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即使離開了吉卜力,他也依然是具有自我風格的監督

即使離開了吉卜力,他也依然是具有自我風格的監督

  我是宮崎駿的粉絲,也是吉卜力的死忠粉。這種對於這個工作室太愛的心情曾經導致我一直都很擔心:

  ——如果宮崎駿和高畑勛有一天都真正退休了,吉卜力該怎麼辦?(所以它現在解散了,嗯…)

  ——日本原創動畫電影怎麼辦?(好像現在也不錯)

  相信這些問題不僅僅是我一個人思考過。

  宮崎駿對於整個日本動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在很多人眼裡,宮崎駿=吉卜力。

  所以,隨著老爺子的年紀越來越大,「宮崎駿接班人」的言論真是甚囂塵上。隨便搜索關鍵詞相關新聞數不勝數。

  曾經的押井守、細田守,到吉卜力英年早逝的近藤喜文,再到現在的新海誠……種種議論從未停止。

  吉卜力其實也是有多位監督的,並不僅僅只有宮崎駿和高畑勛兩個人。但是吉卜力的每一部作品,多多少少都會有「宮崎駿風格」的影響(《輝夜姬物語》除外,這部作品完完全全是高畑勛的作品)。

  在這種潛移默化的滲透下,後來的吉卜力監督們便很難做出像《風之谷》《幽靈公主》《千與千尋》這樣的作品,風格相似,內容深度又比不上,當然就給不出什麼驚喜。

  直到2010年《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的出世。

  (以下簡稱《借物小人》)

  我是看過《借物小人》原著的,說實話,觀看感覺一般,因為是第三人稱角度的講述,時間線有些混亂(別誤會,原作還是很好看的,只不過有些瑕疵)。所以當我看到《借物小人》的動畫電影時,感覺到了驚艷。

  是的,驚艷。

  即使還是「宮崎駿式」男主女主的臉龐,但是這兩位的人設卻是極其出彩。很多細節刻畫彌補了原作節奏感不足的缺點,刪減了關於阿莉埃蒂母親的一些比較極端的行為,翔(男主)和阿莉埃蒂互動真的是描繪出了那種初戀心動的感覺。

  當時我以為這是宮崎駿的作品,後來才知道它的監督是米林宏昌。

  (動畫監督差不多就是中國動畫導演的意思,對此不做區分,默認是同一個概念)

  可能是因為宮崎駿自己的固執與追求完美,對於過去曾數度提拔的新人導演,宮老顯得有些不能平心靜氣。一再介入作品製作的情況時有發生,而《借物小人》則是老爺下定決心放手決不干預的首部新人導演作品。

  米林宏昌,昵稱麻呂。70後,96年到14年任職吉卜力。

  在《千與千尋》《哈爾的移動城堡》《懸崖上的金魚姬》中擔任原畫;

  在宮崎吾朗(宮崎駿之子)任監督的《地海戰記》中擔任副動畫監督;

  在《借物小人》中擔任監督;

  擔任《回憶中的瑪妮》的監督以及編劇。

  2014年底離開吉卜力,與西村義明(曾經是吉卜力工作室的製片人)創辦Studio Ponoc。之後獨立執導《瑪麗與魔女之花》,大家也都知道,這部作品國內已經過審,定檔4月28日。

  因為是關於「魔女」的題材,所以又有稱呼「21世紀的《魔女宅急便》」。但是米林宏昌曾表示:這將是個不同風格的魔女動畫。

  雖然麻呂這麼承諾過了但是我還是有點擔心。

  首先,從人設上來說,還是會有「吉卜力」的影子,男主還算有所改變,女主則是……

  再來是世界觀的問題,預告片中:女主瑪麗成為魔女是去了一所魔法學校,之後遇到了陰謀,和男主彼得一起化解危機。

  套路的冒險故事非常常見,《千與千尋》本質就是千尋的冒險,《哈爾的移動城堡》也可以看作是蘇菲的冒險。

  從內容來說,《瑪麗與魔女之花》是一種瑪麗得到魔力又失去魔力的歷程,相對比較穩重。

  珠玉在前的情況下,能不能玩出花兒來,還要等影片上映看過才能說個究竟。

  不過從人物動作和魔法的特效的製作都可以看出滿滿的誠意,其中瑪麗飛行片段的刻畫更是一點都不輸給吉卜力的作畫水準。無論是快速上升、下降還是平行飛行都非常精準地傳達出了人物飛行應有的狀態,通過對比背景中景物的大小和女主的大小能非常具體地感受到飛行的高度,十分精彩。

  在所有作畫中,最抓人眼球的還是對魔力的描繪:藍色的魔力時而像煙花一樣綻開,時而又有各種變形。這些對魔力質感的獨特設計非常亮眼。

  我個人相當喜歡米林宏昌的作品,但是不得不說就講故事的能力而言,麻呂不是很強。《借物小人》讓我覺得驚艷的地方,除了場景和人物,還有故事腳本,然而《借物小人》的腳本是宮崎駿。

  可能麻呂自己也意識到自己劇本方面的不足,所以請來了坂口理子擔任編劇(這位大佬跟高畑勛合作,擔任《輝夜姬物語》的編劇)。

  《回憶中的瑪妮》也是改編自英國兒童文學的作品,編劇有三人,麻呂是其中之一。這麼一想吉卜力真的好喜歡改編英國兒童文學作品啊,《地海戰記》也是其中之一。

  從英國移植來的故事嫁接到日本本土,並且往往對女主的刻畫多於對男主的刻畫,《回憶中的瑪妮》乾脆就沒有男主,講的是兩個女孩子的故事。甚至可以這麼說,好像米林宏昌更願意為女孩子講故事。

  要說風格的話,我覺得《回憶中的瑪妮》更有麻呂自己的風格。

  吉卜力歷代的女主幾乎都是充滿正能量,而杏奈可以說是吉卜力最叛逆的女主。這種叛逆不同於輝夜姬掙脫人世間規矩的那種束縛,而是一種心理的療傷,青春期的成長。

  杏奈和瑪妮的故事滿足了我對秘密的朋友,秘密的心情的一切幻想。許多人在童年時代都有過對秘密朋友的渴望:唯獨那個朋友知道你的心事,也唯有你能佔有這個朋友。

  然而影片整體卻有一種懸疑的感覺,瑪妮到底是誰?真實存在嗎?她和杏奈有什麼聯繫嗎?

  直到最後,謎底揭開。

  這是一個有些孤獨的故事,結尾長久讓人回味,沒有什麼大場面的刻畫,而重視人與人之間非常複雜的小眼神和小心情。雖然因為是雙女主模式被很多人冠上「百合」的名號,不過我還是想說:有的時候這種細膩的感情交流就是在同性之間才能實現,產生化學反應,這種感情同樣唯美。

  這便是麻呂的個人風格。比起正統的完美主義型女性角色,麻呂的作品中的女生通常更感性更偏執一些,往往處在三觀比較動蕩的時期,最重要的是,渴求愛。

  杏奈就是這麼一個典型的「麻呂式」女主,因為自己從小家庭的境遇所以充滿了對周圍人群的不信任感,孤僻又有一些執拗。遇見瑪妮之後慢慢發生了改變,當杏奈終於原諒了瑪妮不辭而別時,也意味著杏奈終於解開了自己的心結,開始明白自己是被愛的,自己並不是被遺棄的孩子。

  無可挑剔的少女系治癒物語。

  雖然《回憶中的瑪妮》評價兩極分化,但是這並不妨礙很多人都期待麻呂的下一部作品,畢竟能在強大的「吉卜力」風格下做出自己特色的作品,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還是有點期待《瑪麗與魔女之花》,希望麻呂能交一份更優秀的答卷。

(更多有趣信息敬請關注【手機微漫畫】公眾賬號)

  【新浪動漫(http://comic.sina.cn/)獨家原創稿件 轉載請註明出處】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宮崎駿 的精彩文章:

新海誠和宮崎駿的動漫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吉卜力翻版?《瑪麗與魔女之花》不久將國內上映!

TAG:宮崎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