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投資全球科技股,你必須要知道的十個字母!

投資全球科技股,你必須要知道的十個字母!

GIF

在中國一說到科技股,大家想到最多的就是BATJ。對應百度(Baidu)、阿里(Ali)、騰訊(Tencent)、京東(Jingdong)四巨頭。

實際上,美國市場上也有這麼一個組合:FANGMA

對應Facebook、Amazon、Netflix、Google、Microsoft、Apple,它們是美國科技六巨頭。

小夏覺得,要想全球玩轉科技股,首先就得弄懂這十家公司的業務。小夏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美國的科技六巨頭,它們到底是靠什麼掙錢,靠什麼攢出如此之高的市值,靠什麼紅了這麼多年?

M-微軟:全球軟體大哥

微軟和蘋果在上世紀80年代就有了獨角獸的雛形,也是巨頭中歲數最大的。微軟由比爾·蓋茨與保羅·艾倫創辦於1975年,它的看家本領自然就是PC時代的軟體,比如說操作系統中的霸主windows。

數據來源:wind,截止3月20日

微軟1986年在納斯達克上市,當時的資產只有200萬美元,剛剛夠上市及格線。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現在微軟的市值已經超過7000億美元。雖然現在是移動終端時代,但微軟依靠此前的行業優勢,早已布局了大量有前景的科技公司。另外,微軟在企業產品方面增長迅速,雲計算領域和亞馬遜競爭激烈,仍然是科技界的巨頭。

A-蘋果:一招鮮吃遍天

和微軟一樣古老的科技公司,它由史蒂夫·喬布斯等人在1976年創立,在高科技企業中以創新而聞名,知名的產品有Apple II、Macintosh電腦、Macbook筆記本電腦、iPod音樂播放器、iTunes商店、iMac一體機。

數據來源:wind,截止3月20日

前半程的蘋果主要生產電腦,後半程的蘋果主要靠智能手機取勝。依靠iPhone手機,蘋果已經成為了最掙錢的科技公司之一,手握大筆現金可以任性買買買。蘋果公司1980年上市,現在市值約為8900億美金。

F-臉書:交個朋友就成大佬

在這群科技大佬中,Facebook相對年輕一點,它是一個聯繫朋友的社交工具。這家公司的主要創始人為馬克·扎克伯格,被人們冠以「蓋茨第二」。2012年,Facebook在納斯達克上市,目前的市值約為5000億美金。臉書做大之後,還收購了WhatsApp、相片分享公司Instagram等。

數據來源:wind,截止3月20日

看 Facebook的股價走勢圖,它最大的動力來自於收入一直在強勁增長。根據Facebook四季報,2017 財年Facebook營收 406.53 億美元,同比增長 47%,凈利潤為 159.34 億美元,比上一年增長 56%。如何從Instagram、Messenger、WhatsAPP等應用中獲得更多廣告營收,也是Facebook未來增長點之一。

A-亞馬遜:電商+雲計算龍頭

亞馬遜是美國最大的網路電子商務公司,成立於1995年。創始人貝佐斯靠父親的10萬美金起家,一開始只經營網路書籍銷售,不小心干成了美國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大家用的kindle就是亞馬遜的產品,它改變了很多人的閱讀習慣。亞馬遜1997年在紐交所上市,當時的估值只有4.38億美元,現在這家公司市值7400億美元。

數據來源:wind,截止3月20日

這幾年亞馬遜股價加速上漲,一是電商的盈利開始釋放,二是亞馬遜的雲存儲、雲計算業務競爭力強勁。據統計,公有雲在全球16年增長60%,國內120%增速,預計2020年滲透率達到80%。目前在全球領域,亞馬遜是雲存儲、雲計算最頂級的玩家,業界預測未來3年這塊業務將保持35%以上的收入增長。

G-谷歌:搜索老大軟硬通吃

谷歌是我們熟悉的全球搜索之王。現在谷歌的上市主體已經變成了Alphabet,谷歌成為了它的子公司。谷歌成立於1998年,由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共同創建,業務包括互聯網搜索、雲計算、廣告技術等,2004年在納斯達克上市,目前市值7500億美金左右。

數據來源:wind,截止3月20日

現在的谷歌已經進化成了「軟硬通吃」公司,尤其是在AI、VR等領域已經成為全球絕對的領導公司。根據Alphabet發布了2017財年第四季度財報,截至12月31日,公司第四季度總營收為323.23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4%。

N-奈飛:美國自製劇的新王牌

相對於其它幾家公司,Netflix在中國大眾的知名度略低一些,但在美劇迷中,它是絕對的王者。這家公司成立於1997年,一開始做dvd出租和出售,是世界最大的在線影片租賃服務商。

這幾年,Netflix切入在線視頻和自製內容,2013年出品《紙牌屋》,後來又推出了《鐵杉樹叢》、《女子監獄》等,成為現象級內容公司。它是全球十大視頻網站中唯一需要付費訂閱才能收看的平台。Netflix的全球用戶已經接近1.2億,去年營收超過110億美元。 2002年在納斯達克掛牌,最新市值接近1400億美元,超過了百度+網易之和。它基本上就是國內視頻網站心中的絕對好榜樣。

數據來源:wind,截止3月20日

Netflix CEO Reed Hastings今年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Netflix今年的營收將達到150億美元。要知道,海外知名的YouTube今年的廣告營收目標額不過150億美元。

科技龍頭強者恆強

從2005年到2015年十年間的數據對比來看,Facebook、Apple、Amazon、Google、Macrosoft等公司的市值佔比一直在飆升,強者恆強在科技界展現的淋漓盡致。同時,這些公司也是行情中的龍頭股,在2009年啟動的美國第二長大牛市中,大多都跑贏了指數。

數據來源:wind,天風證券

研究美國科技龍頭可以發現,美股科技類龍頭公司市值基本集中在500億美元甚至1000億美元以上區間(市值處於500億~1000億美元區間的公司共有12家,1000億美元以上的公司有17 家);對比之下,A股科技類上市公司市值多集中在100億美元以下,市值在500億美元以上的公司僅1家。我們的科技企業還有很好的想像空間,但前提條件是具備更強大的全球競爭力,最終從服務中國走向服務全球。

買買買也是核心能力

當然,在美國科技巨頭中,被時代扔下車的公司也不少,比如說曾經的網站之王雅虎。一家優秀的科技公司想長期紅下去,不可能就靠一個產品,而是要不停地創新。如果自己創新的能力不夠怎麼辦?那就利用自己的優勢買買買。

在FANGMA中,除了奈飛買的少一點外,其它基本每年都在狂買。這些公司憑藉壓倒性的業務基礎,掌握著數據、資金和人才等資源,年輕的企業即使有優秀的創意,也難以抗衡這些巨頭。

美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創業不到1年的年輕企業僅為41.4萬家。與創出最近頂峰的2006年相比減少26%。反映此類企業佔美國企業整體比率的開業率僅為8.1%。金融危機前曾超過10%,但目前創出有可比數據的1977年以後最低水平。

在這些數據背後則是另一個數據,美國調查公司PitchBook數據顯示,FAGMA在2000年以後收購了超過600家企業。總額達到約1840億美元。據美國數據公司CB Insights統計,從對最尖端的AI領域的企業收購(2011~2016年)來看,首位是谷歌,第3位是蘋果。

投資全球優質科技公司

最近國內獨角獸行情很熱,大家還可以把眼界放更廣一些,不僅從中國,同時從全球的角度來理解和捕捉獨角獸行情。

小夏向大家推薦

3月26日發行的

華夏全球科技先鋒基金

(基金代碼:005698

這隻基金不僅投資海外的高科技公司,還可以投資獨角獸回歸和上市背景下的優質A股科技公司,助您把握A+QDII的全球投資機會

華夏全球科技先鋒混合基金(QDII)(以下稱本基金)主要投資於全球科技先鋒主題股票,主要包括處於信息化升級領域的上市公司及科技創新類上市公司。在有效控制投資風險的前提下,通過積極主動的投資,力求實現基金資產的持續穩健增值。

美股市場 牛股輩出:以美國市場為例:2006-2016年期間,美股漲幅最大的10支股票中,有4支股票直接和科技行業相關,說明科技行業的發展受到了資本市場的認可。

數據來源: Bloomberg,2006-2016年

科技巨頭 強者恆強:以美國納斯達克為例,市值排名前40%的公司佔整體市場市值的50%以上,充分體現了強者恆強的特點。而這些企業,往往都集中在科技行業,也進一步反映了科技行業是「超級巨頭」誕生的搖籃。

數據來源: Wind、天風證券,1989-2015年

半壁江山 引領市場:科技行業佔據美國納斯達克市場的半壁江山(Top40%市值)。在納斯達克Top10榜單中,以蘋果、谷歌、微軟、Facebook 和亞馬遜為代表的科技先鋒,充分證明了科技行業是誕生「超級巨頭」的重要領域。

數據來源:Wind、天風證券

A股市場-新興成長迎來布局良機:A股市場今年風格切換,科技行業的公司均出現大幅回調,不少優質公司的PEG

其他市場-科技公司大幅跑贏市場指數:韓國市場:以三星、海力士為首的科技股大幅跑贏市場指數;中國台灣市場:優質公司如台積電、大立光收益率遠遠超過指數。

數據來源: Bloomberg

全球布局:本基金在投資區域上以美國、日本、韓國、中國、中國台灣等地區為主,同時關注其他市場的細分機會。上述地區日益主導科技領域的創新,且亞洲在全球科技領域的話語權日益增強。

在中國進行全球科技投資的優勢:科技領域由技術+製造兩個要素組成,而目前全球領先的科技公司都在中國投資設廠,可以更好地進行技術環節與製造環節的產業鏈驗證,發揮在中國進行全球科技投資的優勢。

本基金與傳統的純互聯網主題基金不同,更關注硬體領域的科技創新,並關注由硬體帶動的軟體領域創新機會。

當前無論是海外市場,還是A股市場,都不再是單邊上漲的牛市,而是表現為震蕩格局。這對於基金管理人的行業研究、個股選擇與市場把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只有堅持嚴苛的選股標準的團隊才能挖掘出具有確定性價值的優質成長股。

華夏基金國際投資部全面負責公司境外市場產品的投資研究和管理。現有10人,由具備多年豐富經驗的海外專業基金經理以及多名專職研究人員組成。團隊人員結構穩定,投資人員平均從業年限9.6年。

團隊優勢:研究人員配置完備,在全球市場具備研究資源 ,真正的國際化投資視野 ,實現上下游產業鏈交叉驗證研究。

實戰經驗:華夏基金海外投資團隊在科技股投資方面實力卓越,2017年挖掘並布局多隻牛股並獲利豐厚,整體研究實力得到業內認可。華夏全球精選股票基金持倉超50%集中於科技板塊,並獲得優異投資回報。(數據來源:Wind)

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境內管理基金規模領先、綜合實力雄厚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華夏基金服務機構客戶超過4萬戶,服務公眾持有人超過4900萬戶。華夏基金秉承「為信任奉獻回報」的企業宗旨,注重將投資收益及時轉化為紅利,為投資人創造了豐厚的回報,累計為持有人分紅超過1350億元。(數據來源:華夏基金,截至2017年12月31日)

華夏基金在業內最早提出了「研究創造價值」的投資理念,吸收了大批海內外專業人士,選拔了知名高校的優秀人才,構建了精英薈萃的投研平台,投研決策和風控機製成熟,打造了業內規模領先、優秀的投資團隊。投研人員約200人,實現了全行業覆蓋,在業內處於領先地位。

1、認/申購費率

2、贖回費率

3、其它費用

各大銀行、證券公司及華夏基金、華夏財富等有售

本資料僅為宣傳用品,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市場發展的所有階段。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投資者以1元初始面值認購基金,在市場波動等因素的影響下,基金凈值有可能低於初始面值。本基金屬於混合基金,風險與收益高於債券基金與貨幣市場基金,屬於較高風險、較高收益的品種。本基金為全球證券投資基金,除了需要承擔與國內證券投資基金類似的市場波動風險之外,本基金還面臨匯率風險等海外市場投資所面臨的特別投資風險。同時,本基金為主題基金,在享受全球科技先鋒行業主題收益的同時,也必須承擔單一主題投資帶來的風險。本基金還可通過港股通渠道投資於香港證券市場,除了需要承擔與境內證券投資基金類似的市場波動風險等一般投資風險之外,本基金還將面臨匯率風險、香港市場風險等特殊投資風險。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投資者購買基金時,請仔細閱讀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說明書》。中國證監會的核准並不代表中國證監會對該基金的風險和收益做出實質性判斷、推薦或保證。本產品由華夏基金髮行與管理,代銷機構不承擔產品的投資、兌付和風險管理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夏基金 的精彩文章:

TAG:華夏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