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面對孩子撒嬌亂鬧的關鍵詞是……

面對孩子撒嬌亂鬧的關鍵詞是……

第36篇原創文章

1.

最近,被中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老師刷屏了。

在上文已讀三遍以後,文末的視頻也請目不轉睛地從頭看到尾。然後歸納一下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

在4-2-1家庭構造中、以孩子為家庭最核心的現在,李老師最有說服力的要點在於:6歲前對孩子說「不」;在孩子撒嬌哭鬧時,和孩子一對一不遷就不打罵不說教不離開。這些具體方法是現今泥沙俱下、對孩子百依百順的家長界的一股清流。

來我這裡6歲以下幼兒園小朋友的母親很多都是88後,多數自身在家是獨生子女,參加工作時間也不長,孩子又多數是老人帶;他們的育兒知識非常匱乏,社會相關機構也沒有提供所需的知識(在日本一旦醫院確定懷孕後,准媽媽可以去社區政府領取相關的書籍手冊、社區政府還會聯合醫院面向大眾定期舉行孕婦和產婦、以及如何餵養初生嬰兒的生活指導課程),這些在中國都是由老人憑藉幾十年以前自己的生產育兒經驗而指導,所以導致年輕媽媽和上一代老人之間的育兒隔閡非常巨大。

年輕媽媽有現代的育兒理念,但是沒有實際操作經驗;老人有幾十年前的育兒經驗,也需要老人來實際帶新生兒,所以這個巨大的gap導致了巨大的矛盾隱患。

2.

按照李玫瑾老師的說法,小蛇出生就會行走、小雞小鴨出生就能站立行走,而人出生是所有動物中最弱小的,不能抬頭不能翻身不能自己吃東西,只能吃奶。所以嬰兒對母親的依戀是最大的。

所謂的「親子問題」其實是一個偽命題,所有的問題都是人際之間的關係問題。

「親子」的父母與孩子也是一種人際關係,只不過是一種力量對比懸殊的人際關係。一個什麼都不能自主的嬰兒,它不僅身體上的成長還有心理上的成長,從一開始出生父母對它的尊重就是把它作為人的一員、在心理上滋潤它。讓它長大以後也平等地尊重這個世界上面對的每一個人。

3.

按照李玫瑾老師的說法,如果孩子在商場里撒嬌亂鬧要東西的時候,

先要把孩子帶回家,帶到單獨相處的房間里關上門。

(草莓老師插播一句:如果有其他孩子的話,最好隔離開,管教一個孩子的時候要單獨進行。)

(原則:平時要和孩子定好買東西的規則,否則看到琳琅滿目的商品,沒有小孩能控制住自己。比如說一周只能買一次或者兩次,一次只能買一樣,如果孩子挑了好幾件,可以讓ta挑選最喜歡的一樣。培養ta選擇的習慣,人生里不可能好東西都屬於ta,要從小有做選擇的習慣,知道選擇一樣就要放棄另外一樣。家裡的原則要定好,合理不要太苛刻,數量不要太多,大人孩子都能接受能做到)

(再插播一句:網購買買買的習慣是很難改滴!看看雙十一你家快遞紙箱子的數量就知道了。所以有計劃買東西的習慣也要從小培養!)

當孩子撒潑亂鬧的時候,不打罵不說教不離開,靜靜坐在一旁等待孩子把電量耗盡,是李老師的智慧。

草莓老師把這種方法稱為:「溫柔而堅定地堅持原則」。

中心詞:堅持原則;

修飾語:溫柔而堅定。

原則是日常根據實際情況和需要,跟孩子商量後制定的,貫徹日常。到了孩子見「好東西」起意,控制不住自己的時候,你需要堅持原則。這不僅僅是一件事情,而是為了長久地教給孩子在今後的生活里也需要養成自製的習慣。你的處世方式就是潛移默化中孩子成人後的處事方式。

堅定。

但是要溫柔。

不被孩子的哭鬧攪擾翻動出你的怒氣、脾氣和煩躁,否則,就是你把自己的脾氣轉移到孩子身上了。

告訴孩子原則是什麼,為什麼不可以答應ta的要求。

有一種說法:不答應孩子的要求、一告訴孩子賺錢的辛苦孩子的童年就結束了。童年嘛,就是要無憂無慮地享受各種有求必應。

對不起,這是錯誤的。

你教給孩子的原則只是這個世界的通用法則,並不是你利用大人的特權為難孩子,而是把將來這個世界的規則慢慢告訴孩子,讓ta知道和適應、學會調整自己。這是大人的使命,教育就是教這些東西。

賺錢的辛苦也是正常世界的法則,你需要讓孩子有一個印象:每一樣東西的得來都需要付出,天下沒有白白得來的午餐。你要想得到必須付出,不是這種方式就是那種方式。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

猶太人家庭很小就教給孩子如何賺錢和花錢的智慧,這是很聰明和有前瞻性的做法。孩子們將來要面對的是一個商業社會,錢是如何來的、如何去的,怎樣賺錢、存錢、投資、花錢,應該是生存教育里很重要的方面。

另外,還有一個可以讓孩子平靜情緒的方法:請孩子說出ta的需要,要平心靜氣地溝通、談條件,你們可以協商、談條件,達到一個互惠點。

要ta學會,在不違反原則的前提下,怎樣靈活變通地妥協來達到雙方滿意的效果,要解決問題並不一定只有情緒崩潰、撒潑亂鬧這一種方法,你要引導孩子控制情緒、用理性來面對矛盾、處理問題。這樣長大的孩子得王子病、公主病的概率小一些,即使有,癥狀也會輕一些。

BTW,如果你在大人世界裡碰到有人犯這種病,你也可以用同一秘訣,準保你百戰不殆。

4.

在一直帶她的奶奶回老家之後,

奮力學習的教育媽媽狂讀育兒書籍,

在家裡身體力行地實踐,

僅僅數周時間小雯已經從桀驁不馴大女主華麗轉身為溫柔可愛小美眉一枚。

誰說我們的孩子天生就是這樣的性格呢?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只要教育得法,引導得當,每個孩子都是人材。

圖片來源網路。

草小莓(本名:張冬雪):復旦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日語專業畢業,日本京都大學經濟學博士,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訪問學者,多多洛國際少兒館創始人。斜杠青年,最不務正業的經濟學博士。曾關注中國地區間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研究,以英文、日文在國際刊物上發表多篇論文。現在致力於青少年兒童的教育和發展,主張以傳統文化為核心?結合藝術音樂啟蒙?注入STEM元素的、關注孩子心理健康、性格形成和品格塑造的全面教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多多洛國際少兒館 的精彩文章:

TAG:多多洛國際少兒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