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一言九鼎,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一言九鼎,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1.一言九鼎 [yī yán jiǔ dǐng]

基本釋義:九鼎:古代國家的寶器,相傳為夏禹所鑄。 一句話抵得上九鼎重。形容所說的話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出處:《史記·平原君列傳》:「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

典故:

戰國時,秦國的軍隊團團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形勢十分危急,趙國國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國去求援。平原打算帶領20名門客前去完成這項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個定不下來。這時,毛遂自告奮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強帶著他一起前往楚國。平原君到了楚國後,立即與楚王談及「援趙」之事,談了半天也毫無結果。這時,毛遂對楚王說:「我們今天來請你派援兵,你一言不發,可你別忘了,楚國雖然兵多地大,卻連連吃敗仗,連國都也丟掉了,依我看,楚國比趙國更需要聯合起來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話說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應出兵援趙。平原君回到趙國後感慨地說:「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於九鼎大呂。」(九鼎大呂:鍾名,與鼎同為古代國家的寶器。),成語「一言九鼎」由這個故事而來,形容一句話能起到重大作用。

相關成語:金口玉言 言出如山 一諾千金 人微言輕 一言難盡

2.名落孫山 [míng luò sūn shān]

基本釋義:名字落在榜末孫山的後面。 指考試或選拔沒有錄取。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四回:「等到出榜;名落孫山;心上好不懊惱。」

典故:

在我國宋朝的時候,有一個名叫孫山的才子,他為人不但幽默,而且很善於說笑話,所以附近的人就給他取了一個「滑稽才子」的綽號。有一次,他和一個同鄉的兒子一同到京城,去參加舉人的考試。放榜的時候,孫山的名字雖然被列在榜文的倒數第一名,但仍然是榜上有名,而那位和他一起去的那位同鄉的兒子,卻沒有考上。不久,孫山先回到家裡,同鄉便來問他兒子有沒有考取。孫山既不好意思直說,又不便隱瞞,於是,就隨口念出兩句不成詩的詩句來:「解元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解元,就是我國科舉制度所規定的舉人第一名。而孫山在詩里所謂的「解元」,乃是泛指一般考取的舉人。他這首詩全部的意思是說:「舉人榜上的最後一名是我孫山,而令郎的名字卻還在我孫山的後面。」從此,人們便根據這個故事,把投考學校或參加各種考試,沒有被錄取,叫做「名落孫山」。

相關成語:一敗塗地 曝腮龍門 榜上無名 獨佔鰲頭 金榜題名 蟾宮折掛

3.金口玉言 [jīn kǒu yù yán]

基本釋義:舊時俗指皇帝說的話。現在指說出口不能改變的話(用在諷刺)。

出處:晉·夏侯湛《抵疑》:「今乃金口玉音,漠然沈默。使吾子棲遲窮巷,守此困極。」

相關成語:金科玉律 玉律金科 金口玉牙

4.長吁短嘆 [cháng xū duǎn tàn]

基本釋義:吁:嘆息。長一聲、短一聲不住地嘆氣。形容發愁的神情。

出處:《樂府群珠·無名氏<金字經>》:「短嘆長吁三兩聲。」

相關成語:長吁短氣 唉聲嘆氣 叫苦不迭 興高采烈 歡歌笑語

5.范水模山 [fàn shuǐ mó shān]

基本釋義:比喻效法模仿他人。

出處:清·江順詒《詞學集成》第六卷:「抗心邁古,肆力式靡;吹花嚼蕊,相炫虛華,范水模山,自詫淡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