要學的這首《琵琶行》。

講解:現在我們來閱讀一下詩前小序,概括出詩人在這首長篇敘事詩當中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學生閱讀,並回答)

在一個深秋的夜晚,幾隻客船停泊在潯陽江頭,船篷里透出微弱的燈火。岸邊楓樹上滿是紅葉,和水中盧荻的白花一起點綴著秋色。故事就這樣開場了。

在這首長詩當中,詩人一共塑造了幾個形象?

師:那麼,應該說塑造了幾個形象?

生同:兩個。

師:哪兩個?

生同:琵琶女、詩人。(出示字幕投影)

師:在這首長詩當中,詩人是用哪一個詩句將這兩個形象連接在一起的?

師生: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出示字幕投影)

師:為什麼白居易會發出這樣一聲哀嘆——同是天涯淪落人。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間有什麼共同的命運?現在我們共同完成一個板書。

師: 同是天涯淪落人這句詩將詩人白居易和琵琶女聯繫到了一起。一邊是樂妓,一邊是詩人。那麼在樂妓與詩人的人生歷程當中,各自經歷了怎樣的轉變?箭頭之前各自應該是什麼?一個階段的狀態吧。箭頭之後各自應該是轉折之後的狀態。接下來看一下,左邊樂妓這兒是一個「琵琶曲」,右邊詩人這兒是一個「琵琶行」。是什麼作為他們之間的一個橋樑,將他們聯繫起來的?

白居易16歲初到長安,拿詩卷給前輩詩人顧況請教,為及見詩,只見其名,顧況便調侃道:「長安百物皆貴,居大不易。」等看到詩作中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一聯時,便改口說:「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難。」白居易的理想自然不是當個名滿天下的詩人。二十九歲,一舉成進士,三十二歲又以「拔萃」登科,為校書郎,三十五歲復應制舉「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以第四等入選,由校書郎為幸至尉,不久入為翰林學士,又做了三年的左拾遺。「十年之內,三登科第;名入眾耳,跡升清貴。」「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的左拾遺。在中國歷史上,向皇帝諫諍的人,理由不見得正確,目標不見得遠大,但他們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就是「看到壞的,我要說;不讓我說,不可以」(李敖)。為此,白居易寫下了很多令權貴寵臣變色、切齒的詩篇和奏章。如見他卻成了個卧病潯陽,潦倒他鄉的謫臣。一個只要受到權力的敵視或迫害,幾乎馬上就要從社會結構和倫理關係中開除出去。

從琵琶女和白居易前半生的跌宕來看,大家如何來評價他們,大家覺得在他們來眼裡什麼是最重要的。

我們先看琵琶女,當她風頭最健的時候,「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 。王孫公子各個都湊去燒錢,琵琶女也沉醉在溫柔鄉中。這讓我想起,英國作家格里麥斯頓的一句話:「一個美麗的女子是眼睛的天堂,錢袋的煉獄,靈魂的地獄。」

容貌就是出身,就是身份證,就是通行證,就是獲取恩寵的利器。美貌是女人最具兌換力的資產,它可以用來換取社會地位,換取金錢,甚至換取愛情。但這份資產依賴於一具會逐漸衰老的軀體,所以這是一份既可利用又正在失去的資產。容顏的美麗,如同扳機扣動時的一道閃光,又像迅速一頓的後挫力,其短暫性是令人無可奈何的。名花再傾城傾國也有凋零的時候。千古紅顏,大浪淘沙,能在偉大的文化進程中留下點兒什麼的女子,大都是與文字有些關係的。那些曾享有閉月羞花、沉魚落雁、環肥燕瘦盛譽的美女們,因為少了文化和精神的滋養,美貌隨著韶華一去無蹤,不得不感嘆流光無情,只是庸庸碌碌地在自己的天地間消弭了如花似玉的生命。不,她們不是美,只是漂亮。而女人真正的美,卻是源於內心,源於過人的才華,與深刻的思想。能與文字結緣的女人,往往才是最具有誘惑力的女人。

白居易出身書香門第,自小受到的便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教育。建立功名,是文人的主旋律。白居易的終極理想自然是「卿相之夢」。於是長安便成了他嚮往的地方。公元742年,42歲的布衣李白,帶著經天緯地的雄心,來到長安;公元745年,懷著兼濟天下的夢想,來到長安。長安是光影搖曳的舞台,也是勇者闖蕩的天地。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摘取成功的桂冠。他們對於自身命運的不可把握,除了來自統治者的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權力風雲外,還得提防文人間的相互妒忌、告密、攻擊和迫害。

現在請大家想一個問題,假如說琵琶女在江中演奏的是一曲江南小調,能不能激起詩人內心如此強烈的情感?

師:如果說她演奏的是家鄉的音樂,能否引發白居易的一聲哀嘆?

生1:我覺得江南小調所表達的是一種歡快的、流暢的感情。而這首琵琶曲所表達的是琵琶女晚年落泊的情感,這種心情正符合白居易當時的心情,二者產生了共鳴。因此對這首曲子很有感情。

師:她的理由是江南小調是歡快的,不能表達白居易的心情。大家有沒有別的意見?

生2:我認為琵琶女當時彈的應是《霓裳》和《六幺》,詩人在京城過慣了宮廷生活,在宮廷經常聽到這樣的曲子。琵琶女所彈的(曲子)容易勾起他對往日生活的思念。因此,他聽到《霓裳》和《六幺》才會比較感傷一些。

師:張同學認為琵琶女所演奏的《霓裳》《六幺》是唐代宮廷名曲,易引起詩人的許多聯想。那麼,大家認為最能刺激他敏感的神經,撥動他那脆弱的心弦的是什麼?是因為地域的東西,還是因為音樂本身所代表的什麼? (學生思考)

如果琵琶女彈奏的是後者,她能否引起詩人內心的波瀾?從小序中,我們找一句最能反映詩人受音樂影響而導致情感波動的句子。(錚錚然有京都聲)

正因為琵琶女對昔日榮光難以釋懷,正因為詩人對「卿相之夢」念念不忘,「京都聲」才使他們緊緊地連在一起。下面就讓我們通過白居易的筆來欣賞一下「京都聲」的魅力。

生3:我覺得「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聲音)寫的音樂有一種質感,如裂帛,不僅說琵琶女的心碎,而且說詩人被貶九江之後,他的偉大抱負(呀,什麼的)都被撕裂了。

師:她說四弦一聲如裂帛,豈止是帛裂,簡直是心裂。嗯,好,很好!還有哪位同學?

生4:我覺得「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寫得非常好,因為詩人是從這裡開始描寫音樂的,音樂的魅力在其能抒發感情,琵琶女是一個演奏的高手,他通過自己的演奏訴說自己的哀愁,而白居易則是一個聽曲的能手,他通過聽琵琶女的演奏,從而由琵琶女的遭遇聯想到自己遭貶,心情十分低落,因而最後發出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感慨,所以我覺得這兩句寫得特別入神。

師評:既漂泊流浪之恨,又有高山流水之慰。好!很好!請坐!

生5:我覺得第二段不僅寫了音樂,而且寫了音樂背後的情感。人們都說詩人是多情的,但分明是塵世太污濁、黑暗,詩人報國無門,無路請纓,他們只能在詩歌世界成為士大夫,卻在塵世成為遺棄兒,滿懷的愁怨,只能(只能)被仙樂似的琵琶聲,甘醇的杜康酒澆滅,詩人的命運是苦楚的,他不能一醉方休而沉醉千年,他們醒來後只能繼續他們飄泊的人生路。

結語:音樂是心靈的語言,曲調是撩撥感情之弦的陣陣和風,又是叩擊感覺門扉的纖纖素手。她喚醒記憶,這記憶便將曾對其發生影響的種種往事追尋、再現。一千多年前,一位謫居卧病的潦倒文人,一位遲暮色衰的天涯歌女,因為音樂,讓他們再次演繹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絕唱。在那個不朽的夜晚,潯陽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風,清冷的月光,飄飛的荻花,永遠記住了這個美麗而憂傷的故事。一曲《霓裳》、一曲《六幺》、一番肺腑言、一把辛酸淚,踩著詩行,踏著平仄,走進了經典, 走進了永恆。

[教學後記]

語言是語文課的核心要素。語文的人文價值由語言來負載,語言天生是語文教學的根基。如果放棄語言這個著眼點,無論教學過程多麼流暢,教學手段多麼新穎,課堂氣氛多麼活躍,語文課都將異化成空中樓閣。

我一直以為,解讀詩歌不能「只見文字不見人」,還必須引導學生透過文本的語言層,去窺探作者的心靈世界。一個詩歌文本是一個開放的結構,一個讀者其實就是一個創作者,閱讀詩歌其實也就是一個再創作的過程。因此,教學過程中應該關注學生的情感與想像活動,一旦學生的情感體驗被激活,想像空間被打開,教師、學生、文本三者之間的平等對話就能得以實現。

《白馬篇》的教學實踐與反思

我講《沁園春●長沙》

我講《春江花月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居易 的精彩文章:

古詩賞析:《村居苦寒》,看看白居易筆下的「大寒」是怎樣情景
口吐人語的妖貓攪動長安城,原因竟是引導白居易寫出《長恨歌》!

TAG:白居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