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用心和人品來思考家鄉的杜康

用心和人品來思考家鄉的杜康

家鄉來了一位北師大的博士生導師,聽說是研究文化的。也許就是因為喜歡書法,知道于丹,所以覺得皇城根下的這所高等學府肯定是有它著名的原因的。朋友知道我喜歡家鄉的文化,也知道我一直都在思考家鄉的文化。遇上這樣的機會,自然會讓我去湊個熱鬧的。我當然也樂意去。飯桌上的交流很愉快。教授雖然話語不多,可是閃現出來的文化智慧真的是很令人敬佩的。吃完飯他們一行要去家鄉的杜康溝看看。因為他剛寫過一部電視劇,是關於杜康的。他來家鄉本來是看倉頡廟宇的,結果聽到了杜康。說心裡話,當時我知道這個細節心裡很不是個滋味。其實我知道,這不是老教授的孤陋寡聞,這是家鄉文化的一種無形的悲哀。儘管老教授飯桌上說的有幾分玩笑。可是電視劇本寫的杜康最終還是落腳在了黃河那邊,還是留在了三國時代的中原。

我和老教授開玩笑說,其實杜康在我們這裡文化積澱是很深厚的,希望他看了杜康溝,把自己的劇本改一改,就說曹孟德每每高興的時候就會帶著部下偷偷來到黃河的這邊喝杜康酒。別看只有一條黃河之隔,杜康的命運卻會全然的不一樣。老教授笑著說,他先看看,看看心靈的感覺怎麼樣。我知道,因為從事了一輩子文化研究的人,和相信自己的心靈感受的。本來我是想陪著老教授一起去走走那條千年滄桑的杜康溝。可後來我沒有去,我是沒有膽量去。我怕在那樣的地方,和老教授開玩笑的勇氣都會喪失殆盡的。結果老教授他們去了,到了下午的時候,給我發來一條簡訊說,他看了杜康墓,很傷感的。覺得杜康文化的思考和發展是需要心和人品的。

中午剛見老教授,他就說倉頡廟宇的千年古柏都是有魂魄的。他就想和那些經歷了歷史滄桑的古柏交流對話。現在去了一趟家鄉的杜康溝,又有了這樣的感慨。真的,老教授是一位不打折扣的文化學者,儘管他沒有給我說出什麼高深的文化理論來,可就是這簡單的心和人品讓我忽然覺得,黃土地上的文化正就是因為有了這裡生命的心和人品才一代一代的傳承下來。說心裡話,我也無數次的走在家鄉的杜康溝里。看著那些經過風雨沖刷的黃土地,心裡就有一種說不上來的辛酸。說到倉頡,我們總是會聯想到文字。說到杜康,我們自然也會想到美酒。家鄉的杜康酒廠好像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興建的。當時的情形我不清楚,只記得很簡單的廠房,生產出來的酒裝潢也很簡陋。不過現在想要找那麼一瓶美酒似乎已經特別的困難了。

等到八十年代中期,家鄉的杜康酒出現了輝煌的場景。當時因為工作的關係,我經常去杜康酒廠。當時的廠長我們算是朋友級別的同僚了。每次去我們都會交流杜康文化,當時廠長心裡很明白,家鄉的酒只所以飄向大江南北,就是因為有杜康文化的支撐。當時我們倆人的觀點很統一,覺得酒要是沒有文化,留下的也就只能是水了。那年頭杜康溝比現在更荒涼,但是不知道為什麼,當時我們卻感覺不到那種荒涼帶來的凄慘。甚或是荒涼帶給生命的那種悲哀。我記得又一次廠長和我走在杜康溝里,說著自己的設想,他覺得這是黃土塬上的一條溝壑,但是也是黃土地原上的一段傳說。那時候我們的杜康酒真的是很火爆,特別是到了過年的時候,真的是一箱酒難求。我說幾個數字,大家也就明白了。當時全縣的財政收入只有一千萬的時候,光是杜康酒就給貢獻八百多萬。那時候我參與了很多關於杜康文化的推廣。我覺得那時候人們對杜康的愛戴不僅僅是因為杜康酒賣的火爆。

當然了,杜康文化的延續是古老的。杜康的故事也是很迷人的。幾千年了,杜康的傳說我一直固執的認為是和文化有關係的。可是後來杜康成了酒,結果所有的一切便發生了變化,便成了一種和生命的社會功利相融合的現象。按說也沒有錯,畢竟社會的存在就是以功利為基礎的。可是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杜康忽然間徹底就變成了商品,而把文化的本質和內涵丟棄在了一邊。好像覺得這個世界真的除了利益就不會再有別的了。後來因為的工作的關係,我和杜康酒距離遠了,就在杜康酒香飄四方的時候,出現了改制。因為我沒有在意這種改制是對杜康文化的一種踐踏,我只是覺得既然改制,肯定會讓杜康發揚光大的。當時有個三九的品牌,大家應該知道的。不知道他們怎麼突然就盯住了我們的杜康酒廠。說是進行零資產兼并。我到今天都沒有弄明白,這樣的兼并到底是三九成就了杜康,還是杜康毀滅了三九。

有一段時間,三九的廣告鋪天蓋地,我們杜康酒的盒子上也開始印上了三九的品牌。可是後來我聽說,三九兼并杜康的日子裡,沒有給廠子投資過一分錢,更不要說去關注杜康文化的發展了。當時我只是聽別人說,人家三九是製藥企業,吞併杜康酒廠就是為了擴大規模,就是為了上市的。那時候上市還和現在不一樣。特別是我們山裡人,根本不知道上市是什麼意思。三九兼并了幾年,杜康酒幾乎就沒有發展,而且還萎縮了很多。當時我就想看,酒廠可以放棄,但是生長在黃土地上的杜康文化是決然不能放棄的。因為這種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也是一個民族展現自我風采的基石。

直到有一天我聽說杜康酒的商標被賣掉了,而且只賣了二十萬元。當時我聽到這個消息還以為是開玩笑呢,可後來我知道了,這一切都是真的,而且還就沒有拿到現金,人家用一輛桑塔納轎車給抵了。當時我困惑了,我不是困惑杜康酒的商標到底能賣多少錢。我困惑的是,傳說了幾千年的家鄉杜康文化就這樣的被處理掉了。後邊的情形我不說大家也是可以想像的。就像昨天有人在我的一篇文字後面跟帖說,杜康溝還是那一條杜康溝,杜康廟還是那座杜康廟。杜康泉雖說已經快要枯竭,可是邊上的石碑還是那座石碑。還有杜康墓,如今看去真的就像老教授說的那樣,很傷心。

老教授也許是帶著希望去的。因為他和家鄉倉頡廟宇的的千年古柏做過交流。可是我能想像得到,當他走進杜康溝,看到杜康墓的時候,作為一生崇尚文化的老教授心裡怎麼可能平靜呢。如今的杜康墓我也常去,除了荒草一年又一年之外,留下的就是黃土地上沉沉的呻吟聲。我敬佩老教授對文化的入木三分的理解。我知道他為什麼會把杜康文化的振興用心和人品來表述。心我就不多說了,因為心在我們的文化中就是生命之魂。它所代表的就是生命的自我生命的本質。說到人品,我想老教授是在告訴我,酒有三品,既然說杜康離不開酒,我們就不能離開這三品。品說白了就是生命的質量。品說白了也就是這生命留給世界的一種真諦。

用生命和生命的質量來發展杜康文化,也許這就是老教授在看過家鄉杜康溝之後留下的最後的勸告。老教授要走了,我都沒有去送,我不敢去送,因為面對一位資深的文化學者,我不知道怎麼樣才能撫平家鄉杜康溝留給他心靈的哀怨。我的一位領導同僚也說,現在我們對杜康文化是進行搶救式保護。是的,真的到了搶救的時刻了。有時候我都在想,幾千年的杜康文化,幾千年的黃土地訴說,怎麼到了今天我們卻要用搶救的字眼來表達我們的心情呢?老教授來的時候已經說了,他寫了杜康,也寫了藥王孫思邈,這回他是來寫字祖倉頡的。意外的發現了這裡也有杜康文化,這裡的杜康文化底蘊因為厚重的黃土地,顯得更為的壯觀和波瀾誘人。

今天一天我都在思考老教授留給我的那幾句話,要用心和人品來深度的思考和整理杜康文化。是的,老教授儘管沒有說出口,但我心裡明白,他是再告訴我們,別把千古不息的杜康文化完全的融進到了一種社會的庸俗和功利之中。文化代表著一種精神,文化代表著生命的明晰程度,文化代表著一種屬於一個民族,也屬於家鄉存在至今的生命真諦。我不知道我的想法對不對,我是在想沒如果倉頡廟宇沒有那幾十棵千年的古柏,沒有那東漢時期廣武將軍碑,我們還拿什麼來頌揚祖先留給我們這文化的瑰寶呢?

就在昨天飯桌上,老教授對我說,我們現在所做的文化事業都是忙碌在了經濟社會和政治以及文化的關係之中。總是在處理一些關係,平衡一種社會的需求。而真正的文化卻被毫不留情的丟棄在了一旁,任由歷史的風風沖刷。不敢說如今有些傳統文化的經典已經千瘡百孔了,但是看著它們奄奄一息的模樣,受過文化滋養的生命難道就不心疼,就不反思?沒有文化底蘊的民族會是什麼?沒有文化的生命內涵又會是什麼呢?有著古老文化底蘊的家鄉為什麼到今天還不能騰飛呢?這大概就是現實和歷史的悖論,也是我們渴望文化振興的最真實的生命渴望了。

老教授臨走的時候特意吃了一回家鄉的羊肉泡饃,還很有情趣的在羊肉泡饃館門口給自己留了一張紀念。他對我說,要走了,但是還會再來的。因為這裡的文化都是屬於生命的文化。不來解讀會對不住這方神奇的黃土地。對不起用生命呵護杜康和倉頡的這方憨厚忠誠的人們……

我除了感動還是感動,因為文化帶給生命最後的力量就是感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四聖文學館 的精彩文章:

長篇情詩 復活

TAG:四聖文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