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教育部清理規範基礎教育領域競賽掛牌命名表彰活動

教育部清理規範基礎教育領域競賽掛牌命名表彰活動

教育部清理規範基礎教育領域競賽掛牌命名表彰活動

競賽掛牌命名表彰活動相關結果

不得作為中小學招生入學依據

今後,面向基礎教育領域開展的競賽掛牌命名表彰等活動的結果只能視為榮譽,不得作為中小學招生入學依據。教育部今天發布的《關於規範管理面向基礎教育領域的競賽掛牌命名表彰等活動的公告》稱,對未經批准、違規舉辦的此類活動,將發現一起、處理一起,堅決查處一些「山寨社團」「離岸社團」舉辦以營利為目的的所謂「國際」「全球」「大中華」賽事。

公告稱,近年來,面向基礎教育領域的一些競賽掛牌命名表彰活動魚龍混雜,增加了學生、家庭和學校的負擔,影響了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為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近日,教育部印發公告,全面清理規範管理面向基礎教育領域的競賽掛牌命名表彰等活動。

公告還明確強調了六方面的具體措施:一是完善管理許可權。教育部負責全國基礎教育領域各類競賽掛牌命名表彰等活動的宏觀管理工作,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省域內的相關工作。批准這類活動必須有法律法規或省部級以上文件為依據,從嚴控制、嚴格審批。二是重新登記核准。現有面向基礎教育領域開展的競賽掛牌命名表彰等活動一律按管理許可權進行重新核准,未經重新核准的,不得再組織開展活動。三是嚴格組織實施。活動組織實施必須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循教育規律,有利於發展素質教育,有利於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必須堅持公益、自願原則,不得收取任何費用。四是強化日常監管。五是約束結果使用。面向基礎教育領域開展的競賽掛牌命名表彰等活動的結果只能視為榮譽,不得作為中小學招生入學依據。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不得承認違規開展的此類活動的成績或結果。六是推動社會共治。各級教育督導部門將把規範此類活動作為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和優質均衡縣(市、區)認定的「一票否決」事項,以此廣泛凝聚社會合力,共同維護良好教育秩序,凈化廣大中小學生良好受教育環境。

此外,教育部還在公告中率先公布了舉報信箱和電話,要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也要設立公布舉報電話、舉報信箱,暢通渠道,誠摯接受社會監督(《中國教育報》2018年3月22日第1版,作者:柯進 王家源)

為教育營造一個安安靜靜的環境

——《關於規範管理面向基礎教育領域開展的競賽掛牌命名表彰等活動的公告》解讀

3月21日,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於規範管理面向基礎教育領域開展的競賽掛牌命名表彰等活動的公告》,通過六方面的具體措施,全面清理規範管理面向基礎教育領域的競賽掛牌命名表彰等活動,《公告》的重要意義體現在哪兒?應該如何具體落實,以切實減輕中小學課外負擔、緩解擇校熱?本報記者就此採訪了有關專家及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人。

牽住了治理教育亂象的「牛鼻子」

「儘管政策頻出,但學生的負擔和家長的焦慮卻並沒有得到有效緩解。學生的課外時間越來越多地投入教育培訓機構,同時幾近瘋狂地參與名目繁多的各類競賽、杯賽,減負工作呈現出『校內減負校外增負』的新形態。再加上部分義務教育優質民辦學校『掐尖』招生愈演愈烈,各種面向中小學生的競賽、杯賽粉墨登場,據不完全統計,在我省的各類競賽、杯賽就有50多項,有的成為進入優質民辦學校的『敲門磚』。」浙江省教育廳副廳長韓平說。

韓平說:「這樣造成的直接後果是,大量學生參加課外輔導和競賽,中小學學科要求被不斷提高,沒有參加輔導的學生得不到好成績,沒有參加競賽的學生進不了優質學校,反過來又助推更多學生參加課外培訓,直接衝擊了基礎教育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和招生秩序。」

在他看來,治理這些亂象必須正本清源,綜合施策。而清理和規範中小學生各類競賽切中了要害,抓到了源頭,並與《關於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的通知》一同打出了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的組合拳。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小學校長劉希婭認為,《公告》凸顯了回應焦點問題的針對性。「為什麼繁重的補課、坑班盛行、各類競賽受追捧,因為這些都與『小升初』『中考』等家長最敏感問題關聯。由於監管的缺失,補課機構可以隨意組織各種名目的競賽活動,學生參加補課就能參加競賽獲得證書。而補課機構與部分重點中學形成利益鏈條,學生憑藉競賽證書就能敲開某些優質中學的大門。而《公告》的頒布與實施一舉牽住了治理這種教育亂象的『牛鼻子』,有利於減輕孩子們家長們在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之間分裂和糾結的困頓。」

為學校、學生鬆綁,回歸教育本質

「開展必要的競賽表彰活動,是促進工作、鼓勵先進、鞭策後進的有效措施和手段。但這些年一些競賽表彰活動,卻因過多過濫或『變了味』而逐漸演變成『銀樣鑞槍頭』——中看不中用,正如一位基層中學老教師所言『獎狀掛了一屋子,工作還是老樣子』。同時,類似活動也使許多基層中小學校不堪重負,嚴重影響了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和學生正常學習。」江蘇省南通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副處長陸海峰說。

「《公告》的出台,使競賽掛牌命名表彰統一歸於教育行政部門管理之下,使那些『山寨社團』『離岸社團』不再有市場,學校也就擺脫了過多過濫的各種競賽掛牌命名表彰的負擔,推動了良好的學校教育教學秩序發展。」北京市第十八中學校長管傑說。

「育人貴在靜心,寧靜方能致遠。教育是一項長期的事業,來不得表面文章,最忌急功近利,必須營造一個安安靜靜的教育環境。」在人大附中校長翟小寧看來,《公告》的頒布規範了教育環境,平息了一些地方存在著的浮躁之氣,有利於學校教育水平的提升,讓學校能潛心辦學,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教育工作者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教書育人上,放在課堂教學上,潛心研究教育規律,不斷提升教師的教育內涵,『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不被各種虛名所累,以優異的教育成果和育人成效回答好『培養什麼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重大問題。」

管傑認為,《公告》也將使學生回歸健康正常的教育生活,使許多學生從各種競賽中解脫出來,不再被揠苗助長,使基礎教育順應學生的本性,促成其內在的覺醒和人性的完善。

「推進各類競賽表彰活動徹底『瘦身』,校長可以把時間精力真正投入到學校教育教學管理上,真正實現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教師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學科教學研究上來,不再為各類煩瑣的評比表彰活動所累;家長減輕了經濟負擔,學生減輕了思想上和學習上的壓力,有利於調動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陸海峰說。

社會合力共築良好的教育生態

「《公告》全文不足1500字,總共只有6條內容,可以說每一條都不是空話,每一條都是實實在在的行動要求。」在劉希婭看來,《公告》具有很強的操作性。

「對競賽掛牌命名表彰活動的治理,就如同治理文山會海一樣,關鍵在於教育部門的決心、態度和行動。」江蘇省泰州市政協副主席、市教育局局長奚愛國認為,要對照國家、省級教育部門核准項目,每年審核各項競賽表彰評比活動,堅決去除運動式、應景式、跟風式等命名和掛牌,每年初公示學科類競賽、表彰評比項目,把學校從申請表裡、材料堆里、文件盒裡解放出來,把校長從迎來送往中解脫出來。

他同時強調,應按標準治校,嚴規範嚴管理。「學校標準化建設和管理是推進教育治理現代化、提高學校辦學質量的核心和關鍵。要按標準要求,全面規範義務教育學校招生行為,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招生同步,同時無論公辦還是民辦學校招生,堅決不得與奧數等學科類競賽獲獎證書、選拔性考試成績掛鉤。」

杭州市下城區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黃偉認為,實實在在讓《公告》落地生根需多管齊下。「一要嚴把關,強調評比表彰的組織開展必須有法可依,有據可循;二要有擔當,規範責任田內的制度與政策設計,對於掛牌命名表彰項目設置要科學精準,評選範圍和規模恰切適當,評選條件和程序嚴格公正,既要重規矩,更要守底線;三要有效引導,引導家長逐步轉變教育觀念,增強學校和教師的教育定力,形成共同抵制『編外』競賽表彰的合力;四要注重監督,將競賽掛牌命名表彰等納入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評估體系和辦學水平督導評估體系,實現從他律到自律,從要求到自覺。」

「未經審批的各類活動之所以會愈演愈烈,從根源上看是因為教育發展不均衡。校際之間存在的巨大差異,讓家長對孩子的成長環境充滿擔憂,也因此引發擇校熱。」上海市虹口區人大教科文衛工委主任常生龍認為,要徹底遏制這些違規活動,關鍵在於加大區域教育的優質均衡建設力度,通過加大基礎教育投入、轉變教育資源配置方式、鼓勵學區化集團化建設等多種途徑,促使學校之間相對均衡,縮小校際之間的辦學差距,從根本上消除擇校熱。(《中國教育報》2018年3月22日第2版,作者:王家源 柯進)

文件全文

教育部清理規範基礎教育領域競賽掛牌命名表彰活動

規範管理面向基礎教育領域開展的競賽、掛牌、命名及表彰等活動,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切實減輕學生和家長負擔,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迫切需要。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一步規範管理面向基礎教育領域開展的競賽、掛牌、命名及表彰等活動,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評比達標表彰活動管理辦法(試行)》和《關於清理規範創建示範活動的通知》精神,現將有關規定和要求公告如下。

一、教育部負責全國基礎教育領域各類競賽、掛牌、命名及表彰等活動的宏觀管理工作,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省域內的相關工作。跨省舉辦的此類活動,由涉及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共同管理。其中涉及表彰的,由教育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共同管理。

批准面向基礎教育領域的各類競賽、掛牌、命名及表彰等活動,應有法律法規或省部級以上文件為依據,堅持從嚴控制、嚴格審批,原則上不得舉辦面向義務教育階段的競賽活動。未經教育部批准,各類競賽、掛牌、命名及表彰等活動不得冠以「全國」字樣。

二、現有面向基礎教育領域開展的競賽、掛牌、命名及表彰等活動一律按管理許可權進行重新核准,並在批准部門官網上公布活動組織時間、內容、範圍、組織方式、監督方式等。未經重新核准的,不得再組織開展活動。

三、經批准,組織實施的競賽、掛牌、命名及表彰等活動,必須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循教育規律,有利於發展素質教育,有利於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必須堅持公益、自願原則,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條件強行要求學校或學生參加此類活動,不得收取活動費、報名費和其它各種名目的費用,不得組織培訓,不得推銷或變相推銷相關資料、書籍或商品,堅決克服逐利傾向。

四、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強化日常監管,對未經批准、違規舉辦的此類活動要發現一起、處理一起。對一些「山寨社團」「離岸社團」舉辦以營利為目的的所謂「國際」「全球」「大中華」賽事,教育行政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堅決予以查處。對藉機斂財涉嫌違法犯罪的要及時移送司法機關。

五、面向基礎教育領域開展的競賽、掛牌、命名及表彰等活動的獲獎結果只能視為榮譽,不得作為中小學招生入學依據。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不得承認違規開展的此類活動的成績或結果。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中小學校的管理和指導,廣大中小學校不得組織中小學生參加各類違規舉辦的活動。嚴禁組織與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掛鉤的「奧數」、等級評定、選拔性考試及學科類競賽活動。

六、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採取多種形式加強宣傳引導,幫助學校、家長、學生充分認識參與此類違規活動的危害性,樹立正確教育觀念,自覺抵制未經審批的此類活動。

各級教育督導部門要把規範治理面向基礎教育領域開展的競賽、掛牌、命名及表彰等活動工作納入教育督導,列入責任督學掛牌督導事項,不定期開展專項督查,並作為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和優質均衡縣(市、區)認定的「一票否決」事項。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設立公布舉報電話、舉報信箱,暢通渠道,誠摯接受社會監督,廣泛凝聚社會合力,共同治理不規範的面向基礎教育領域的各類競賽表彰活動;同時,要會同有關部門堅決查處渲染競賽評比的網站及有關宣傳行為,維護良好教育秩序,凈化廣大中小學生良好受教育環境。

教育部舉報郵箱12391@moe.edu.cn;

舉報電話:(010)66092315、66093315。

教育部辦公廳

2018年2月12日

文章來源:中國教育報、教育部網站

本期編輯:楊文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書路計劃」覆蓋百所鄉村學校
三路徑落實語文核心素養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