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節問題不可小視,她都沒有想到的調理效果!

關節問題不可小視,她都沒有想到的調理效果!

關注「艾成長」公眾號,聽艾媽媽講醫案故事

導語:

風濕是指風、寒、濕三種病邪結合侵犯人體所導致的病症。常常表現為頭痛、發熱、身體沉重、微汗、惡風、身重、小便不利、骨節酸痛、關節不能屈伸等。發病多較隱蔽而緩慢,病程較長。

《本草從新》中記載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暖子宮……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

艾灸是風、寒、濕等邪氣的剋星!

艾灸調理風濕、濕寒等疾病效果很好,下面分享一則近期來店調理的風濕性關節炎的案例。

袁老師,女,47歲,2018年2月25日,經朋友介紹來店裡調理。自述第二和第四手指關節疼痛,夜裡腫脹、腰腹涼、腰酸,平時容易擔心、焦慮,身體怕冷,目前最主要是風濕性關節炎的困擾。因為關節炎已經影響正常的生活,中指和無名指僵硬疼痛,用筷子吃飯都比較困難,夾菜的時間長了就有些拿不住筷子。另外袁老師洗東西都沒有辦法正常用力,不能擰乾,平時做一些簡單的家務感覺力不從心,時間稍長一點手關節就疼痛。遇到陰天下雨的天氣,半夜裡手會脹痛,散步時手下垂的時間長一點也會腫脹疼痛。

面診時觀察到袁老師面色萎黃,略顯浮腫,舌苔白膩,舌尖紅,精神狀態特別差。

診斷為:體內風寒濕較重,心脾腎陽虛

調理過程:

第一次艾灸調理,艾灸身體背部穴位時全身較放鬆,安然熟睡,呼吸深長。

灸到手時,她感覺到艾灸火力緩慢滲透到了手臂上面,暖暖的有一股熱在沿著經絡走,整個手臂感到酥麻舒適,而手指指縫從里往外有涼風在吹的感覺。

2月27日第二次來店調理,袁老師告訴我們上次調理後,感覺手指靈活許多,夾菜時也不那麼感覺累了,不那麼僵硬麻木了。我們看到腫脹也基本消除了。她說:「我都沒有想到調理效果這麼明顯!」

3月4日第三次來店調理時,袁老師的癥狀加重了——手腫明顯,食指和中指皮膚腫的透亮!袁老師說,因為沒有忍住嘴,吃了很多海鮮,還喝了很多啤酒,導致手上癥狀急劇加重,憋脹難受,手都握不頭住拳,吃飯已經用不成筷子,只能用叉子吃飯。

灸師跟袁老師叮囑:「一切風濕性疾病,都要忌食海鮮喝啤酒,這兩樣濕寒特別重,吃了之後會加重風濕的發做現象,讓身體更難受,還會增加調理難度,延遲調理的進度。」

袁老師表示,以後會忌口,但自己是南方人,吃海鮮是習慣,好了以後還會吃。

3月11日第四次來店調理,袁老師面色較之前紅潤有光澤了一些,自己也覺得有力氣了,精神很好,手上已經消腫,手指活動靈活,吃飯、做家務已經恢復正常,這一次施灸時手部還是有輕微的風、涼感。灸後囑繼續堅持保健灸和忌口。

艾媽媽

點評

袁老師的風濕性關節炎不算很嚴重,所以讓她忌口,她自己感覺很難做到,但好在她現在遇到了艾灸,經過這幾次的調理,也建立了自愈的信心。

以前來找我們調理多數都是非常嚴重的風濕關節炎客人,他們大多都已經受了很多疾病帶來的疼痛和麻煩,求醫問葯很多年,試過無數的方法,熱敷、吃藥、蜜蜂蟄、葯浴、針刺等等,但很多都是效果不明顯,所以他們剛到我們這兒對治癒也沒有很多的信心,只想緩解關節處的疼痛和活動不靈便。但是我們運用中醫的整體觀,幫他們進行臟腑調理和局部患處溫通經絡的調養,最終都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

中醫認為人體是一個大的系統工程,雖然是關節處表現出來的病症,往往反應的卻是身體長期正氣不足,臟腑長期有病邪。《黃帝內經》上說:「正氣不足,邪必湊之」,「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所以艾灸溫補陽氣、溫通經絡、驅寒除濕,對這種虛弱、虛損性的病會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

祝願這類病人能早日遇見艾灸,享受這種輕鬆、舒適的治癒。

第一組調理穴位(2次)

肺俞、腎俞、中脘、氣海、右尺澤、右陽池

第二組調理穴位(2次)

厥陰俞、小腸俞、中脘、肚臍、右阿是穴

喜歡請轉發,讓更多朋友看見,傳播艾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媽媽艾成長 的精彩文章:

TAG:艾媽媽艾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