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37)稷下學宮:世界上第一所高等學府所開闢的文化多元道路——《讀史要略之禮樂中華》

(37)稷下學宮:世界上第一所高等學府所開闢的文化多元道路——《讀史要略之禮樂中華》

原標題:(37)稷下學宮:世界上第一所高等學府所開闢的文化多元道路——《讀史要略之禮樂中華》


極富改革創新精神、依靠長達近三百年「不懈努力」的陰謀顛覆,最終變姜齊為田齊的新生齊國政權,在其建政之初就出手不凡。


史載齊桓公田午(齊威王之父)得政之初,即「立稷下之宮,設大夫之號,招致賢人尊寵之」(語出徐幹《史論·亡國篇》。當時的背景是,由於田氏代齊時間還不久,新生政權還沒有得到天下士人認可,而人才又十分匱乏。於是桓公田午繼承齊國尊賢納士優良傳統,在齊都臨淄的稷門附近建起了巍峨的學宮,設大夫之號,招攬天下賢士。此時的稷下學宮尚屬初創階段。而至齊威王、宣王之際,隨著國勢漸強,學宮發展至鼎盛階段。《風俗通義·窮通》說:「齊威、宣王之時,聚天下賢士於稷下,尊寵之,若鄒衍、田駢、淳于髡之屬甚眾,號曰列大夫,皆世所稱,咸作書刺世。」尤其齊宣王在位期間,為稷下學者提供優厚的物質與政治待遇,「開第康莊之衢」,修起「高門大屋」,政治上,授之「上大夫」之號,享受大夫的政治地位和政治待遇。勉其著書立說,展開學術爭鳴,鼓勵他們參政、議政的熱情和積極性,吸納他們有關治國的建議和看法。因此,吸引了眾多的天下賢士彙集於稷下。《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說:「宣王喜文學遊說之士,自如鄒衍、淳于髡、田駢、接子、慎到、環淵之徒七十六人,皆次列第為上大夫,不治而議論,是以稷下學士復盛,且數百千人。」


稷下學宮在其興盛時期,曾容納了當時「諸子百家」中的幾乎各個學派,如道、儒、法、名、兵、農、陰陽、輕重諸家,彙集了天下賢士多達千人左右,其中著名的學者如孟子(孟軻)、淳于髡、鄒子(鄒衍)、田駢、慎子(慎到)、申子(申不害)、接子、季真、涓子(環淵)、彭蒙、尹文子(尹文)、田巴、兒說、魯連子(魯仲連)、騶子(騶奭)、荀子(荀況)等。尤其是荀子,曾經三次擔任過學宮的「祭酒」。當時,凡到稷下學宮的文人學者,無論其學術派別、思想觀點、政治傾向,以及國別、年齡、資歷等如何,都可以自由發表自己的學術見解,從而使稷下學宮成為當時各學派薈萃的中心。這些學者們互相爭辯、詰難、吸收,形成了真正的「百家爭鳴」。更為可貴的是,當時齊國統治者採取了十分優禮的態度,封了不少著名學者為「上大夫」,並「受上大夫之祿」,即擁有相應的爵位和俸養,允許他們「不治而議論」,「不任職而論國事」。稷下學宮事實上成為齊國君主諮詢問政及稷下學者議論國事的場所,稷下學者發揮了智囊團的作用,稷下學宮也因此成為一個政治諮詢中心。是以劉向在其所編的《說苑·尊賢》中說,「人君之欲賓士天下而垂榮名者,必尊賢而下士……致遠道者托於乘,欲霸王者托於賢」。稷下學者都有著積极參与現實的功業思想,他們高議闊論、競相獻策,期望自己的政治主張被齊國執政者所接受、採納。《新序·雜事》(作者為西漢劉向)說:「稷下學者喜議政事。」《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說:「自鄒衍與齊之稷下學者……各著書言治亂之事,以干世主。」史傳齊宣王與孟子曾多次討論政事,探求統一天下的途徑。王斗曾直面批評宣王「好馬」、「好狗」、「好酒」,獨不「好士」,直到宣王認錯、改錯為止,「舉士五人任官,齊國大治」。這些都顯示了稷下學宮的政治功能。稷下學者進言,齊王納言,是稷下學宮作為政治諮詢中心的一大特色。


稷下學宮所開闢的思想文化學術爭鳴之路多元廣博而影響深遠。僅就現存的稷下學者著作來看,其思想內容廣泛涉及政治、經濟、軍事、哲學、歷史、教育、道德倫理、文學藝術以及天文、地理、歷、數、醫、農等多學科的知識。這些著作的問世,不僅極大地豐富了先秦思想理論寶庫,促進了戰國時代思想文化的繁榮,也深刻地影響了中國古代學術思想的發展。秦朝設有七十員博士官的制度,據說是沿用了齊國稷下學宮的傳統;而且,秦的著名博士叔孫通,就號稱「稷下生」。戰國時期,三晉紛亂,楚則保守落後,秦雖是新興,文化未盛,齊幾乎始終領導文化潮流。而中國自秦以後的各種文化思潮,差不多都能從稷下找到源頭。如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儒學,基本上是孟、荀兩派理論的交替使用;再如鄒衍的陰陽五行學說,一直在中國盛行,並成為中醫學的理論基礎;此外還有在漢朝早年流行的黃老思想。


而就中華文化思想最重要的儒學而言,曾在稷下學宮中有影響的儒家學者,最著名的代表即是被後世尊為「亞聖」的孟子。漢宣帝時的桓寬在其《鹽鐵論·論儒》中記:「齊宣王褒儒尊學,孟軻、淳于髡之徒受上大夫之祿,不論職而論國事。蓋齊稷下先生千有餘人。」孟子長期居齊,他的思想頗受稷下學者的影響,如孟子關於「養浩然之氣」的思想,就有學者認為是受稷下先生宋鈃、尹文「氣論」影響。


荀子,則是稷下學宮最後一個大師,其思想出自於儒而承襲於道。荀子曾三出三進於稷下,歷時數十載,並曾三為祭酒主持學宮的工作。稷下荀子遠離孔孟傳統而帶有濃厚的黃老色彩,是因為當時齊國的統治者齊威王企圖打著黃帝的旗號來建立霸業,甚至統一六國。古器物銘文《陳侯因敦》記載:「其唯因,揚皇考昭統,高祖黃帝,邇嗣桓文。」大意是齊威王要發揚他父親桓公午的光榮傳統,遠要以黃帝為祖宗,近要繼承齊桓公、晉文公的霸業。齊威王在銘文中宣揚田氏的祖先是黃帝,又把黃帝與老子的學說結合起來形成黃老之學,以此作為稷下學宮的主體,為田氏建立的政權進行辯護,造成「田氏代齊」的合理觀念。在這樣的政治背景下,黃老之學在齊國的稷下學宮最終形成。因此,郭沫若說:「黃老之術……事實上是培植於齊、發育於齊,而昌盛於齊的。」稷下黃老道家代表人物則有文子、列子、范蠡、彭蒙、慎到、田駢、捷子、環淵、宋鈃、尹文等等,其代表作除了已經佚失的《田子》、《蜎子》、《宋子》等等之外,還有留存至今的《慎子》、《尹文子》以及與黃老道家關係密切的鴻篇巨製——《管子》。齊國統治者也基本上按照黃老道家思想治國,成為了戰國七雄中最先富強起來的國家之一,史稱東帝。


到了戰國晚期,由於齊湣王窮兵黷武,好大喜功,稷下學宮衰落。不久,時任秦相的呂不韋召集門客,他們便紛紛投奔呂不韋,成為呂不韋的謀士和助手,並在編撰《呂氏春秋》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呂不韋也在法家思想占統治地位的秦國推行黃老政治,使得秦國的經濟和文化出現了短暫的繁榮景象。一直到秦始皇執政後,廢除了呂不韋的大多數措施,重新啟用法家思想,並在統一中國的過程中將其意志推行到了全國,不久又實行「焚書坑儒」的文化專制主義政策,使得包括黃老道家在內的百家思想遭到了沉重打擊。漢朝取代秦朝以後,因為漢初丞相曹參在稷下黃老學派的策源地——齊國學到了黃老思想的治國精髓,並將其變為整個國家的指導思想。於是,中國歷史上出現了一個名為「文景之治」的盛世。另外,當時的淮南王劉安還組織門客編撰了《淮南子》,成為了黃老道家巔峰性的著作。


稷下學宮還具有培養人才、傳播文化知識的功能,被後人稱為「田氏封建政權興辦的大學堂」,「齊國的最高學府」,其在教育史上的影響也是巨大的。學宮既有一般學校的特點,又有歷史的獨特性。首先學宮具有規模宏大的校舍條件,「開第康莊之衢,高門大屋尊崇之」,正說明校舍建在交通要道,並且相當宏偉壯觀。其次,有眾多的師生在開展較正規的教學活動。《戰國策》載田駢有「徒百人」,《孟子》記載孟子出行「後車數十乘,從者數百人」,淳于髡也有「諸弟子三千人」之稱。宣王時,稷下的師生數量多達「數百千人」。由此可見師生人數之眾。如此師生濟濟一堂,定期舉行教學活動。再次,稷下學宮有較嚴格的規章制度。根據郭沫若的考定:《管子·弟子職》篇當是稷下學宮的學生守則,裡面從飲食起居到衣著服飾,從課堂紀律到課後複習,從尊敬老師到品德修養,都規定得詳細嚴格。由此可見稷下學宮的規章制度也是健全、嚴格的。另外,學宮還具有獨特的教育方法,遊學是其主要教學方式之一。學生可以自由來稷下尋師求學;老師可以在稷下招生講學,即容許有學與教兩個方面的充分自由。這些遊學方式的施行,就使學士們開闊了眼界,打破了私學界限,思想兼容並包,促進了各種學說的發展和新學說的創立,大大促進了人才的培養和成長。


博按:稷下學宮的創建與發展,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上樹起了一座豐碑,開創了百家爭鳴的一代新風,促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學術文化大繁榮的黃金時代的到來,並對秦漢以後中華文化的發展與繁榮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中國自「五四」以來,孜孜以求文化自由和新生,頂禮膜拜「德先生」(民主)和「賽先生」(科學),探索「中體西用」之道路,併產生了多次面向「西方」的學習運動,殊不知,在中國兩千多年前,即有稷下學宮開創的「民主」與「科學」的文化之路,其學術氛圍之濃厚、思想之自由、成果之豐碩,都是獨一無二的。而近代以來,歷次文化運動的失敗,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所謂的「中體」,僅限於兩宋以來的「儒家」思想(後來也夾雜一些釋、道),而沒有深入到中華文明最精彩的部分——以稷下學宮所代表的「百家爭鳴」時期。


在考察稷下學宮所開闢的文化多元道路過程中,《要略》還系統考察了戰國以後影響中國文化生態的幾個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教育機構」,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漢武帝時官辦的「長安太學」(以儒、術為主)、宋時朱熹私立的「嶽麓書院」(以儒學為主),然而,後兩者在辦學規模、學術自由和對後世的影響上都難以與稷下學宮相比肩。而且,從稷下學宮,到長安太學,再到嶽麓書院,可以看出中國學術思想由「百家爭鳴」向「儒道共存」、再到「儒學治國」的由多元向「單一」的發展軌跡,亦是適應中國此後兩千餘年中央集權政治發展而進行的思想「禁錮」的結果。而中國人思想的自由、文化上的多元創新、科學探索精神的逐步喪失,都從中可以看出端倪。由此,《要略》亦大膽提出一個觀點:今人在尋求治國新路之時,除了要面向世界,更要面向先秦——不但要吸納西方先進的文明成果,而且還要重構中華文明裡本身具有的最優秀成分——唯其如此,才能既做到「中體西用」,又能夠「古為今用」。而且,當前乃至今後,中國正在發生和將要發生的許多社會問題,從秦漢一直到清朝的2000年間都可以找到相應的映射;而解決問題的答案,除了專屬於西方文明或海洋文明的一小部分外,絕大多數問題都能在先秦時期,特別是春秋戰國之交的一個特定階段,找到相應的解決辦法。


另外,在研究稷下學宮「辦學」的歷史過程中,《要略》亦進一步梳理了目前世界各國關於世界上最早大學的爭論:


按照目前流行的西方觀點,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學是埃及「愛資哈爾大學」(972年);有人認為世界上最早的大學是義大利境內的博洛尼亞大學(1088年);有人認為是德意志的柏林洪堡大學(1810年)。而在中國人的認識里,創辦於中國漢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的長安太學,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正規大學。(這所大學以五經博士為教官,入學的弟子稱「博士子弟」,年齡一般是18歲以上。太學的學習科目設五經,學生可任選一經學習,以自學為主,教師定期講經,每年考試一次。長安太學是在公孫弘和董仲舒的積極建議下,由漢武帝下詔創辦);更有許多國人認為創建於976年的北宋嶽麓書院,才是中國乃至世界上年代最古老、辦學歷史最悠久、堅持辦學時間最長的學府,但也有很多國人認為嶽麓書院並非近代意義上的大學。而《要略》以為,就建立時間之早、學校規模之大、學科設計之多、培養人才之廣、影響世界之深遠,則皆莫過於稷下學宮。而我們的歷史學家,當於其中深入考察論證,不但讓世界洞悉稷下學宮之意義,更要讓全體中國人知道,中國曾經有過那麼一段文化繁榮、思想自由、影響深遠的偉大時代——並非單單為了自豪,更多的是為了重拾中國人本已有之的多元、自由和創造精神。


但是,如果從現代意義上的「大學」來判定,則真正的大學無疑是1810年9月29日成立的柏林大學(原名柏林弗里特里希-威廉大學)。因為正是在這所大學,德國教育之父洪堡提出了廣為後人所接受的現代大學的理念,他指出:現代的大學應該是「知識的總合」,教學與研究應同時在大學內進行,而且提倡學術自由,大學完全以知識學術為最終目的,並非培養務實型人才。他提出了著名的「洪堡大學三原則」,即「大學自治」、「學術自由」、「教育與科研相統一」,並提出了「為科學而生活」的口號。他還給出了有關現代世界中的科學定義,這就是著名的「洪堡科學的五原則」:


一、科學是一種無形的東西,它取決於人類對真理和知識的永無止境的探索和追求過程、取決於研究、創造性以及自我行動原則的反思。


二、科學是一個整體,每個專業都是對生活現實的反思,唯有通過研究、綜合與反思,科學才能與蒼白的手工世界區別開來。


三、科學首先要有自我目的,而真實性的重要意義也僅僅位居第二。當然,有真理進行的這種目標自由式的探求,恰恰能發掘出最具實用性的知識,並能服務於社會。

四、科學是與高等學校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唯有通過學術研究、科學交流以及對整個世界的反思,才能培養出最優秀的人。大學生要學的不僅僅是材料本身,更重要的是對材料的理解。唯有這樣,才能形成獨立的判斷力以及個性,達到自由、技藝、力量的境界。


五、高校的生存條件是孤寂與自由,這就是坐冷板凳的學術自由,國家必須保護科學的自由,在科學界永無權威可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鏡像 的精彩文章:

(28)孔子登場:世界文明的爆發和中華民族的「獲麟」——《讀史要略之禮樂中華》
兵博薦讀:千百年眼(卷四)——讀書句讀

TAG:國史鏡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