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子印與石人峰

天子印與石人峰

夕照十八排(黃貽輝攝)

隨著十八排高山風電場的竣工運營,興國縣掀起了一股前往山脊天路體驗的熱潮,然而人們對十八排一帶蘊含的豐富歷史文化,卻不甚了了,比如天子印和石人峰。

《興國縣地名志》里對山體的介紹提到了天子印:「天子印 在興國、萬安縣界上,東距瀲江鎮28.5公里。海拔725米,南北走向,植被松、杉、毛竹、灌木。據傳漢劉秀避難時,謂此山形如『帝印』,故名。」但1985年編的《興國縣誌》卻寫作:「天子嵊(添資嵊),位於茶園鄉匡坊村西北4公里處。」縣誌沒有寫山名的來歷,卻在末尾奇怪地引用了一句古縣誌的話:「清同治《興國縣誌》載:『添資嵊屬興國』」。我對地名志里的人文信息非常感興趣,為什麼說此山「形如帝印」?我們知道,古代帝印又叫「玉璽」,是一枚方形和氏璧雕刻而成的傳國玉璽,不但價值連城,而且引發無數英雄的爭競搶奪,烽煙不絕,生靈塗炭。2月26日我前往茶園十八排遠足,在匡坊村看見乾隆五十一年刊刻的路碑稱「此天子印也」,興奮不已。然而跋涉終日,累得我雙腿抽筋,卻並沒有見到狀如帝印的山峰。

石人峰遠眺興國縣城

回到家裡,我仔細研究史料和拍攝的圖片,反思了一下,天子印為什麼一定是山峰呢。古人命名的原因,或許是山上有一塊狀如帝印的巨石亦未可知。3月10日下午,逮到半日空閑,約黃貽輝一起,再請彭宗輝和熊江為嚮導,前往天子印和釣魚台考察。到達茶園,已經有一位旅遊達人黃麗華頭天已經進來守候了。彭宗輝還給我們請了家住釣魚台附近的三位村民黃信法、黃才成、林琴蘭為嚮導,準備了繩索、柴刀開路。

棋盤石(石人峰頭部)

我們登山前在黃才成家裡喝茶,黃信法跟我們介紹山上的棋盤石。為什麼叫棋盤石呢,因為四四方方,像一個圍棋的棋盤。這個棋盤石我上次考察時,遠遠望見了,只是隔澗相望,覺得是一塊面積不大的石頭而已。為什麼會起這樣一個文縐縐的名稱呢?黃信法又說其實當地人叫這塊石頭「仙人蹬飯包」。相傳仙人登山去釣魚台釣魚,用竹竿挑了一籮乾糧。為了挑東西平衡,撿來一塊石頭掛在竹竿的另一頭,所以叫仙人蹬飯包。仙人到了釣魚台,把石頭隨手擱在了懸崖上。為什麼又叫棋盤石呢,說過去常有村民看見兩個仙人坐在雲霧之上下棋,隔著一個棋盤,噼噼啪啪地爭車爭馬。

釣魚台古寺「衍慶山」

黃信法老人,今年64歲,是釣魚台寺的負責人,近年組織附近村民修通了上下古寺的公路,正在為古寺擴建膳廳、廚房、衛生間和安裝自來水。我問他仙人還有什麼顯靈的事迹。他說有,相傳在棋盤石下,住著一個白須飄飄的銀子鬼,銀子鬼養了一隻金雞子下金蛋,沒有錢花了就會向過往行人出售金雞蛋。後來有一個老表想發財,趁著天黑大霧,想把那隻金雞婆偷走,不料慌亂間一失足,跌落深澗。

我們從茶園村的龍上開車到大坳,開車到釣魚台寺附近的釣魚台下。由於在下的車動力不足,在陡坡上走不動了,只好棄車步行,沿峽谷走橫排,到達棋盤石下的小瀑布旁。抬頭仰望石人峰,彷彿是一位抱著孩子哺乳的母親,微微側著頭站起來,凝視遠方。順著她凝視的方向,正是高樓林立錯落有致的興國縣城。所謂的棋盤石,其實正是石人的頭部。

測量石人峰高度(紅框內像一個印章,內有字跡)

我們今天計劃是對石人峰進行考察,一邊清理現場遮擋視線的竹木,選擇角度拍攝,一邊由黃才成領著熊江、彭宗輝,沿著石人側身的一道石縫,探路攀登。他們到達石人的肩部後,垂下繩子丈量石人的高度,很快,他們大聲喊出了數據:「11.5米高!」石人的頭部象棋盤,他們也丈量了長和寬:正方形,長寬都是1.7米。

我們幾個人在小瀑布上拍攝石人峰時,我突然覺得石人的肋部好像有字,不知道人工刊刻的,還是天然石紋。字像是有四個,四方形排列,像是蓋著一個印章。可惜下面兩個字有點缺損,上面兩個字可以辨認,我認為是「乾坤」。「乾」下面有一個「邦」字大致也清楚,但「坤」下面的字我看不明白。看到石人上的字跡,我突然靈光一閃:天子印!乾坤者,天地也!天子擁有人間萬物,在這天地之間,蓋上了天子的印章,可就是天子印嗎?

本文作者在石人的頭部(棋盤石)留影

我放下相機,沿著他們開闢的石縫小道登上石人峰。站在石人肩膀上,我發現石人的頭部和肩膀之間是脫節的,果然是神仙把這個方形的巨石擱在一根高約10米的石柱之上。我掏出捲尺量了一下頭石的厚度,1.1米。我丈量頭石時,山風吹來,感覺這塊巨石在微微顫動,不敢上去,只好轉過身,倚著它讓朋友們給照了像。我心中充滿喜悅,因為終於找到傳說中神奇的天子印,這塊晶瑩剔透的傳國玉璽,果然被神仙藏在了我們興國的釣魚台上。神仙把印章放下之前,特意在石壁上蓋了一下,留下「乾坤邦口」的印跡。

十八排小瀑布

我在小瀑布上仰望石人頭時,發現是圓圓的女人頭,秀髮飄飄。當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發現真是一個正方形,平整的石面上,還散落了一些小石子。黃信法告訴我說,至今當地還有古縣誌里記載的習俗:想生兒子的婦女,都要揣一把石子,登到釣魚台上,朝石人頭拋石子,如果石子落在頭上不掉落,必能懷孕生個聰明的兒子,屢試不爽。

從石人峰肩膀曲折往上,有一條小路可以到達釣魚台。這是一個朝石人峰突出的懸崖,相傳仙人就是坐在這裡釣魚。這個懸崖往下是數十米深的山谷,流水淙淙。據說到了雨季,我們經過的小瀑布就會變成水聲隆隆的大瀑布。釣魚台沿古石階上行百米,到達釣魚台古寺,門額上刻著三個大字「衍慶山」。我問黃信法原因,他解釋說這裡古代叫釣魚台寺,清朝改成了「衍慶仙山」,文革破四舊,鏟掉了「仙」字,變成了「衍慶山」三個字,現在正準備恢復古寺名「釣魚台寺」。果然,在寺內的牆壁上,我看見了黃信法用紅紙寫的「釣魚台古廟」簡介:「釣魚台古廟,位於座北朝南之仙山,道教建廟,至今已有三百餘年歷史,皇門太保康天君、精忠報國之勇將,觀世音菩薩慈善解難,尊神顯靈,流傳興國、泰和各地。還有釣魚台、棋盤石、圈椅石的獨特景觀和故事。」

圈石椅

圈椅石又叫仙人椅,位於釣魚台寺西側幾十米遠的石徑旁,高約一米有餘,背崖臨澗,座北朝南,中間落窩,有靠背和扶手,可以兩人並坐。這塊方形巨石應該是地質運動時,從山頂滾落於此,可供登山者途中小憩。

「釣魚台」合影

夕陽西下,霞光滿天,晚風獵獵,笑語滿山。我們紛紛用自己的手機平台,向朋友們通報天子印和石人峰的重新發現。

感謝黃信法、黃才成、林琴蘭斬荊劈棘為此次探訪開路!

(照片為林琴蘭女士)

公 示

愛好興國文化與歷史的朋友,歡迎進入交流微信群,加小編微信聯繫。愛尚興國歷史文化研究院旨在研究、探訪、談論與交流興國的文化和歷史,領頭人為興國縣「國寶」專家胡玉春老師。胡老師為井岡山幹部學院特聘研究員,瑞金幹部學院特聘教授,贛州十大文化精英之一。胡老師極少外交,平日沉浸於各種文化研究與田野考察之中。純粹文化交流,進群者請不要發廣告!

???聯繫小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在興國 的精彩文章:

王思軾與王家祠

TAG:家在興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