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支持G20下協調監管加密貨幣,7月前收集監管數據

中國支持G20下協調監管加密貨幣,7月前收集監管數據

阿根廷擔任二十國集團(G20)主席國後的首次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日前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周小川最後一次以中國央行行長的身份率團出席了該會議。

周小川在會上表示,中國支持就加密資產和數字貨幣問題在G20下加強政策協調。

周小川說,加密資產可能引發一系列挑戰和問題,如非法交易、洗錢和恐怖融資,可能會影響貨幣政策的傳導。加密資產雖然規模仍然較小,但社會影響較大,不容忽視。

「中國一直強調,金融部門要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目前看加密資產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作用存疑。中國支持就加密資產和數字貨幣問題在G20下加強政策協調。」周小川稱。

據了解,本次會議形成了G20聯合公報,公報將加密貨幣定義為資產而非貨幣,承認其提高金融經濟效率和包容性的優勢,但也對其逃稅、洗錢、恐怖融資等問題表示關注。

不過,本次會議暫未達成對加密貨幣的監管共識,各國同意以2018年7月作為時間節點,在此之前研究好政策出台所需要的數據信息。

中國支持在G20下加強政策協調

自去年以來,比特幣暴漲暴跌,經曆數輪過山車行情,引發了全球主要央行的注意。自G20法國峰會開始,包括美國、德國和日本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監管部門都曾表示,應當在G20會議中就加密貨幣的監管達成國際合作,希望G20峰會成員國對此進行深層次討論。

周小川表示,加密資產可能引發系列挑戰和問題,如非法交易、洗錢和恐怖融資、可能會影響貨幣政策的傳導。加密資產雖然規模仍然較小,但社會影響較大,不容忽視。中國一直強調,金融部門要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目前看加密資產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作用存疑。中國支持就加密資產和數字貨幣問題在G20下加強政策協調。

周小川強調,應繼續加強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為核心的全球金融安全網建設。回顧全球金融危機後,G20兩次推動IMF增資以及對IMF進行份額和治理改革的歷程,周小川呼籲各方牢記歷史,並考慮構建更加有效率和中心化的全球金融安全網。同時,IMF在資本流動、國際儲備貨幣體系等領域開展了大量有意義的工作,這些工作有必要繼續。中方歡迎全球金融治理名人小組近期開展的工作,並願與各方一起推動就全球金融治理改革的許多問題開展進一步研究。

中國對於加密貨幣的監管態度自去年8月開始的那場監管風暴已經亮明。ICO(首次代幣發行)、比特幣交易平台先後被叫停,今年開始,央行繼續整治經過「改頭換面」、「出海」的那些平台。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期間,周小川在央行新聞發布會上,接連回答了三個關於加密貨幣和數字貨幣的問題,也表現出了監管層對這一焦點問題的關注。

周小川表示,中國央行較早就已經關注了包括區塊鏈和分散式記賬技術等金融科技領域的新技術。但同時也認為,這些技術研發應該慎重,否則如比特幣等分叉產品發展過快,會給消費者帶來負面的影響,甚至會對金融穩定、貨幣政策傳導,都產生不可預測的作用。對於中國對比特幣的監管方向,周小川表示,是動態的,取決於技術的成熟程度,也取決於最後測試試驗、評估情況。

「我們不太喜歡那種創造一種可投機的產品,讓人家都有一夜暴富的幻想,這不是一件什麼好事,而是強調要服務實體經濟。」周小川說。

目前,中國央行也成立了數字貨幣研究所,進行法定數字貨幣的研究。周小川稱,研究數字貨幣不是說讓貨幣去實現某一種技術方案的應用,而是說本質上是要追求零售支付系統的方便性、快捷性和低成本。同時也必須考慮安全性和保護隱私。

「在整個過程中,要注意整體的金融穩定、防範風險,同時數字貨幣作為貨幣來講,要保證貨幣政策、金融穩定政策的傳導機制,同時要保護消費者。有一些技術方案有可能冒的風險太大,結果出問題的時候使消費者受損失。特別是對大國經濟來講,我們一定要避免那種實質性、難以彌補的損失,所以要慎重一些。在這個過程中要經過充分的測試、局部的測試,可靠了以後,再進行推廣。」他說。

協同監管「大限」在7月

不過,是否對加密貨幣進行監管在本次會議上仍然懸而未決,會後阿根廷央行主席Frederico Sturzenegger在記者會上表示,在加密貨幣任何政策出台之前,還需要更多信息和數據,各國同意以2018年7月作為一個時間點,在此之前研究好政策出台所需要的數據和信息。

此消息一出,虛擬貨幣價格止跌回升。

會議亦表示,將繼續密切關注金融系統中出現的新風險,繼續承諾及時、全面和一致地落實金融部門改革,並評估改革措施的影響。在肯定加密資產底層技術潛力的同時,強調加密資產不具備主權貨幣的關鍵屬性,引發了消費者保護、市場誠信、避稅、洗錢和恐怖融資等一系列問題,並可能會影響金融穩定。為此,將加強監測,評估採取多邊應對措施的必要性。

比特幣已經引起了全球越來越多的國家的關注,並且引發了監管部門出手整頓。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1月19日宣布,已經針對三家虛擬貨幣交易平台提出了聯邦民事執法訴訟。監管機構提出的指控包括欺詐、誤導用戶、非法侵吞等。這是該機構自允許在美國進行比特幣期貨交易以來,第一次採取執法措施。

迄今為止,美國國會方面也開展了三場關於虛擬貨幣的討論。3月14日,美國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的小組委員會舉行了主題為「審視虛擬貨幣和ICO市場」的聽證會,儘管在媒體看來,此次聽證會的嚴厲程度並沒有達到預期,但仍舊觸發了虛擬貨幣繼續全線下跌。

2018年2月初,據法國媒體報道稱,法國經濟部長布魯諾·勒梅爾表示,法國和德國會向G20提議對比特幣實施監管,並提出一些具體措施。

根據外媒報道,與會的法國等一些國家提出了採取具體措施,例如將「加密資產服務提供商」的合法地位作為監管部門的第一個著眼點。

即便是此前對比特幣一直持有較為寬容態度的日本,自去年以來,對比特幣的監管態度也愈加強硬起來。3月上旬,日本金融廳宣布,已經對六家交易所進行處罰,並向兩家加密貨幣交易所FSHO和Bit Station發出了暫停交易指令,有效期為一個月。並且責令Coincheck調整管理結構,完善反洗錢程序,須在3月22日前反饋報告。

但並非所有國家都持有相同的態度。巴西央行行長Ilan Goldfajn3月19日表示,他們國家的加密貨幣不會被監管,巴西不一定非要遵循G20制定的相關規則。

金融穩定委員會主席、英國央行行長馬克·卡尼(Mark Carney)此前也表示,在會前曾寫信告訴各國財長和央行行長,加密資產目前還沒有對全球金融穩定構成威脅。

在他看來,加密資產即便在價格最高點,也達不到全球GDP的1%。再加上加密貨幣不能代替真的貨幣,在實體經濟、金融交易中的用途也極少,這就意味著與金融系統的關聯非常有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科技平台主導新零售下一個增長期
現場直擊義大利大選:聯合政府有望遏制脫歐衝動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