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空軍用運七練投彈,俄國人用伊爾76?重複當年阿富汗模式罷了

中國空軍用運七練投彈,俄國人用伊爾76?重複當年阿富汗模式罷了

前不久,俄羅斯紅星電視台播出了相關視頻,展示地勤人員正在為伊爾-76運輸機掛載小型航空炸彈,並解釋稱這並非實戰部署,而是用伊爾-76大型運輸機客串轟炸機的教練功能。

這段視頻和相關組圖在網上廣泛流傳,但其實只要仔細想想就明白,如果真用運輸機代替轟炸機的教練功能,從經濟角度應該選擇雙發輕型運輸機,比如安-26,中國空軍就長期用運-7運輸機客串轟-6轟炸機的教練功能,用耗油驚人的伊爾-76代替轟炸機作為教練機,恐怕現在的俄國人根本捨不得。

近日,俄軍組織超過10架伊爾-76運輸機在特維爾州進行了對地面目標攻擊訓練,每架伊爾-76運輸機都對地面的仿輕型裝甲車和汽車等假想目標進行三次攻擊,這次測試成功意味著伊爾-76運輸機初步具備了在爭議地區實施對地攻擊的能力,在著陸前就能掃清地面的敵對勢力。

駐敘俄軍無法保證其基地周邊安全已經眾所周知,經常遭到武裝分子用迫擊炮或者無人機攻擊,根據相關圖片看,俄軍戰機至少被炸傷,《生意人報》更是稱包括蘇-35和蘇-24在內的多架戰機被毀。前幾天那架墜毀的安-26運輸機,也是因為機場空域安全環境惡劣,為了躲避可能的攜帶型防空導彈攻擊冒險採取阿富汗降落法,結果降落失敗側滑後撞地墜毀。

最晚在蘇聯入侵阿富汗期間,駐阿蘇軍的物資補充依賴於幾條戰略公路,人員輸送則基本依靠空運,游擊隊經常滲透到機場附近發動襲擊,起飛和降落階段的運輸機一旦被導彈擊中墜毀,人員損失巨大。除了米-24武裝直升機在機場附近不斷巡邏外,當時的蘇軍還為各類運輸機掛在了輕型航空炸彈,一旦發現地面可疑人員活動,可以用尾炮和攜帶的航空炸彈攻擊,避免可能的損失。顯然,俄軍在敘利亞遇到了當年同樣的問題:各路武裝分子擁有太多先進攜帶型防空導彈,這些導彈由美國、中國、歐洲甚至俄羅斯製造,俄軍運輸機被迫採取這種方式降低風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鷹眼防務解讀 的精彩文章:

沒了你這臭雞蛋還做不了槽子糕!俄羅斯軍工業要自給自足,當真?
美國發出戰爭威脅,俄軍增兵敘利亞:力保巴沙爾政權不被摧毀

TAG:鷹眼防務解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