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二月二 小尖山

二月二 小尖山

二月二,古代稱之為中和節,俗稱龍抬頭。民間傳說,每逢農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抬頭的日子,從此以後,雨水會逐漸增多起來。所謂「龍抬頭」指的是經過冬眠,百蟲開始蘇醒。所以俗話說「二月二,龍抬頭,蠍子、蜈蚣都露頭。」因此,這天也叫「春龍節」。

吉日遇上廟會,別有一番韻味。「二月二,龍抬頭」,在陽城,每年的二月二,人們都會呼朋喚友一起到小尖山燒香,登山的人一波又一波,人來人往的,熱鬧非凡。

小尖山,地處陽城縣城西30公里處橫河鎮索泉嶺村西,主峰海拔1695米。山體由古生界寒武、奧陶系石灰岩組成,山勢如削如塑,峭崖千尺,其頂尖壯如鋒芒,直入雲天,形似帽尖而得名。山上荊棘叢生,林木稀疏,野花爛漫,百鳥爭鳴。山的西南部石岩崢嶸,坡度甚陡,山北稍緩,僅有東部一條小路可登其頂。登頂上,遠可見群巒疊嶂外一線黃河漫漫東去,近可見千溝萬壑煙村霧樹兔竄羊奔。

關於小尖山廟宇的修建,有個古老的傳說,話說很久以前,有三個遊方僧人,化緣途經李圪塔北部的尖山區時,碰到了百年不遇的瘟疫,村裡百姓正經受著病痛的蹂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三個僧人不辭勞苦,上山採藥,研葯治病。歷經一個多月,雖遏制住了瘟疫,但三個僧人卻因勞離世。當地百姓為感謝他們救命之恩,將他們掩埋在他們曾經辛苦採藥的無名山頂,並著手為他們修建廟宇,胎塑金身。

人們將大量的木料磚瓦運至山頂,準備第二天動工。當天夜裡天上飄起了小雪,第二天早上,當人們上到山頂時卻驚奇地發現,前期準備好的東西不翼而飛,薄薄的雪地上留下了一串像是羊的蹄印。人們順著蹄印一路尋來,走到了今天的小尖山頂,發現修建材料居然完好無損的堆放在這裡。當地百姓認為這是神靈的指引,便將廟宇修建在了此處。又因三個和尚感人的事迹發生在尖山區,所以將這座山改名叫作小尖山。

據後人考證,小尖山避開峰巒阻隔,與晉城市區的一座寺廟鐘樓遙相呼應。於是,人們便猜測這三個僧人可能是該寺廟裡的和尚,為了能死後遙望故里,所以就派他們修成正果後的坐騎,指引人們在此處修建寺廟,也就是今天聞名遠近的小尖山。

小尖山自修建之日起就有神靈庇護,據老人們講,日寇侵華時,為了鋪路修橋拆掉了很多的廟宇。但當下令拆除小尖山時,搬掉了房上的一塊瓦,瓦下抖出來了一條蛇,日本兵把蛇打死扔掉又讓拆,這時,不知從哪兒一時半會兒就出現了很多蛇,日本人不信邪,讓殺光再拆,地上紅光一片,蛇越來越多,日本人害怕了,於是,灰溜溜下山走了。尖山保留了下來。

小尖山上石碑林立,古建甚多,有佛光殿、玄天殿、五瘟殿;有千佛閣、春秋閣、凌雲梯等。主要建築玄天殿創建年代不詳,僅清代記載就數次重修。東南腰間有座「穀子洞」,高闊深邃,傳說為戰國兵家鬼谷子養性修身、探研縱橫捭闔之術的所在。山頂偏北有井曰八角井,其底闊口窄,水質清冽爽口,經年不涸。昔時供道人香客常年飲用,有治病醫人之功。一年四季,山嵐氤氳,穿插廟宇殿堂,給小尖山平添一種神秘莫測的氛圍。小尖山因其鬼斧神工的獨特造型,歷來為香客百姓、文人騷客所膜拜,並留下數不清的瑰麗詩章。

好了,下面就帶領大家領略一下神秘奇特的小尖山......

參禪悟道誦真經,善男信女伴足程。

車只能停到山腳下木製門樓處的停車場,步行登山,林蔭小道

頭道山門參禪悟道福佑眾生

二道山門尖山千佛寺

尖山主殿燒香拜佛神靈保佑香煙裊裊

五十四級台階每階僅半腳寬近乎垂直的坡度令人望而生畏

去穀子洞的小道

「穀子洞」,高闊深邃,約長10米,寬2米,一傳說為戰國兵家鬼谷子養性修身、探研縱橫捭闔之術的所在。另一傳說為當年修建廟宇時,這洞中流出穀子,正好作為每天修建寺廟的工人的食物,不論多少人正好夠吃。當廟宇修好後,一石匠想讓它流多一點,便用石鑽把它的流口鑿大了一點,結果一鑿,穀子不流了,就這麼神奇!

今天的遊記到此結束,喜歡的朋友記得關注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浩浩微分享 的精彩文章:

TAG:浩浩微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