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央行推進數字貨幣研究 近期已和市場共同合作

央行推進數字貨幣研究 近期已和市場共同合作

每經記者 張壽林 每經編輯 王可然

隨著第四套人民幣部分券別逐漸退出流通市場,人們在懷念過往的同時,對未來的數字貨幣充滿憧憬。

據悉,央行正在組織推進數字貨幣相關研究項目。而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時任央行行長周小川就「金融改革與發展」答記者問時透露,央行在三年多以前就開始組織了關於數字貨幣的研討會,隨後成立了央行的數字貨幣研究所,最近的動作是,和市場共同合作的方式來研發數字貨幣。

央行傾向採用雙層投放體系

從2014年起,央行就組織專家成立了專門的研究團隊研究數字貨幣。據周小川介紹,2017年,人民銀行組織了數字貨幣與電子支付的研究項目,經過國務院正式批准,目前在組織大家推進。

早在2016年,央行副行長范一飛曾論述:法定數字貨幣的運行框架也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可以有兩種模式選擇:一是由中央銀行直接面向公眾發行數字貨幣;二是遵循傳統的「中央銀行—商業銀行」二元模式。第一種也是目前一些類數字貨幣的常用模式,在這種情形下,央行直接面對全社會提供法定數字貨幣的發行、流通、維護服務。第二種仍採用現行紙幣發行流通模式,即由中央銀行將數字貨幣發行至商業銀行業務庫,商業銀行受央行委託向公眾提供法定數字貨幣存取等服務,並與中央銀行一起維護法定數字貨幣發行、流通體系的正常運行。我們傾向於第二種模式。

到了2018年,范一飛再次向公眾介紹數字貨幣推進進展。今年1月,范一飛發表文章指出,為保持央行數字貨幣的屬性,實現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管理目標,我國的央行數字貨幣雙層投放體系應不同於各種代幣的去中心化發行模式。第一,因為央行數字貨幣仍然是中央銀行對社會公眾的負債,其債權債務關係並未隨著貨幣形態而改變,因而仍必須保證央行在投放過程中的中心地位。第二,需要保證並加強央行的宏觀審慎與貨幣政策調控職能。第三,不改變二元賬戶體系,保持原有貨幣政策傳導方式。第四,為避免代理投放機構超發貨幣,需要有相應安排實現央行對數字貨幣投放的追蹤和監管。

各國對加密資產持謹慎態度

近年來,各主要國家和地區央行及貨幣當局均在對發行央行數字貨幣開展研究,新加坡央行和瑞典央行等已開始進行相關試驗。

對於推進法定數字貨幣,范一飛表示要積極穩妥。早在2016年,范一飛就表示,法定數字貨幣對金融體系的實際影響只有在其已經作為貨幣發行流通後才能真正為人們所知。我們必須審時度勢、積極穩妥進行制度安排和宏觀調控,以保證法定數字貨幣對金融體系的正面影響最大化、負面衝擊最小化。

實際上,對於市場上火熱推進的「加密資產」,各國均保持謹慎態度。據英國金融時報此前報道,由美國財政部、美聯儲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等多家機構組成的金融穩定監督委員會,在2016年通過的有關美國金融體系最大威脅的年度報告中強調了對數字貨幣的擔憂。

3月20日,二十國集團(G20)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會議集中討論了「加密資產」,周小川在出席該會議時指出,加密資產可能引發系列挑戰和問題,如非法交易、洗錢和恐怖融資、可能會影響貨幣政策的傳導。加密資產雖然規模仍然較小,但社會影響較大,不容忽視。中國一直強調,金融部門要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目前看加密資產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作用存疑。中國支持就加密資產和數字貨幣問題在G20下加強政策協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經濟新聞 的精彩文章:

5G真實上網體驗如何?高通測試中5秒下完一部電影
為了生個美國寶寶,這群媽媽竟去塞班島闖「鬼門關」...

TAG:每日經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