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才20歲,卻一年凈賺715億!

他才20歲,卻一年凈賺715億!

本文首發微信號:《依然泛娛樂》(ID:FantasyCNN)

剛剛,騰訊控股發布公告:騰訊2017年全年凈利潤715.1億元,同比增74%;營收2377.6億元,同比增56%。

具體而言:

網路遊戲:

個人電腦客戶端遊戲收入同比增長13%至約人民幣128億元,主要受益於《地下城與勇士》及《英雄聯盟》的增長。

智能手機遊戲收入同比增長59%至約人民幣169億元。活躍用戶數保持穩健,而ARPU環比下降。在移動端上,騰訊自研的《王者榮耀》實現大眾普及,就日活躍賬戶而言成為中國最流行的智能手機遊戲。該遊戲在中國各應用商店總收入排行榜中始終排名首位。隨著在東南亞推出該遊戲海外版《Arena of Valor》,也取得一些初步成功。

數字內容:

收費增值服務訂購賬戶同比增長22%至1.35億,主要受視頻及音樂服務帶動。騰訊視頻日活躍賬戶同比增長44%至2017年第四季的1.37億,訂購用戶數同比增長121%至2017年底的5600萬。截至2018年2月底,視頻訂購用戶進一步增至約6260萬。

網路廣告:

網路廣告業務收入同比增長49%。

就媒體廣告而言,視頻收入因熱門視頻內容(如自製王者榮耀主題綜藝節目《王者出擊》及精選劇集)而繼續呈現強勁增長。

騰訊二十年,業績彷彿開了掛。

1998年,恰同學少年的五個人,馬化騰、張志東、許晨曄、陳一丹、曾李青創辦了騰訊。當時公司的業務是拓展無線網路尋呼系統,為尋呼台建立網上尋呼系統,主要針對企業或單位的軟體開發工程。

1999年,模仿ICQ的即時聊天工具OICQ(後來的QQ)推出。作為第一款點對點、一對多的聊天軟體,QQ集合了聊天、公共聊天室、單點傳輸文件等功能,恰逢其時切中市場需求,由此也帶來用戶的爆髮式增長。

2000年的時候,QQ用戶註冊數達500萬,基本已佔領中國在線即時通訊接近100%的市場,而以這款以萌寵小企鵝為標誌的軟體為基礎,騰訊不斷拓展如會員、換裝、皮膚、小遊戲、郵箱等增值業務,由此奠定了在中國互聯網市場的大佬地位。

2011年,騰訊又推出了另一款通訊產品,即通過網路快速發送免費語音簡訊、視頻、圖片和文字,支持單人、多人參與。同時,也支持使用社交插件「搖一搖」、「漂流瓶」、「朋友圈」、「公眾平台」、「語音記事本」等服務的微信。這款軟體完美複製了當時QQ的傳播速度,僅用433天用戶破億,此後一路勢如劈竹,佔領了幾乎每個人的手機頁面。

據微信團隊在騰訊全球合作夥伴大會發布的2017年數據報告顯示,微信平均日登錄用戶9.02億,同比增長17%。日均發布380億次消息,增長25%。裹挾著如此的龐大的用戶量,各種增值服務如朋友圈廣告、公眾號、支付、第三方介面紛紛成了騰訊的吸金利器。據其2017年半年報顯示,社交及其他廣告收入增長61%達60.71億元,而其中最大貢獻者來自微信朋友圈、微信公眾號所帶來的廣告收入。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微信風馳電掣佔領市場的同時,同屬於即時通訊工具的QQ並沒有被弱化,依靠強大的協同及差異化營銷能力,QQ依然是騰訊穩定的利潤源泉。

踩在兩款社交軟體巨人的「肩膀」上,騰訊的遊戲業務如火如荼,目前已成為增收增利的重要一極。從最初的鬥地主到消消樂,再到地下城與勇士到英雄聯盟,特別是2015年底王者榮耀的推出,徹底將騰訊遊戲推到了市場的巔峰。

據APP Annie發布的2017年5月全球手游指數榜單,《王者榮耀》僅憑iOS平台的收入就拿下了全球手游綜合收入榜冠軍。據其2017年中期財報顯示,騰訊第二季度的網路遊戲收入增長39%至人民幣238.61億元,主要來自包括《王者榮耀》在內的智能手機遊戲和《英雄聯盟》等個人計算機遊戲的收入增長。

受益於在多個業務板塊營收強勁增長,及各類創新投資下形成的規模效應,騰訊業績猶如「芝麻開花節節高」。

就2017年前三季度而言,騰訊實現總收入為1713.6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9%;凈利潤由去年同期的305.66億元增長66%至507.13億元,每股凈資產24.53港元,凈資產收益率21.76%,儼然一副「開了掛」的樣子。事實上,除了業績上「開掛」,騰訊的觸角早已跨越社交、遊戲,遍及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

騰訊二十年,跨越社交、遊戲,投資遍及各行業。

騰訊究竟投資了多少項目,我們無法一一細數,但至少在音樂、文學、動漫、影視、票務、視頻、直播、體育、互聯網金融、互聯網車險、商超、家居領域,騰訊是常客。

從最近的2017年來看,騰訊投資多達上百個項目。為了搶佔新零售風口,騰訊或單獨或攜手合作夥伴先後入股了永輝超市、萬達、家樂福、唯品會、海瀾之家,意在打造自己的零售商業帝國。

二手車市場,騰訊看好二手車交易領域高速增長的機會以及線上線下的融合所帶來的成交效率以及用戶體驗的提升,在易鑫之後又領投車好多8.18億美元融資。

人工智慧領域,雷鳥科技、樂聚機器人、雲跡科技、十字星、酷開、小電;醫療健康,好大夫在線、企鵝醫生;教育領域,好孩子點讀、猿題庫、輕客……

放眼國際,美國的斯圖飛騰、Octopus,加拿大Element AI、Wattpad,德國Lillum Aviation,泰國Ookbee,印度Ola,澳大利亞Airwallex……都有騰訊出沒,涉及企業服務、金融、物流、電商、房產服務等眾多行業。

其中,又有眾安在線、閱文、易鑫等不少曾經「埋」下的種子結出了果實,分別於2017年登陸資本市場。

彈指一揮間,騰訊已走過近20年。20年,正值「弱冠」。所謂風華正茂、朝氣勃勃;書生意氣,揮斥方遒。長袖善舞間,浪遏飛舟,主沉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依然泛娛樂 的精彩文章:

陌陌46.6億收購探探,但陌生人社交產業已陷瓶頸

TAG:依然泛娛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