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聽歷史)章文晉一家與周總理的世代情緣

(聽歷史)章文晉一家與周總理的世代情緣

原標題:(聽歷史)章文晉一家與周總理的世代情緣


節目音頻在文章末尾


章文晉是由周恩來一手培養的新中國著名外交家,聲名享譽國內外。他30年來親耳聆聽周恩來的諄諄教誨,親眼所見周恩來傑出的外交實踐,親身感受周恩來對他無微不至的愛護和關懷。不僅是章文晉,章家祖孫三代人都與周恩來頗有淵源。


那麼,章文晉是如何在周恩來的親自指導下,成長為傑出外交家的?章家兩代人怎會都是在戲台上與周恩來相識的?周恩來對章家又有著怎樣的深情厚誼?本期檔案揭秘,李涵為您講述:章文晉一家與周總理的世代情緣


左起為張穎、章以吳、鄧穎超、羅婉容、周恩來、章文晉、章梅


1931年,章文晉從德國留學回國後,即投身黨的地下工作。一方面進行抗日鬥爭,一方面在西南聯大完成清華大學未完成的學業。1944年,中央為了抗戰勝利後的人才準備,將一批學生黨員撤回延安。章文晉本來也準備撤回延安,後因工作需要,被「截留」在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後又轉駐南京。


在重慶期間,章文晉結識了周恩來副主席,並參加了國、共、美三方會談,以及內戰爆發後,美國的「調停」工作。此後,他便一直追隨周總理搞外交。周恩來對他或是親切關懷教導,或是嚴厲批評教育,都含有深切關懷和精心培養之意。章文晉對周恩來的感情也極深,他一生都以周恩來為楷模。就在去世前不久還撰文,深切懷念周總理,題為《魂系周公》,文章刊登在199135日的《人民日報》上。


章文晉回憶初到重慶時,遇到一次國際形勢討論會,周副主席在場。他聽了大家的發言,覺得章文晉講的不錯,就讓他把自己的發言改寫成文字。初稿交給周恩來看後,周恩來不滿意,對章文晉說,一個射手是好是壞,不是看他打出了多少子彈,而是看他能否一槍中的。你的文章講的問題不少,但還沒有抓住關鍵。然後,周恩來提出了具體的修改意見,章文晉很快改出了第二稿,周恩來看後非常滿意,並說,「好!我們又發現了一個人才。」


不久,一直兼作周恩來英文翻譯的龔澎提出,自己負責聯繫外國記者,事情太多,能不能讓章文晉接替她的翻譯工作。周恩來同意了。這樣,章文晉從郊外的紅岩八路軍辦事處,搬到市中心的周公館,成了周恩來的秘書兼翻譯。



周恩來總理和章文晉在日內瓦


作為周恩來的秘書兼翻譯,章文晉的工作是非常緊張的。特別是1946年,美國總統特使馬歇爾來華調解國共關係期間,無休無止的談判對章文晉是個極大的考驗與鍛煉,這使他很快成熟起來。


按照常規,談判時三方代表各帶一名譯員,輪流上場翻譯。但談判開始後,國方和美方代表就發現,他們的翻譯實際都不能勝任這種重要場合的翻譯工作。最後,在三方或中共方面與美方的談判時,都由章文晉擔任主翻,他憑藉自己豐富的英文辭彙和良好的中文修養,把談判各方的意見準確地表達出來。當然,這對初出茅廬的章文晉也是極其難得的學習機會。他曾回憶說,馬歇爾是他一生中所遇到過的最好的英文老師,他思路清晰,語言簡練,非常善於用淺顯易懂的詞句把複雜的意思準確地表達出來。


對章文晉來說,在他外交生涯的起步階段就有機會目擊兩位談判大師的對壘是十分幸運的,這使他終身獲益匪淺。馬歇爾是當時世界著名的軍人政治家和公認的排紛解難的能手。儘管當時周恩來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尚無法與馬歇爾相比,但幾個回合下來,閱歷豐富的馬歇爾便深知這位對手的份量。他認為,國民黨內無人能與周恩來相匹敵,並毫不掩飾地把周恩來稱之為他"生平所未遇之對手"。在這場棋逢對手的較量中,章文晉從雙方那裡汲取養料。


馬歇爾


馬歇爾的老練和技巧給章文晉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章文晉的記憶中,馬歇爾永遠擺著一幅"撲克牌面孔",從不容他人窺視其的內心世界,無論談判中出現何種情況,喜怒哀樂從不形於色。作為國共之間的調解人,他最常用的一個辦法是"先易後難"。首先解決容易解決的問題,然後再處理那些棘手的關鍵問題。這個辦法往往使各方感到事情正取得進展,難題正在得到解決,這對於改善談判氣氛十分有效。


而在同馬歇爾的談判中,章文晉更是得到了一次向周恩來學習的好機會。周恩來在談判中,非常善於利用自己的感情來加強說服力。在向馬歇爾闡述我黨主張時,他從容不迫,充滿自信;揭露國民黨無理挑釁時,他憤怒的情緒溢於言表。


有一次,他對馬歇爾說,蔣介石從來就不希望你的使命獲得成功。他準備大打,就想把你們拖下水。又說,美國有辦法制止中國內戰。他舉例到,美國援助蔣介石就好比從自來水管中放水,已經流出的,自然收不回去,但至少應該不再放水。關上水龍頭,美國是有這個能力的。而他在聽馬歇爾發言時,耐心、冷靜而又警覺。面對一個老道的對手,周恩來恪守「後發制人」和「有理、有利、有節」的策略原則。章文晉在回憶中說,這種後發制人的策略既能堅持原則,又便於掌握主動。在雙方觀點尖銳對立的情況下,可根據大局需要,有針對性地做出反應,這是周恩來談判藝術的典範。


在周恩來身邊工作,只要有心,不僅能學到外交經驗、談判技巧,更重要的是學習他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章文晉隨周恩來東奔西走,足跡遍及祖國各地。從重慶、上海、南京到延安、濟南、武漢,再到開封、花園口。同對手無休止的談判,他都是竭盡全力同他們周旋。周恩來曾動情地說:「差不多10年了,我一直為團結協商而奔走渝、延之間。談判耗去了我生命中的五分之一,我已經談老了。」每憶及此,章文晉都動情地說:「周恩來同志所表現出的不畏艱險,不辭勞苦的獻身精神,讓我終生難忘」。



章文晉、張穎結婚照,攝於延安


國共談判破裂後,中共代表團沒有立即撤離南京。在周副主席關懷和鼓勵下,章文晉與張穎於1947年元宵節在梅園新村喜結良緣,董必武寫詩祝賀,美國駐南京大使館也送來了賀禮。


說起張穎,那也是少小離家就參加革命的「老戰士」。作為中學生,她14歲就離開廣州,參加廣州中山大學組織的「北上抗日宣傳隊」。1937年底,他懷揣葉劍英的介紹信抵達延安,並進了「魯藝」。1939年夏,周恩來要她到蔣管區重慶工作。從此,張穎便在周恩來身邊工作至1940年。當年秋,她被調往南方局文化工作委員會任秘書,其公開身份為《新華日報》的記者。

19473月初,國民黨下了最後通牒,限定中共代表團必須在37日前離開南京梅園新村。到延安後,黨中央決定南方局外委會與中央外事小組合併,正式成立中共中央外事小組。章文晉任翻譯處副處長,張穎在統戰部工作。


根據周總理指示,外事組成立之初,計劃用英文翻譯出版毛澤東的《論聯合政府》《新民主主義論》《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論持久戰》等著作。翻譯和校對這些著作,成了章文晉當時的主要工作。


1947年,蔣介石嫡系胡宗南糾結15個旅直取延安,中央領導機關轉戰陝北。轉戰途中的19481月章文晉夫婦生了長子。在一次行軍途中,馱著孩子的毛驢從木橋上跌進河裡,衝出去百餘米被一塊巨石卡住,孩子才得救。鄧穎超大姐感慨地說,這孩子一路吃百家飯長大,就叫「百家」吧。後來中央從延安遷至河北西柏坡,章文晉一家也隨行至此。



章文晉大使夫婦與里根總統夫婦合影


19491月,繼北平和平解放後,天津也回到人民手中。章文晉隨大軍進入天津,先後任天津市軍管會外事處副處長、處長。當時天津市長黃敬後調任第一機械工業部任部長,他知道章文晉在清華大學所學專業是汽車製造,曾力邀章文晉去長春籌建汽車製造廠,章文晉也動了心。但兼任外交部長的周恩來總理得知此事後,勸章文晉「還是安心干外交吧!」就這樣,他才放棄了改行的念頭。章文晉一直很慶幸自己做了這個選擇,從此,他就一直在總理領導下工作,並且承擔了越來越重要的外事工作。


1954年章文晉正式調入外交部,歷任亞洲司司長、歐美大洋洲司司長、部長助理和副部長等職。他隨周總理出席著名的日內瓦會議、致力於邊界談判、接待基辛格第一、第二次訪華、尼克松訪華,為打開中美關係盡心竭力。後出使加拿大、陪鄧小平訪美、參與主持香港回歸談判、出任駐美大使等……1945年來到周總理身邊,一直到19761月周總理逝世,章文晉都是在總理的直接領導下工作的。


章文晉從事外交工作50余載,親歷了共和國成立前的許多重大外交事件和國際活動。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舉止儒雅,平易近人。凡與他相識的人,都對其欽佩不已。他還十分關心和愛護青年幹部,不少人在他的培養下,成為今天活躍在外交戰線上的才俊。



章文晉

其實,不僅是章文晉,章家祖孫三代人都與周恩來頗有淵源。章文晉的父親叫章以吳,他四歲隨母親遷居上海,後又舉家北上,先天津,後北京。章以吳16歲時考入天津南開中學,這年周恩來15歲,也考入了南開中學,和章就成了校友。


章以吳與周恩來是在演話劇時相識並成為好友的。那時,南開中學校長張柏岺積極倡導話劇,當時被稱為「文明戲」,章、周二人幾乎同時參加該話劇團。因當時演戲不流行男女同台,章以吳常常男扮女裝。有一次正要演出,章以吳卻被家裡催逼著要回去完婚,需要有人「救場」。此時周恩來是南開新劇團的布景部副部長,他臨時接替章以吳扮演女主角。因周恩來的扮相俊美,從那以後,他也開始經常在舞台上出演女角。正因為有這麼一段同在話劇團演戲的經歷,周恩來對章以吳印象頗深。


事有湊巧,30多年後,周恩來與章文晉也是在舞台上初次相識的。19458月,毛澤東應蔣介石之邀,到重慶參加國共談判,下榻紅岩村。重慶八路軍辦事處為毛澤東舉辦歡迎會,自排自演了一些小節目。當時章文晉剛到重慶不久,也被拉去演出,扮演一個小角色。他這難得的一次「演出生涯」恰好被周恩來撞見。次日晨,周恩來笑著對章文晉說,「我認識你父親就是在戲台上,現在認識你也是在戲台上……



周恩來總理和朱啟鈐在親切交談


章以吳從小常去父親的好友朱啟鈐家,章朱兩家也是至交,雙方家長於是為兒女早早定下親事。章以吳中學未畢業,便遵父命入贅到了朱家。章以吳迎娶的新娘是朱家二小姐,名朱淇筠。為人賢惠謙和,知書達理。章以吳父親在寫給晚輩的信中稱讚她:「爾母生長官家,甘偕爾父習勤習苦,相敬如賓,絕無富貴之氣,而有詩書之澤,爾等尤宜恪守。」


後來章以吳當過鐵路職員,做過朱啟鈐的秘書,還當過德商洋行和美商洋行的買辦,在上海從事過金融證券方面的業務。1942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股票暴跌,章以吳虧損嚴重,宣告破產,靠親友借貸度日。後又入金城銀行當副經理。解放後,於1952年響應政府號召,去了西北,在甘肅人民銀行當職員。


章以吳一生淡泊名利,沒有私產。當時,章文晉生母病故,章以吳續娶護士羅婉容。羅婉容的前夫是位醫生,在重慶曾為周恩來的父親治過病,故周恩來與羅婉容也十分熟悉。1957年秋,周恩來向「老學長」章以吳祝賀章羅結為秦晉之好,他風趣地說,你們是「章羅聯盟」啊。幾天後,周恩來、鄧穎超夫婦還請章以吳夫婦全家到中南海西華廳共進晚餐。談話間,周恩來還十分關心章家的生活。



朱啟鈐在家宴請周恩來、鄧穎超夫婦,章士釗、章以吳等作陪

19738月,章文晉被任命為中國駐加拿大大使。周恩來總理在約見章文晉夫婦及四個孩子時,主動提起民國初年的往事,還對章文晉祖父章一山先生的逝世頗為惋惜。


章文晉的祖父章梫,號一山,浙江人,清末翰林,是清末民初有名的學者、教育家和書法家。章一山18歲考取秀才,後赴杭州深造十餘年,潛心研讀經史併兼學數學、天文和地理,頗得俞越(著名紅學家俞平伯的祖父)賞識。他41歲中舉,43歲成進士。先後擔任國史館協修、總篹(總編輯)兼京師大學經科、文科系主任、北京女子師範學校校長等職。


章梫在譯學館任總編時,與提督朱啟鈐結為摯友,後結為兒女親家。章梫在任職期間深得徐世昌、張之洞賞識。辛亥革命後,他堅辭民國政府的任何聘任,離京赴滬,以教書賣字為生。1949年天津解放時,章一山已年近九旬。當他見到隨解放軍進城的孫兒章文晉夫婦後,頓時精神大振。他認為,共產黨勝利,國家太平有望,儒家嚮往的大同世界不久可以實現矣!19491月章一山逝世,享年87歲。



周恩來、鄧穎超來到朱家與章士釗、朱啟鈐及親屬合影


除了章梫,周恩來對章文晉的外祖父朱啟鈐也十分關心。朱啟鈐是近代著名的實業家、建築學家和中國現代市政建設的創始人。民國以後,他率先在中國推行現代市政建設,改皇家私園為公園;還主持過津浦鐵路北端的修建。退出政壇後,他用民間資本開發北戴河避暑地;經營山東棗莊煤礦,擔任董事長。


朱啟鈐1929年創辦中國營造學社,這是中國研究古代建築文化遺產最早的學術團體。他親自擔任社長並籌集經費,吸引了梁思成、劉敦禎等一批青年學者,投身研究中國古建築。以新年、春節兩種不同提法,解決公曆和農曆混淆,推動公曆在中國的啟用,也是朱啟鈐率先提出的。


解放前夕,章士釗作為李宗仁和談代表來到北平時,周恩來即約章士釗同他一起致函朱啟鈐,力勸其勿去港台,留在大陸。信函派人直送上海朱的寓所。上海解放後,周恩來又借章文晉夫婦去上海探親之機,帶信給朱並對章文晉夫婦交代:「朱啟鈐先生是位實業家、建築學家,他可以為新中國服務。請你們轉告他,人民政府歡迎他回到北京來」。不久後,朱即應邀返回北京,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建國後,他一直在中央文史館工作。1964年病逝於北京,享年93歲。


章文晉出生於書香世家,這一點與周恩來很相似。章文晉曾深情回憶周總理道:「他的情操、人格、學識和作風,使每個與他接觸過的人,都留下深刻印象,都情不自禁地對他產生敬佩、信賴和親近之感……」同頻率之人焉能不產生共振,周恩來與章家三代人的情緣或許也正基於此吧。


《檔案春秋》張兵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資深外交官,曾在中國駐瑞典大使館、中國駐紐西蘭大使館常駐。



聽節目,順便點一下廣告吧~不需購買,增加點擊率即可。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環球軍事 的精彩文章:

(聽歷史)南京大屠殺首惡——吉田大隊覆滅始末
美媒稱俄積極準備核戰爭:核武種類讓人眼花繚亂

TAG:新環球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