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讀書的定義,比你想得要寬廣

讀書的定義,比你想得要寬廣

每一本好書都是天上掉下的餡餅

瑞·達里奧,橋水基金的掌門人,掌管1600億美金資產,世界第一。

去年,他賺了14億美金,身家170億。

去年,他還寫了一本書,叫《原則》。

書里分享了他畢生的經驗與智慧,定價30美元。

得出這些原則,他至少花了40年。

看完這本書,你最多不超過4天。

這樣的人寫書,絕不是為了回報。

在寫書這件事上,他虧得一塌糊塗。

寫書的時間,足夠他賺10個小目標的。

認真寫書的人,其實都是在做公益。

他虧了,但是讀者賺到了。

讀這樣的書,是最划算的事情。

如果世上還有捷徑,我相信一定是讀書。

讀書的定義,比你想得要寬廣

鶴山,我的初中同學,上學時就不愛讀書。

他自己跟我說,他感覺「讀文字比其他人慢,有時會感覺詞語都疊在一起,想快點把書上的話記到大腦里,但反覆看很多遍都不能記下來」,越這樣就越緊張,越緊張就越讀不進書。

說實話,我理解不了這種感受。

他老媽也理解不了,用他老媽的話是「看書時發獃發得可好了,發起呆來就像個植物人」。

作為語文課代表,我總是無事捧一本書,是父母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不過平心而論,除了不愛讀書之外。

他具有超強的同理心,優秀的溝通能力,能讓一個陌生人三句話就把他當成知己。

這我一丁點都不行。

當我們相繼走出小城市,接觸了更廣闊的世界,才知道像他這樣的情況叫「閱讀障礙症」。

如今,我們同在北京,我雖然也算得上順風順水,不過比起他的風生水起可差遠了。

說起他的少年陰影,他仍舊耿耿於懷:

「人類語言的產生距今有10萬年,而印刷術起源於公元七世紀初,由此可見,人類大規模通過閱讀來獲取信息的歷史只有600年,前邊有9萬多年,我們都是通過耳朵來獲取信息的。我的意思是說啊,獲取知識不是只有讀書一個路徑,其實最高級的方式是讓專業人士講給你聽,古代皇帝不就是這樣學習的嗎?我就喜歡和有見解的朋友約飯聊天。有人讀到博士,可以做一個領域的專家。但我從來不讀書,有時覺得自己在很多領域都是半個專家了……」

據說,他在30歲前幾乎沒有一個人吃過飯。

要麼是纏著人講行業里的事,遇見熟人沒得講了就讓講對方看得書。

我也被糾纏過幾回。一次跟他講《人類簡史》敘事如何宏大,觀點如何有啟發。

他聽得興味盎然,轉頭聽說B也看過,於是又讓B講。

又一次飯,我也在桌上。

他正在跟C交換近期讀書心得,所談的,正是這本《人類簡史》。

他在那裡滔滔不絕,我偷聽了幾句,意思完全沒問題。

以他的知識網路,完全能消化我們的轉述的內容,並且化為已用。

這大概就是他的學習秘訣吧。

我們對讀書的定義可能太窄了,反而限制了效率。

閱讀是為了獲取知識,吸收他人的智慧,一切此種都是閱讀。

如果有人在一頓飯的時間裡,將達里奧的《原則》全部說給我,

或者,他雖只說了1/3,但我只用了自己讀書1/30的時間,

相當於為我提升了10倍效率,

相當另有一個達里奧用自己的虧損為我勞動一遍,何樂不為。

捷徑中也許還有捷徑

仔細想想,在我的身邊、微博上、朋友圈裡,有些人一年到頭都不讀書真的越來越牛。他們會通過交談實現信息互換,好像根本用不著從頭到尾看完一本書,只通過一頓飯的時間跟專業人士交流一番,就能了解一個新冒出來的有趣觀點,或一件棘手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

他們還往往有自己的一套辦法,把聊天獲得的信息寫入大腦,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里。他們交談的對象往往也是各個領域的牛人,這些專家能夠把某一領域最準確有效的信息講給你聽。

一個人人都在寫作和傳播信息的時代里,我們很少再提「如饑似渴地求知」,更多在談論如何準確有效地篩選信息。

希望有人幫我們節省每天浪費在篩選信息上的大量時間;

希望有人能建構一張完整的知識地圖,讓我們按照地圖建立起自己的認知體系;

希望有人能發明一套方法,像聊天一樣信息快速準確地寫入我們大腦,讓我們記得住,隨時取得出來,用得上。

滿足這些願望需要花費多少錢呢?可能幾十萬元。

原價

299

哲學園專屬優惠

199

每天僅需0.55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園 的精彩文章:

邏輯基礎問題(下)
引爆3億點擊的《BBC全新4k海洋百科:藍色星球II》

TAG:哲學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