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教養讓孩子活出精彩?

如何教養讓孩子活出精彩?

因為工作的關係,不少父母在和啟涵心理交流中會透露出各種擔憂與困惑: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像我小時候那樣乖巧懂事?為什麼我的父母當初幾乎放手不管,我都能順利長大成人,反而我在當父母后,對孩子各種付出後卻覺得有種挫敗感?為什麼現在的孩子心理這麼脆弱,總是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

我們總希望自己的孩子與眾不同,又希望孩子不要過分地被世俗的觀念所影響,怎樣才能讓孩子活出自己?

在很多家庭中,都會形成這樣一對矛盾:父母渴望孩子聽從自己的心愿,實現未能達到的理想,來證明父母的價值;而另一方面孩子不願丟失自己、放棄自己,不願承載父母的人生使命,因此發生各種矛盾和衝突。

現實中,很多父母在只有在孩子真正出現很多大問題後,才懊悔自己的所作所為,對孩子的要求暫時降低,只要孩子健康就好!還有一些父母在心理諮詢師的幫助下,孩子的問題得到一時的緩解之後,又重新將之前的要求強加在孩子身上!

啟涵心理(FDSP)提醒:問題本身不是問題,怎麼樣看待問題才是問題。如何給孩子一份輕鬆而自由的愛,讓他們盡情展現自我,活出自己的精彩呢?

1.不用一把尺子衡量孩子

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提出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每個人的智力都有獨特的表現方式,每一種智力都有多種表現方式,所以,我們很難找到一個適用於任何人的統一的評價標準來評價一個人的聰明和成功與否。每個人的智能組合不一樣,呈現的才華也不一樣,並沒有優劣之分。

因此父母要更新成才觀念,學業成績雖然重要,但並不是唯一的測量尺子,多元發展已經越來越重要,要讓孩子活出自己的精彩。

2.適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現在很多家長都會為孩子選擇課外興趣班,例如繪畫、圍棋、游泳等,從課程價值本身來說,這些是興趣班非常有益於孩子身心發展的。但是孩子個體差異大,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性格都會表現出不同的興趣傾向,如果與孩子相符合則促進發展,否則就是扼殺孩子發展力。

因此在選擇興趣班時,家長不要盲目跟風,要根據孩子的愛好與興趣來選擇,興趣培養注意個性化與科學化,興趣類別切忌雜亂多,相比浮光掠影的表面技能,內在的動力才是成功的源泉。

3.不轉嫁孩子父輩的理想

父母如果真的愛孩子,不管自己過去有多少理想、多少抱負沒有實現,都不要有意無意地嫁接在孩子身上。孩子是另一代人,他們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負,教會孩子成為她自己,學會為自己的人生選擇負責任才是真正的愛。

如果把孩子當成父母的道具,而把孩子的理想和目標消滅掉,孩子首先會活得很累,遇到問題更容易陷入絕望和迷茫,更容易發生逃跑或放棄的行為,造成生命過程中一個很大的損失和挫折。

4.理清家庭教育的方向

生而為人,離不開社會。很多父母面對社會上的教育趨勢總是身不由己,而沒有了獨立的理性去分辨是否適合孩子。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如果採取相同的方式去教養,如何保證孩子能成為他自己?

啟涵心理(FDSP)建議父母不妨理清一下家教的方向,培養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快樂、勇敢、孝順、有擔當、負責任、有信心、懂生活等等,按照必要性進行等級排列。明確大約的方向前提下,而不是鎖定既定的目標不放,這樣面對孩子的成長中表現的問題才有那份從容與淡定。

5.隨時檢視期待是否合理

父母親對孩子的期待是不必言說和書寫的。隨時隨地的讚美和責罵,或是父母親之間不經意的聊天,其實是不斷傳達著、強化著父母親對孩子的期待。

對於孩子有所期待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但是啟涵心理提醒父母需要要檢視自己對孩子的期待切不切實際,是否適合孩子的年齡,是否孩子之前已儲備足夠的技能。如果可以。父母親不妨先身體力行,讓孩子有效仿的對象。

另外,為人父母並不表示你有權力強迫孩子照著你的期待長大,但是陪伴他們長大卻是父母不可推卻的責任與義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兒童教育漫話 的精彩文章:

TAG:兒童教育漫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