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曾老師散文:流連華清池

曾老師散文:流連華清池

人世間,最令人神往的,或許不是權位、金錢,以及奢華的物質享受,很可能是心靈的愉悅,精神上的滿足,比如浪漫、真摯的愛情。所謂「只羨鴛鴦不羨仙」,大概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愛情這東西,既普通又神異,既一般又獨特,既具體又抽象,既模糊又清晰,既實在又虛幻,要多簡單有多簡單,要多複雜有多複雜。姿態各異,萬千氣象,就連最偉大的文學家,恐怕也只能用作品表現其冰山一角。人類的發展史,從某種意義上說,其實就是愛情史。縱觀愛情,真摯固然是根本,但浪漫才有情調,才美。因此,浪漫真摯的愛情,往往可遇而不可求。就像這天上的星星,能感受,卻很難捕獲。近在咫尺,似乎又遠在天涯。因此,那些浪漫真摯的愛情故事,就如墜落於人間的流星那樣珍稀。即使歷經千百年,仍常讀常新,叫人怦然心動,令人神往。

如果說兵馬俑表現的是一種陽剛之美,讓人感受的是秦人奮擊百萬、氣吞山河的磅礴氣勢,催人奮進的大氣,那麼,華清池則體現的是陰柔之美,讓人感受的是唐人纏綿悱惻、蕩氣迴腸的情愛的美麗,叫人沉醉,引人遐思。就是在這華清池,唐明皇和楊貴妃演繹了一段經典的真摯浪漫的愛情,感天動地。後來,著名詩人白居易根據他們的愛情故事創作了《長恨歌》,這段愛情,就顯得更加絢爛、瑰麗、凄迷,動人心魄。愛情,讓文學鮮活;文學,讓愛情不朽。

華清池所在地,和一般的皇家園林,大同小異。亭台樓閣,雕樑畫棟。大氣的布局,恢弘的氣勢,將大唐盛世的風采,表現得淋漓盡致。到處都是遊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其間夾雜著白人、黑人,絡繹不絕,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邊走邊看,我的腦海里始終縈繞著唐明皇和楊貴妃的影像,剪不斷,理還亂。

唐明皇李隆基與楊貴妃楊玉環的相遇,頗有戲劇性。據說楊玉環本來是李隆基兒子李瑁的妃子,李隆基一見傾心,便巧施手段,橫刀奪愛。李瑁攝於皇威,啞巴吃黃連,敢怒而不敢言。

楊貴妃有多美,魅力有多大呢?《長恨歌》寫道:「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可見,楊貴妃也是真心接受了李隆基的愛,並回報了愛。一個巴掌拍不響,君有情妃有意,乾柴烈火,自然一點就燃,成熊熊之勢。唐明皇可是有為之君,中興之主,並非一般意義的好色之君。據《舊唐書》記載,李隆基生於神都洛陽,性英明果斷,多才多藝,知曉音律,擅長書法,儀錶雄偉俊麗。若非對楊玉環一見鍾情,深陷情網,不能自拔,也絕不會做出與兒子爭女人這等貽笑後世的不齒之事。毋庸置疑,李隆基不是普通人。從中,也可以看出李隆基敢愛敢恨的真性情。有一句俗話叫英雄難過美人關,李隆基是個最好的例證。如果說《長恨歌》是白居易根據前朝軼聞,想像虛構的,楊貴妃的形象未必真實,那麼,自詡「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傲岸不羈的李白,則是李隆基楊玉環二人愛情的見證者。他在《清平調》(其一)里寫道:「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以花喻人,溢美之情,應該是出自內心。

還有一件事可以佐證楊貴妃的美貌與絕世魅力讓李白真心傾倒。《警世通言》第九卷《李謫仙醉草嚇蠻書》寫道,李白草詔,讓高力士脫靴,楊貴妃捧墨。通行的說法,李白是為了羞辱高力士和楊貴妃,煞一煞他們的氣焰。我倒不那麼認為。最可能的原因,是李白想近距離的看看楊貴妃楊美人。真如此,能讓目高於頂的李大詩人如此情不能自已,想出這般辦法,楊貴妃的美貌、氣質、風韻,相必是獨一無二,冠絕天下。

華清池作為古迹,受到了很好的保護。遊人只能在樓上的廊上向下俯瞰。就池子本身而言,看頭不大。池子一丈見方,用墨玉扣砌。池子早已乾涸,布滿灰塵。池子里,到處散落著硬幣,不知是什麼意思。

《長恨歌》里這樣描述楊貴妃在華清池沐浴的情形:「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遙想當年,華清池內引來的驪山溫泉水,汩汩冒泡,氤氳裊裊。豐腴的楊貴妃,嬌柔地斜躺在池中,享受著溫泉水的浸泡,享受著李隆基的百般寵愛,榮寵至極,應該是天下最幸福的女人了。李隆基愛楊玉環,可以說愛到了骨子裡。《新唐書 楊貴妃傳》:「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騎傳送,走數千里,味未變,已至京師。」杜牧「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批評的雖是楊貴妃驕奢淫逸的生活,卻從一個方面透出李隆基對楊玉環的那種情深意重。為了自己心愛的女人,什麼樣的事都願做,什麼樣的事都敢做,李隆基不但是個情種,更是真正的男人。就這一點,他也足以成為後世男人的楷模。由此看來,所謂愛的浪漫,是有條件的,那就是豐厚的物質基礎。愛需要投資,美麗的愛情是人生的一隻潛力股。柏拉圖式的浪漫,美則美矣,卻因為太理性,而脫離了世俗,難以為大眾理解、接受。真正的愛情,是感性的,荒誕的,不合邏輯的,甚至是反理性的。

讓人遺憾的是,美麗的愛情不僅驚世駭俗,還往往以悲劇收場。也只有這樣的愛情,才能給人以震撼。安史之亂驟然爆發,李隆基帶著楊玉環倉皇逃亡四川,途經馬嵬坡,遭遇兵變。楊玉環被定性為紅顏禍水,千夫所指。此時,李隆基已無法操控局面,楊玉環被逼自盡,埋在馬嵬坡上。李隆基,也因為這個變故,不久便悒鬱而亡。華清池每晚八點半都上演一場露天的「長恨歌」。我沒有看,因為我知道,即使是范冰冰,也表達不出楊貴妃的美麗、魅力,更不用說這千古絕戀了。因為有些情感的東西,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更無法複製。差之毫厘,便會失之千里。

關於這段絕美的愛情,還有許多公案。有人斷言這場驚天動地的戀愛,只是李隆基的一廂情願,楊玉環並不愛李隆基。還言之鑿鑿地揭露所謂的真相,即楊玉環背著李隆基與安祿山私通胡搞,讓人大跌眼睛。打倒偉人,扳倒英雄,撕裂美好,顛覆歷史,似乎成了某些人的一種時髦。表面看,是嘩眾取寵,吸人眼球,實質上,恐怕是別有用心,目的是摧毀我們的傳統文化。而傳統的文化,則是一個民族的魂魄。幸好這種打著揭露真相的旗幟干著破壞傳統文化的勾當,還沒有成為氣候。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為什麼要懷疑這愛的真誠、這愛的美麗而要橫加破壞呢?那種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是酸的人,其實是人格出了問題。讓這段美好的愛情成為我們後世子孫豐富的精神食糧,給後世子孫留下一個真愛的範本,留下一點美麗的想像,何樂而不為呢?

走出華清池,似乎經受了一場愛的洗禮。夕陽西下,但關中平原仍然一派輝煌燦爛。昔日承載大唐榮耀的長安城,如今已成為復興民族的新絲綢之路的起點,盛世的繁榮又豈能是唐朝能夠同日而語的。 華清池,一個浪漫的愛的池,一個聖潔的池,會永遠地氤氳在每一個遊客的心中,成為永遠的懷念。

文章作者:曾傳華

圖片來源:網路(如侵權請聯繫平台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楊貴妃 的精彩文章:

具有羞花之貌的楊玉環
倍受唐明皇父子二人的寵愛,為何楊貴妃連一男半女都沒有誕下?

TAG:楊貴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