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與庫爾斯克會戰,這兩場戰役哪場戰役意義重大?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與庫爾斯克會戰,這兩場戰役哪場戰役意義重大?

以往受「丘吉爾史觀」的影響,人們總覺得斯大林格勒之後彷彿就已經高枕無憂了,事實上全然不是如此。真正到了庫爾斯克及隨後的反擊戰回收烏克蘭,慈父同志恐怕晚上才能睡得著覺。

總結一下:

1.與多數人的印象不同,德軍在東線的力量並不是單調下降過程。事實上德軍步兵的數量質量先下降後上升再下降,在43年夏達到高點;裝甲部隊數量質量均一直在上升通道——43年夏德軍的質量優勢達到頂點。庫爾斯克戰役、下第聶伯河攻勢和第二次斯摩棱斯克戰役,蘇/德戰鬥傷亡比高達4-5:1。

2.庫爾斯克之前,德軍並非沒有失敗,但失敗原因更多是後勤崩潰(阿拉曼、莫斯科)或是陷入了纏鬥(十字軍行動、斯大林格勒),德軍的裝甲突擊本身是從來沒有失敗過的——甚至在第二次阿拉曼戰役中,非洲軍陷入兵力和坦克1:3劣勢、制空權喪失、後勤斷絕、信息單向透明(英軍超級機密破解了所有德軍往來密碼)的壓倒性不利局面下居然還是撕開了英軍防線,成功迂迴了英軍。如果不是隆美爾喪失了信心,甚至北非也未必會徹底失敗。

3.接2,你看德軍將領回憶錄會發現這些人特別「自我中心」,總想著「只要按我的辦法就能贏」、「希大大你為啥不聽我的」。這裡面除了一貫的甩鍋給死人的心態外,很重要的也是基於他們在庫爾斯克之前的經驗,即德軍的失敗只和德軍自己的失誤有關而和力量對比幾乎無關。

4.我並不是按「失敗會怎麼樣」,而是「勝利能怎麼樣」來劃分轉折點的。要論失敗的悲慘性,莫斯科戰役失敗後果會比斯大林格勒嚴重得多,而庫爾斯克勝利意味著蘇軍能發展戰果。更進一步的說蘇軍成形的戰術體系——縱深防禦和側翼反擊——變成了蘇軍克敵制勝,從第聶伯河打到奧得河的法寶。

-----------------------------------------------------------------------------------------------------

庫爾斯克是軍事上的轉折點,斯大林格勒是政治和心理上的轉折點。

這應該是整個二戰東線戰場最受誤解的問題之一了。

先說結論,代表德國觀點的黨衛軍軍官卡雷爾所著的《焦土》和英國研究東線戰史的大牛埃里克森都強調過庫爾斯克才是真正的轉折點。

所謂軍事上的「轉折點至少」意味著兩件事情:

1.攻守易勢,即所謂的「主動權」

2.力量平衡的打破

先談談斯大林格勒:

1.斯大林格勒之後顯然沒有「攻守易勢」,斯大林格勒之後緊接著就是哈爾科夫的慘敗。而43年夏季德軍更是發起了規模更大的庫爾斯克攻勢。

2.黑加鈦白提到了蘇軍圍殲了大量德軍,然後認為德軍在43年是「越打越弱」,這是不對的。43年夏季恰恰是整個戰爭期間德軍在東線實力的巔峰。可以看到2月2日戰敗後到庫爾斯克德國實力迅速恢復。為什麼蘇軍圍殲了大量德軍,德軍實力反而在43年夏季達到巔峰呢?首先,保盧斯的犧牲不是無代價的——蘇軍圍殲六集的三個方面軍歷時兩個月,傷亡接近五十萬;而同期中線規模更大的,旨在圍殲莫德爾九集的「火星行動」則完全失敗。這就意味著蘇軍實際上無法利用斯大林格勒的成就進一步發展勝利,瓦圖京突入哈爾科夫時已經是疲憊之師,無力反攻。而德國在43年初將經濟轉入戰時體制,補充能力迅速提高。所以到43年夏季,東線態勢又回到了一年前藍色行動之前的起點。

更重要的是,從戰術上看蘇軍在斯大林格勒前後的表現也問題頗多。勞師遠征的六集在補充不如人的情況下仍然有條不紊的肅清了城內蘇軍,到十月底實際上基本攻佔了全城。曼施坦因馳援保盧斯的48裝甲軍在蘇軍雙層包圍圈下居然一直突到了斯大林格勒30英里的地方。最後的勝利與其歸功於戰術,不如歸功於蘇軍絕對的力量優勢、德軍的失誤和天氣條件。而第三次哈爾科夫之戰更是一年前同一地點敗局的重演,說明蘇軍仍然很難抵擋德軍的裝甲鉗擊。

3.儘管如此,斯大林格勒在政治上和心理上仍然影響巨大。

首先要意識到斯大林格勒之前橫掃萬里,縱橫無敵的德軍在各國輿論中是字面意義上的「無敵之師」——儘管有莫斯科和阿拉曼的失敗,但畢竟德軍只是撤退,沒有受到殲滅性打擊。而保盧斯整整二十五萬大軍在斯大林格勒被全殲,排成長隊的德國戰俘在雪地里排隊行軍的畫面被製成影片播放到全世界,心理衝擊是極其巨大的。

之前斯大林格勒在德國宣傳中給炒成了「勝利的標誌」、「布爾什維克的象徵」,英美媒體也連篇累牘的宣傳斯大林格勒是「東方凡爾登」,讓斯大林格勒成為了局勢矚目之戰,導致戰敗後臉打起來也就分外狠。保盧斯覆滅後德國舉國哀悼四天,開始將經濟轉入戰時體制。此後第三帝國黨宣部門也不再提納粹的帝國理想,而是代之以對紅色恐怖的宣傳。老本賠光了的德國僕從國更是打起了退堂鼓,墨索里尼就兩次建議希特勒同斯大林媾和

西方在此之前僅認為蘇聯只能拖住德軍,沒想到蘇軍能打出如此勝利,於是蘇聯的國際地位迅速提高,保守的倫敦更是召開了慶祝紅軍成立二十五年的大會——羅斯福在1月的卡薩布蘭卡會議上高呼要德國「無條件投降」,丘吉爾面對波蘭告發蘇聯卡廷事件乾脆無視,「套牢」蘇聯的用心十分明顯。

而庫爾斯克則完全不同

1.蘇軍在庫爾斯克扛住了德軍進攻之後再也沒讓德軍發起像樣的攻勢(冬季春醒屬於垂死掙扎),基本從奧廖爾開始一路連續一年節節挺進收復了整個烏克蘭。

2. 德軍在庫爾斯克之後的近里一年兵力數量幾乎直線下跌,力量迅速損耗。

事實上,庫爾斯克的交換比是相當難看的——蘇軍在庫爾斯克防禦階段傷亡近18萬,加上其後的「魯緬采夫」和「庫圖佐夫」行動傷亡86.6萬;德軍在庫爾斯克攻勢階段傷亡不到5萬,而總傷亡也不過30萬。那這個轉折點的意義體現在哪裡?

首先是德軍裝甲力量和「精兵」的巨大損耗。東線德軍戰車總數也不過3600輛左右,而庫爾斯克一戰,僅僅攻勢階段損失竟然高達1600多輛——由於德軍坦克巨大的質量優勢(43年夏蘇軍幾乎沒有有效火力對抗虎、豹正面),所以裡面大多數只是暫時損壞,然而這個「暫時」為蘇軍提供了窗口時間連續進攻,摧毀了德軍防禦的可能。另一方面,德軍傷亡雖然少得多,但德軍編製中部隊的「戰鬥力量」是非常有限的,而行政、後勤人員眾多(30萬人的霍特集團軍戰鬥力量不過7萬多)

最重要的是,庫爾斯克標誌著蘇軍大縱深防禦戰術體系的成形,這剝奪了德軍縱橫歐洲的最關鍵資本——無敵的裝甲鉗擊。

以往面對在野戰中德軍的裝甲攻勢近乎是無敵的存在,基本只在5-7天之內就可以撕開蘇軍防線圍殲之。而在庫爾斯克之戰,儘管德軍集中了有史以來最精銳的裝甲力量(3000輛質量絕對優勢的戰車)發起了標準的鉗形攻勢,但北線的莫德爾只突進了9-12公里,甚至自己差點被圍殲。而南線的曼不群一再變更進攻矛頭,卻也遠沒有打垮蘇軍。進一步的是,從此役開始,德軍每次裝甲攻勢(北頓涅茨、米烏斯河攻勢,日托米爾反擊,冬季春醒)都成就非常有限,而蘇軍則可以憑藉優勢力量多路出擊,打爆德軍側翼,於是德軍只能節節敗退。

3.剛才提到斯大林格勒是政治上和心理上的轉折點,但也不盡然。

43年1月的卡薩布蘭卡會議急不可耐的羅斯福已經在高呼「unconditional surrender」了,但斯大林並沒有回應,甚至43年6月蘇聯通過斯德哥爾摩公使館向德國提出了單方面媾和的請求——蘇聯是真打不下去了。這一時期蘇軍的部隊編製中已經出現了大量四五十歲的老人和十六七歲的青少年,讓德軍將領產生了蘇聯人力已經枯竭的印象。在8月份,斯大林正式下達了讓囚犯從軍的命令。

但庫爾斯克之後蘇軍進一步反擊,與9月收回了左岸烏克蘭——感謝曼施坦因同志偉大的「彈性防禦戰略」,蘇聯的人力物力損失得以恢復。於是在10月的莫斯科外長會議上,斯大林正式接受了要求德國無條件投降的倡議。

最後,一直在催促德軍發動庫爾斯克攻勢,還在回憶錄中胡說八道給自己洗白的曼施坦因曼不群這個大(友善度),才是東線敗戰的直接責任人。

------------------------------------------------------------------------------------------------------------------------

很多人太糾結於德軍損失的保盧斯六集以及一票僕從軍(僕從軍裝備戰鬥力戰鬥意志和德軍相去甚遠),但受到保盧斯覆滅刺激的希特勒將德國經濟轉入戰時軌道。保盧斯的22個師當然至關重要,但德國當年的迅速恢復很大程度上彌補了這一損失。

另外太平洋戰場上有同樣的誤解,很多人喜歡盯著中途島完蛋的四艘航母,但實際上日軍飛行員大都安全轉移,日本海軍仍然保持著對美軍的優勢,真正的轉折點恐怕還是瓜島會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風佳境 的精彩文章:

TAG:南風佳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