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估計:中國強化降壓可避免660萬人發生心血管事件,但多花1369億元
在中國,四分之一成年人有高血壓,半數心腦血管病與血壓升高有關。全國每年由於血壓升高而導致的過早死亡人數高達200萬,直接醫療費用每年至少達366億元。
如果實施強化降壓,對高血壓相關疾病和死亡有何影響,費效比又如何?近日,中美學者就此進行了預測,結果提示,對高血壓人群進行強化降壓,在降低心血管病方面具有潛在的巨大效應。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者應用馬爾可夫狀態轉換模型評估了35~84歲高血壓人群兩種降壓策略在2015-2025年產生的效應:一是按照目前指南所推薦的140/90 mmHg來標準降壓;二是基於近期Meta分析所得的降壓目標133/76 mmHg以強化降壓。
結果發現,如果採取強化降壓,在未來10年將會避免約220.9萬例冠心病事件,440.9萬例卒中事件,和7.51萬例由於心血管病導致的致命事件。
其中,強化降壓在降低男性冠心病事件較女性尤為顯著(17% vs 11%),在降低卒中事件方面男女「平等」,均約降低13%。
研究者也考量了強化降壓所帶來的不良反應。結果顯示,在未來10年,與標準降壓相比,強化降壓或可能導致17%的低血壓事件,且男女無差異。
(請點擊看大圖)
要想強化降壓,葯錢自然是少不了的。研究顯示,強化降壓10年,將會增加1369億元(人民幣)的治療費用,不過也額外增加了1740萬質量調整生命年(QALY)。
其中,與標準降壓相比,強化降壓治療10年的增量成本收益比(ICER)估計為每QALY 7876元(人民幣),若持續強化降壓治療20年,ICER估計為每QALY 5811元(人民幣)。也就是說,長遠來看,強化降壓更具成本效應。
進一步分析可見,強化控制血壓在老年人群要比中年人群更具成本效益,這或是由於年齡大了發展為心血管病的風險更高的原因。


※蘭州學者Meta分析:相比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在這個部位起搏更適合國人
※阜外學院之教學視頻直播會議(第18期):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科普專家委員會成立大會
TAG:中國循環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