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北宋的鐵面御史徇私枉法,卻被後人稱道手段高明,是何原因?

北宋的鐵面御史徇私枉法,卻被後人稱道手段高明,是何原因?

今天這個故事的主角叫趙抃。此公在歷史上以剛正不阿、清正廉潔、敢於彈劾權臣著稱,人送外號「鐵面御史」。

趙抃字閱道——這個名字起得好,一聽就是有文化的人。他幼年喪父,家境貧寒。從小刻苦努力,景祐元年(1034)考中進士,從此進入仕途。歷任參知政事、太子少保。趙抃官聲好,人品也好。為和藹敦厚、寬容厚道,宰相韓琦稱他是「世人標表」。

擔任地方官期間治理有方,為人正直、秉公執法,深得人民愛戴。在睦州知州任上,趙抃看到百姓「無種茶土地卻要交茶稅」的不合理政策,便上奏免除睦州人民的茶稅。

在朝廷擔任御史期間,彈劾宰相陳執中不學無術、理政無方。起初,皇帝對他的奏摺並不理會。他非常氣憤,連上了十二道奏摺。面對如此執著的御史,皇帝也拿他沒辦法。在事實面前,也不能再袒護。只好罷免了陳執中。從此有了「鐵面御史」的美稱。

其實,在中國這樣的人情社會,要真正做到鐵面無私是不可能的。總有你抹不開的人情。這不,就連「鐵面御史」也免不了做出徇私報恩的事情。

趙抃尚未考中進士前,在家鄉衢州一戶姓陳的大戶人家裡當家庭教師。陳家待他很好,陳氏的老婆每年都會給他做雙新鞋。趙抃要進京考試,陳家給了他一大筆路費。他到了京城,陳家怕他錢不夠用,又給他寄去生活費。趙抃會試果然高中,進入官場後又節節攀升,沒幾年就當了大官。

陳家兒子——也就是趙抃的學生長大後犯了命案被捕。陳家人急得團團轉。一家人商量後,準備上京找趙抃幫忙。陳氏老婆別出心裁,做了雙鞋子給陳氏帶上,要他到了京城交給趙抃。陳氏進京,廢了翻力氣找到趙府,把老婆做的新鞋子捧出來送給趙抃。趙抃看到鞋子,年輕時候的各種苦湧上心頭,不由得五味雜陳。他知道陳氏一定有事求他。於是,趙抃進到裡屋把新鞋子換上,走出來問陳氏有什麼難處。陳氏說明來意後,趙抃命人將他送回,臨走吩咐說:「您老放寬心回去吧,我會處理。」

趙抃在屋裡踱著步,這事挺為難:幫吧,容易給政敵留下把柄,再說也有違自己的做人原則;不幫吧,人家可有恩於自己,哪能知恩不報呢?他想了好久,最終還是決定幫陳氏,並且想出一個好辦法。他把親信叫來,吩咐幾句後,親信便飛馬趕往衢州。

陳氏的兒子被關在衢州監獄裡,眼看行刑的日子就要到了。這天,監獄裡來了個人,說是給陳氏兒子送飯的,一連送了好幾天,都是大魚大肉。監獄管事問他什麼身份,那人只說是朝廷某某吩咐他這麼做的,別的再沒多說。管事一聽,明白了,立馬向辦案人員彙報。辦案人員可不敢得罪朝廷重臣,立即從輕發落。陳氏的兒子得以保住小命。

趙抃方法真是「高明」,他沒有明目張胆地向衢州官府打招呼,而是採用了比較隱晦的手段。通過送飯一事告訴衢州的官吏陳氏兒子和他的關係。這辦法既能讓陳氏兒子免死,又不至於給別人抓住把柄。假如日後政敵知道這事情,到皇帝面前告狀。趙抃只需要說:「我看恩人兒子就要被行刑了,無以報答,只好給他送上一頓好飯菜,這有什麼錯?」真可謂滴水不漏。

很多人稱讚趙抃處事有方,其實這本質上還是利用公權力徇私舞弊。這種圓滑的官場之道古代多了去,沒有什麼好稱到的。我們反而更應該警惕這種圓滑隱蔽的官場陋規,不要「讓他再出來害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控 的精彩文章:

史海遺珠:周總理生性節儉,掉在地上的藥片非要撿起來吃掉
周總理外國政要了解中國一扇窗,生病住院期間仍舊高強度工作

TAG:文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