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觀天象知時序辨方位

觀天象知時序辨方位

在沒有鐘錶和指南針的古代,人們是就是靠天象來定方位、季節和時間的。主要有以下方法:

1、北斗定季節法

夜空最明顯的是北斗七星,它即可以定方位,也可以知季節。戰國時楚國隱士鶡冠子指出:「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說的就是以北斗星斗柄的不同指向來判斷四季。還有一些其它星宿的變化也可以知時節,如古代《詩經?豳風?七月》中有「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的詩句,意思是說:當在七月份的黃昏看到大火星(心宿二)在西南方落下時,就要準備冬裝了。

2、太陽定方位法

我們可以根據每天太陽出沒方位來推斷月份和24山方位: 「正九出乙入庚方,二八出兔入雞場,三七出甲入辛地,四六生寅入戍方,五月生艮屬乾上,仲冬出巽入坤方,唯有十與十二月,出辰入申細推詳」。即是太陽每日出沒方位,正月九月出乙入庚,二月八月出卯入酉,三月七月出甲入辛,四月六月出寅入戍,五月出艮入乾,十一月出巽入坤,十與十二月出辰入申。不過,太陽根據節氣不同,同一時辰所在宮位也會有些區別,須酌情識之。例如現在馬上進入春分節氣,辰時在震宮,巳時中在巽宮,午時中在離宮,申時中在坤宮,酉時在兌宮。

3、月亮定日期法

月亮出沒方位可推知農曆的日子:「三辰五巳八午升,初十齣末十三申,十五酉時十八戍,二十亥上記其辰,二十三日子時出,二十六日丑時行,二十八日寅時出,三十加末卯上輪」。

4、定寅時法

正九五更二點徹,二八五更四點歇,三七平光是寅時,四六日出寅無別,五月日高三丈地,十月十二四更二,仲冬纔到四更初,便是寅時君須記。

此外,古人還發現身邊動物對時辰有天然的表現功能,如根據貓科動物的瞳孔變化,總結出《貓眼定時歌》:子、午、卯、酉一條線,寅、申、巳、亥圓如鏡,辰、戊、丑、未棗核形。

這些規律,有助於人們不依賴指南針和時鐘也能辨別基本方位和時辰,為地師必須具備的知識。須指出的是,上述干支是日晷儀上的,也是羅盤上的方位。根據在外成像在地成形的規律,地理巒頭學中,一些龍的行度特徵、結穴方位和富貴等級,甚至旺衰時間規律,也與天象有著特殊關聯,此處不表。

[參考文獻]:民間流傳古代書籍

《詩經?豳風?七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開運堂風水 的精彩文章:

論風水定勢之誤區

TAG:開運堂風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