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楊小樓:現在我身上的所有缺陷,終將會變成足以照亮人生的優點!

楊小樓:現在我身上的所有缺陷,終將會變成足以照亮人生的優點!

GIF

一定要有人贏,為什麼不是我?總有人是角兒,為什麼不是我?世間有多少偉人就有多少種不服輸的樣子。今天跟大家講的是「娛樂圈」的大前輩,慈禧眼中的大紅人,民國多少小姐姨太太的夢中情人——楊小樓。

楊小樓

楊小樓,原名楊三元,出身於梨園世家。

小樓祖父楊二喜本為武旦演員,以耍大刀出名,綽號「大刀楊二喜」,如今舞台上的耍流星就是楊氏所創。父親楊月樓,師從張二奎,學老生、武生,面闊耳大,儀錶堂堂,有「天官」之稱。平素待人忠誠仗義,在眾人之中很有威望,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深得「京劇鼻祖」大老闆程長庚的器重,所以後來當上了「三慶班」的管事,又擔任了精忠廟(即後來的梨園公會)的廟首。光緒十四年,楊月樓進入清宮昇平署,成為專門為慈禧太后演出的內廷供奉,深受慈禧欣賞。

譚鑫培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到京劇界的另一個泰斗級人物譚鑫培,如今譚派唱腔的創始人,他在京劇歷史中的的地位那是不輸於我們要說的楊小樓。想當年譚鑫培的演出,轟動京師,市井之間有「家國興亡誰管理,滿城爭說叫天兒」之語。其中「叫天兒」就是指的譚鑫培,因為譚父曾被人稱為「叫天子」,所以譚鑫培就有個別號「小叫天」。

之所以要提到譚鑫培,是因為譚對楊小樓京劇事業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這層關係其實也緣由楊父楊月樓。楊月樓與譚鑫培當年那是換過帖的結義兄弟。可後來楊月樓英年早逝,在他臨終之際不得已將自己的兒子楊小樓託付給譚鑫培。從此,楊小樓就拜在譚氏膝下既當兒子又當弟子了。此時的小樓,只有十二歲。

01

譚鑫培視小樓為己出,悉心教導。但在梨園行當有個潛規則,要想演出頭,必須是科班出身,這就跟現在說相聲的論資排輩一個樣,一見面問你是拜在誰門下的啊,你師父是誰啊?在梨園這一行也是一樣,不入科班的那都是野路子,成不了氣候。倒也不是光圖個名聲,進科班確實有極大的優勢,其一管理嚴格,二是學的東西多,三是有名師親授。現在常用「文武昆亂不擋」稱讚一個好演員,其實只有科班出身的人能如此。所以在楊小樓十四歲那年,譚鑫培將小樓送進了小榮椿科班學戲,為二科「春」字輩學生,排名春甫。

小樓個子高挑,嗓音那時候也不突出,因此科班給他的定位是武生。班主楊隆壽給小樓開蒙,教他的第一齣戲是《淮安府》。按照京劇界的傳統,像楊小樓這樣到了十四歲才正式入班學戲算是晚了。但小樓生性執拗,練功學戲比其他人都要刻苦許多。他練功時穿的鞋子,十幾天就要穿壞一雙。因此他雖然學戲晚,但根基打得卻很好。

學了兩年戲後,小樓的身高已經比同齡人高一頭,找不到合適的人跟他搭戲,他甚至被譏為「象牙飯桶」。出班時,小樓只能扮演一些龍套的角色。雖然義父譚鑫培這個後台很堅挺,但也沒有改變小樓的處境。

02

這時小樓母親恰好聽到一些閑言碎語,旁人都說楊月樓的兒子比英雄高半截,紮上靠差一塊,意思是諷刺小樓的技藝不行。這讓小樓母親心裡很不是滋味,就讓小樓當面唱。結果變聲期還沒過的小樓一開腔,楊母心裡頓時就拔涼拔涼,認定「祖師爺不賞飯,兒子不是這塊料」。為了不丟人,她就不讓小樓再唱戲了,在家裡吃他父親留下的老本過日子。

但是強者之說,就是即便遇到天大的困難,也一定能戰勝它。有一個念頭一直縈繞在小樓心中,「一定要有人贏,為什麼不是我?總有人是角兒,為什麼不是我?」小樓天性喜歡唱戲,雖然飽受挫折,連自己的母親都不看好自己,但他發誓一定要唱紅。

於是,小樓針對自己的缺點:嗓子和身高,細心揣摩。舊戲班裡有這樣一句話,叫做「不瘋魔,不成活」。就好像這個時期的楊小樓,他每天給自己的特訓課程排的滿滿當當,廢寢忘食。並且不再說話,交談時僅用手比劃。在噤聲養功一百天後,小樓終於找到了符合自己條件的發聲方法,並領悟出一抬、二連、三趨、四顫的方法,完美的解決了自己身高臂長在舞台上動作不好看的問題。

他馬上表演給譚鑫培看,譚很興奮,認為小樓終於可以子承父業了。於是,又給他找到了著名武生俞菊笙傳授他技法。此時的小樓22歲,得俞氏真傳,技藝大進,一炮而紅。

03

1906年,29歲的楊小樓,被清宮昇平署(清宮中專為演戲而設的管理機構)以「民籍教習」的身份挑選入宮,成為了內廷供奉。至此,楊家父子兩代,先後成為內廷供奉。

此時楊小樓的八尺身高反而便成了優勢,他高大魁梧,扮相英武,虎形猿臂,站在台上是氣宇軒昂,一派英挺飄逸的大丈夫氣概,加之嗓音嘹亮、聲腔激越,演出趙雲、姜維、高寵等英雄人物,充滿了威武雄豪之感。

慈禧當初十分喜歡看小樓的戲,對他也是恩寵有加。賜予小樓四品頂戴,那真的是前無古人。

雖然同在昇平署唱戲,但是待遇可大不一樣。因為慈禧最喜歡楊小樓小樓,最不喜王長林、李永泉二人。所以他們二人常說「人家楊小樓,在宮裡來演戲,如同小兒往姥姥家來一個樣,我們兩個人來演戲,彷彿來打刑部官司的犯人一樣!」後來,慈禧與楊小樓兩人間的事越傳越神。小樓有口難辯,後來竟做出了棄藝出家的決定,遂在西便門外的白雲觀掛單出家,當了道士,自號「超范子」。直到慈禧過世楊小樓才重返舞台,此時小樓32歲,正是好年華,以武生掛頭牌挑班,此後馳騁舞台二十六年。

1938年2月14日,小樓逝世於北平。那一天,恰逢農曆正月十五。小樓的六十春秋,付諸歷史。值得感嘆又一代藝術偉人就此殞滅了。但楊小樓的一生,活出了生命的光彩,無愧於春秋!

在本周五的節目中,周公子將從另一個層面跟你聊一聊這個梨園名角兒楊小樓的輝煌時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別藏藝術收藏 的精彩文章:

驚世珍本魯迅《域外小說集》初版原冊,存世量只手可數
10位億萬級畫家合體創作,拍賣場哄搶的魯迅珍品

TAG:別藏藝術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