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亞馬遜10億美元打造劇版《三體》,中國科幻IP開啟國際化進程

亞馬遜10億美元打造劇版《三體》,中國科幻IP開啟國際化進程

傳媒大眼導讀

亞馬遜正商談購買劉慈欣《三體》版權,計劃製作三季電視劇,項目總投資高達10億美元。這一計劃如果成形,《三體》的製作規模將超越經典系列劇《權力的遊戲》,相較於多次定檔後又多次跳票,且經費問題、公司高層變動、不和等問題不斷湧現的影版《三體》,這對於廣大三體迷來說,無疑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作者:潘涼涼

來源:傳媒大眼影視測評組

據《金融時報》報道,亞馬遜正商談購買劉慈欣《三體》版權,計劃製作三季電視劇,項目總投資高達10億美元。這一計劃如果成形,《三體》的製作規模將超越經典系列劇《權力的遊戲》,相較於多次定檔後又多次跳票,且經費問題、公司高層變動、不和等問題不斷湧現的影版《三體》,這對於廣大三體迷來說,無疑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中國科幻IP邁出向世界輸出第一步

對於科幻小說迷而言,一定不會對「雨果獎」陌生。作為斬獲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的作品,《三體》立足於中國,不僅呈現了一個完全不同於美國的視角,而且直接問出了科幻小說的終極問題——如果人類和地外智慧生命接觸,會發生什麼?

《三體》英文版於2014年11月在美國上市,並迅速在科幻迷的圈子裡引發討論。YouTube的幾個讀書頻道甚至聯合推出了一期長達100多分鐘的節目,專門用於討論《三體》。而媒體也給予了極大的關注。此次版權購買一旦成功,將成為國內首個輸出到國外的科幻IP,可謂亮點十足。

儘管《三體》的故事大多發生在「文革」期間的中國,但它思考的終極問題卻具有國際性。NPR讀書頻道評論:「這本書最大的懸念就在於這些困境,而這些困境已經遠遠超越國界,甚至是那些複雜、抽象的物理學知識。」作為第一本現代意義上的(中國)硬科幻小說,它著眼的是對於人類命運的探索,同時也呈現出中國人對於未來的極致想像力。

那麼,當這一頗具國際化視野的中國科幻IP,遭遇到以價值多元化著稱的美劇,二者之間又將產生出怎樣的化學反應?以更為宏觀的創作視角,去講述一個足夠中國化的科幻故事,在細節打造的過程中充分展現普通人的生活點滴,並在此基礎上叩問人類的終極命運,這樣的大膽嘗試本身就是一次冒險,可同時也是在東西方文化之間搭建一個溝通與融合之橋樑的有益嘗試。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超級英雄題材的作品在國外已經不像以往那麼吃香。《超凡蜘蛛俠2》上映以來表現平平,這也引發了美國各界關於超級英雄電影是否已經過氣的廣泛討論。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以普通人視角完成敘事的《三體》或許更為別具一格,其主人公汪淼從沒有想著要去拯救世界,只是抱著一副「到底怎麼回事」的狀態在探究,這樣的人物設定顯然更能引起觀眾的親切感。

近年來,亞馬遜自投入流媒體戰場以來,可謂成績卓著,旗下的《透明家庭》更是橫掃多屆艾美獎。一些業內人士表示,如果計劃成形,《三體》得規模將比《權力的遊戲》還要大。

而對於雨果獎科幻小說的翻拍,亞馬遜早有成功案例。亞馬遜於2015年推齣電視劇版《高堡奇人》,這是1963 年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第一季全部播出後,爛番茄網給出 95%的新鮮度,專業評分達到 7.54/10。《滾石》雜誌評價它為「史上最佳的 40 部科幻電視劇之一」。鑒於第一季的良好口碑,亞馬遜又在 2016 年底播出了《高堡奇人》第二季,並在2017年 1 月宣布續訂第三季。

影版《三體》上映堪憂,

難產背後隱憂重重

2015年,中國宣布推出多部科幻電影,其中就包括《三體》《流浪地球》《超新星紀元》等5部劉慈欣的作品。作為中國科幻小說界的一桿旗幟,他的作品不僅具有比較廣泛的讀者基礎,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資風險。但3年過去了,5部作品僅《流浪地球》即將問世,而具體口碑如何還需接受檢驗。

而作為焦點備受期待的《三體》,則一再延期,也讓一個神級IP一步步淪落為中國影視圈的一個笑話。從《三體》製片方游族影業陷入人事動蕩,原CEO孔二狗、COO王建成等核心成員宣布離職,再到《三體》特效團隊被爆已更換過三撥,工作進展十分不順,導演張番番的拍攝素材也基本全被廢棄,《三體》的特效製作過程堪稱一波三折。

與之形成相似結局的,還包括這一經典IP在遊戲、動漫、網劇等各個領域內的改編經歷。似乎所有人都希望能在短時間內憑藉資本的力量迅速拔高其特效水準,並儘可能地填充市場的空白領域,卻很少考慮如何讓IP真正激發出更為原生態的力量。簡而言之,因其作為IP所能帶來的資本價值,導致無數產業附著其上。隨著《三體》本身IP鏈條的不斷增長,一旦形成過多的品牌消耗,其電影版也在被越來越多的品牌綁架後,背負了越來越多的期待值,反而越來越不敢輕易上映。

國內經典科幻IP能否憑藉《三體》形成風氣

談及科幻電影,大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往往是《黑客帝國》、《終結者》系列、《阿凡達》、《獨立日》、《星際穿越》等,而中國的科幻影視幾乎完全缺位。

其實早在2014年,就有業內人士預測中國即將進入科幻電影元年。尤其是在2015年,劉慈欣的《三體》獲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後,電影版《三體》隨之啟動,更是將這種期待值加到滿格。

2014年,中國科幻電影的IP火了,業內開始提「科幻元年」的概念;

2015年,《三體》宣布製作電影版,「科幻元年」的概念又一次被炒熱;

到了現在,隨著陸川《兩萬里計劃》、寧浩《瘋狂外星人》等的籌劃拍攝,「科幻元年」的概念又一次被提及。國產電影迫切期待一部拿得出手的科幻題材影視作品。行業內外也一直都在期待著國內的經典科幻IP能夠憑藉《三體》的重生進一步形成風氣。

而聲勢最大、也曾被寄予最多希望的影版《三體》,其遭遇正是國產科幻題材普遍面臨的實際問題:如何把有價值的IP短期、快速的影視化,從而推動整個科幻影視產業快速發展。或許解決了這個問題,國產影視劇市場才能真正迎來它的科幻元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媒大眼 的精彩文章:

人工智慧轟然而至,影視行業是否也將面臨機進人退的大結局?
2018最全片單出爐 視頻網站VS影視公司誰會是贏家?

TAG:傳媒大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