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看懂書法之聚散,方知人生要隨緣

看懂書法之聚散,方知人生要隨緣

近日與友人聊書法,多談到章法。寫字的人說章法這事可以無限的聊,各有各的章,各有各的法。這幾天我對「聚散」挺有感觸,咱就來說說「聚散」。

會也。從乑取聲。邑落雲聚。(《說文解字》)這解釋很簡單,「聚」就是會合。這個字「乑」表示意思,「取」是讀音。

01

「聚」在小篆中的

樣子。

02

上聚下散,「取」的

部分像是擺放在

几案上。

03

外表蕭散,內心

凝聚。

04

這個字,下部的構件比較怪異,我們

一會單說。

05

這下部乾脆寫成了「水」。

06

這個「聚」寫的極其散。

07

聚了一團和氣。

部首「乑」造型怪異,我們來講一下同樣也帶這個部首的字「衆(眾)」。

多也。從乑、目,眾意。(《說文解字》),「眾」就是眾多的意思,上邊是放倒的「目」下邊是「乑」。「乑」其實是「?」,作為部首進行了構件改造,中間的「亻」拉長,左邊的「人」化為兩撇,右邊的縱向拉伸,讀作「yín」是「眾」的初文。

小朋友識字講:一個人,兩個從,三個眾。這「?」就是三個「人」字。現在簡化字的「眾」就是在結構上重新排列了三個「人」的順序,不是三個橫著並排,而是上一下二。

01

說明白了「乑」,我們還來看「眾」,這是甲骨文中「眾」的樣子,上部是「日」,表示在太陽下,眾多人進行耕作,表現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這個「眾」上部就是《說文解字》里講的「目」的構件,可以理解為在監視下進行集體勞動。至於「衆」的寫法上面為什麼是「血」,我目前還想不明白。難道是在講一場聚眾鬥毆的意思?

03

小篆中「乑」就是三人並排的「?」。

04

《乙瑛碑》中下部寫成是像「水」 字上面加了一個小短橫。

05

這下部三個短撇帶著鋒芒的樣子,雖是短小筆畫力道強悍。

06

下部乾脆寫為了「水」。

07

書聖筆下的「眾」。

08

「眾」的草寫特別像個「泉」。

說完了「聚」,下面聊聊「散」。

《說文解字》解釋「散」叫做「雜肉也」,從「肉」從「?」。雜肉,就是碎肉的意思,這和我們今天理解的「散」的意義有很大差別。許慎拆分了「?+肉(月)」這兩個構件我們有必要說說「?」。

「?」的左半部分是這個樣子,並不是「林」,由於電腦顯示的原因,只能切那麼個字在這裡。下一段中講到這個字用「木、林」代替。

「?」其實就是「散」字,其中兩個「木」也可以寫作兩個「屮」。是割除雜草的意思,引申為分散的意思。後來加上「月(肉)」本是表聲用的,和「雜肉也」沒關係。隸變後「林」寫為「

」。

01

沒有「月」部的「?」。

02

著名的《散氏盤》結構鬆動但是絕對不散。

03

以結構開張著稱的《石門頌》,不得要領最容易寫散。

04

結體嚴謹的《玄秘塔碑》,絲毫鬆散不得。

05

變篆書為楷,上部寫成「林」。

06

左高右低,左部左傾右部右倒,聚散絕妙。

07

「散」字草寫不散的秘密全在這幾個圓圈上。

「聚」、「散」就講到這裡,本文開頭講這是聊章法的詞,其實我想說聊也就是口頭講講,最終看章法還是要落到紙上。能講出來的多是刻意為之,一任自然地揮灑出章法聚散太不容易了,借用句歌詞,真做到「聚散皆是緣」那才是書法啊!

本文作者

本堂

1987年生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天津美術家協會會員

天津印社社員、現供職於天津市津南區文化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日課 的精彩文章:

不要向你的鄰居翻白眼,要翻,就翻給全世界……
這本日曆書法集真的很帥!

TAG:書法日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