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怎樣理解杜預關於楚國與隨國關係的論述?

怎樣理解杜預關於楚國與隨國關係的論述?

樊友剛先生在《難解的隨縣之謎》一文中引述了一段杜預關於楚國與隨國關係的批註,即「隨世服於楚,不通中國,吳之入楚,昭王奔隨,隨人免之,楚卒復國,楚人懷之,使列於諸侯,故得見經。」據此,樊先生認為隨國是楚國(王)命名的。

杜預是西晉初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左傳》的研究者,著有《春秋左氏經傳集解》及《春秋釋例》等。他的青少年時代全在書房裡度過,手無縛雞之力,連馬都不會騎,但他人生的輝煌卻展現在千里疆場上,為結束三國分立、統一中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先在滅蜀戰爭中初露鋒芒,繼而成為了平吳戰爭的主帥,取荊州、下宜昌、破南京、平兩廣,一路橫掃,長驅直入。也許跟春秋時期的兼并戰爭有某些共同點吧,這位英勇善戰的驍將卻對《左傳》愛不釋手,甚至達到了痴迷的程度,成為王陽明之前同時進入文廟和武廟的唯一偶像。他對《左傳》的理解應達到了非常高境界。

杜預還曾駐守襄陽一年多,離古代的隨國特別近,平定吳國的首戰,他率部攻下了古楚國的首都江陵,佔領了楚國當年的「自留地」江漢平原,然後躍馬長江,馳騁江南。這些特殊經歷對他研究楚國與隨國的關係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也特別尊重杜預關於楚國與隨國關係的研究成果,對這段重要批註也非常上心。

本人初讀這段文字,也有「楚國分封了隨國」的感覺。大致是這樣理解的:「隨國一直屈服於楚國,與中原國家沒什麼交往」,後來因為發生了「楚昭王奔隨」事件,楚國出於感恩,「才讓隨國列於諸侯國中,隨國因此才見諸史書」。

既然杜預都這樣認為,我們還有必要懷疑嗎?想都沒敢想。然而,作為一個隨州人,總得知道「隨」從哪兒來吧,所以,對「曾隨之謎」就有著天然的興趣,同時也知道要揭開謎底也絕非易事,只有結合當前的考古資料認真研讀先秦歷史,努力對周朝時期的社會生態有足夠的認識,對與之相關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有充分的了解。別無他法。

翻了幾年古書後,首先否定了「楚國分封了隨國」的想法,因為「分封」是天子的專利,楚人曾自稱為「王」,但從未稱天子;其次,否定了「隨國一直附屬於楚國」的想法,近些年隨州附近的考古發現,首任隨(曾)侯就是輔助周文王一起打天下的小夥伴南宮适,充分證明隨國比楚國建國早,級別又高很多,隨國沒有理由屈服於楚國,起碼西周之前是這樣的;再次,再看看楚國自身的發展之路,春秋中後期才牛起來,而隨國早就見於史書了,跟楚國沒有任何關係。因此,強烈感覺到應該重新解讀杜預的這段批註。

本人以為,造成誤解的是兩個關鍵詞,即「世服於」和「使列於」。前者有「一直俯首稱臣」之意,後者也確有聽天由命的「無奈」之意。歷史事實是這樣嗎?肯定不是。

先來探討第一句中的「世服於」。「世」有世世代代的意思,好像是說隨國一直屈服於楚國,但實際情況肯定不是,起碼西周時期的256年可以排除;這裡的「服」也不能簡單理解為「順從、屈服」,應該理解為「良好的雙邊關係」。理由有三。

首先,如果「曾隨一家」成立,那麼,隨國建國至少在周武王時期,而楚國的建國是在周成王后期,晚了幾十年,而且等級也低得多,所以,在西周時期,楚國應該處於比較被動的發展階段,隨國在周天子那兒反而有更多的話語權。在此(「禮崩樂壞」的春秋)之前,大家都無條件服從周天子(周公)所訂的規矩,高居侯爵的隨國有吃有喝過得好好的,不可能會低聲下氣地看子爵楚國的臉色,楚國也不可能僭越禮數對隨國發號施令。

現代人可能沒此類生活體驗,有必要讀一段史書,司馬遷在《史記·楚世家》中記載了楚人領袖熊繹起家建國的故事。「當成王之時,舉文、武勤勞之後嗣,而封熊繹於楚蠻,封以子男之田,姓羋氏,居丹陽。」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在商末周初,楚先人(祝融的後裔)從北方遷徙至荊蠻之地的「丹陽」,以「子男」的級別建國。

綜合其它歷史資料來看,楚人的祖先是祝融的後代,在夏商時代一直享受「政府優待」——也就是吃喝拉撒政府保障。到了商末周初,楚人跟著周文王一起反對商紂王,為了獎勵楚人在關鍵時刻的積極表現,周成王允許他們從中原的「干休所」遷到南蠻之地(湖北江陵)獨立建國,由「政府優待」改為「自食其力」,最初稱作荊國,隨即改為楚國。

簡單地說,楚人建國於周成王時代,其待遇是「子男之田」。根據《周禮》記載,侯爵國的國土面積是400里,而子爵國的國土面積是200里,男爵國的國土面積是100里,但有資料顯示楚國建國之初的國土面積只有50里,先不管它為什麼,只是想提醒一下,這個時期的「楚子」見到「隨侯」絕對應該主動叫「爺爺」,否則就會以「破壞(周天子的)盟約」的罪名而被天下共討之。大家用腳趾頭想想,此時的隨國可能「順從、屈服」於楚國嗎?中國歷史上這段高度法制的時代共經歷了256年,直到周平王東遷(公元前770年)才告一段落。

其次,從隨州地盤上近幾年出土的春秋時期文物上的文字記載來看,「隨(曾)侯」所娶的正妃(與侯同墓穴)多為羋姓的楚國公主,這足以證明楚國一直在討好隨國,把聯姻作為一種政治籌碼。為什麼?隨國是離楚國最近的高爵位國,相當於周天子在西南方的「行政副中心」,隨侯在周天子面前隨時都有話語權,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外交上,楚國與隨國交好,對於自身的生存與發展至關重要。

從《季梁諫追楚師》中的那段文字來推敲,楚子(楚武王)在隨國大門口耀武揚威,為什麼不敢主動進攻而要引誘隨侯先動手?因為根據周天子的《盟約》,楚子若以下犯上,就會有「天下共討之」的風險,此時還是春秋早期,「禮崩樂壞」的程度還不夠嚴重,楚子多少還有所顧忌,再加上隨國的軍事實力也不容小覷,因此,隨侯聽進了季梁的建議,以不變應萬變,楚國最終不戰而退。

《左傳》中雖然沒有明確記載,但通過其他史料可以判定,楚子這次來耀武揚威的目的,不是真想打仗,而是想要隨侯往周天子那兒捎句話,把楚國的爵位提一提,不說仿照鄭國提至公爵,起碼也要給個侯爵噹噹吧。隨侯應該是答應了楚子的請求,所以,楚子就帶著隊伍回去了。遺憾的是此事兩年後仍然沒辦成,楚子一怒之下就自封為楚王了,這個過程正好證明了隨國就是周朝西南方「行政副中心」的角色。

跟據近年來的考古發現和《隨州志·大事記》的記載,周文王當初派自己的鐵杆心腹、本姓大將軍南宮适來南蠻邊境建隨國,不僅僅是讓他來這兒找飯吃的,也有周朝天下全局戰略安全的考量,監視南蠻便是最重要的戰略任務,後來,楚國也來到了南蠻邊境,周天子給了楚人很小的地盤,卻給了可以與南蠻人搶食的優惠政策,本義可能是「讓你自己去斗」吧,沒想到楚人在與南蠻人的鬥爭中漸漸強大起來,所以,隨國必須搞定楚國才能搞定南蠻,而中原各國都是按照《盟約》行事,有周天子打理就可以了,這或許是隨國在春秋後期和戰國時代「世服於楚」,「不通中國」最根本原因。

再次,「楚昭王奔隨」和「楚惠王贈鍾」的舉動都直接證明了楚國與隨國良好的關係,如果說「贈鍾」是出於感恩,那麼「奔隨」應該是主動上門的——「躲難首選朋友家」,如果楚國曾經對隨國做了虧心事,國破家亡之時去找「仇人」救命,那不是找死嗎?

就憑這幾點,即使杜預自己認為「世服於楚」就是「一直屈服於楚」,我們也不能這樣去理解,起碼時間點應當延遲至「曾侯乙」去世(公元前433年)之後,此前兩國關係相當不錯。

「使列於」一詞中確實暗含了「楚國可以分分鐘滅掉隨國」的意思,但這個時間點應推後到戰國中後期了。至少到曾侯乙時期是這樣,甚至可以說在左丘明去世的公元前422年是這樣。

大規模的兼并戰爭開始後,大家基本上不拿周天子「當幹部」了,想打誰就打誰,楚國四面出擊,《左傳》記載:「楚之滅蔡也,靈王遷許、胡、沈、道、房、申於荊焉」。杜預批註時寫道:「皆故諸侯,楚滅以為邑」。

從這個記載中可以發現,楚國在那段時間確實滅了很多諸侯國,其套路基本上是將原始居民全部遷到江漢平原,然後,改國為邑。可是,楚國始終沒有滅隨國,一直讓隨國保留著諸侯國的名義,其中肯定有楚國「手下留情」的原因,但不管怎麼說,隨國一直存在至戰國末年卻是史實,直到秦統一中國才被設隨縣。有人猜測可能是戰國末期楚滅了隨,但沒有任何記錄來證明。依我之見,楚要是想滅隨早就滅了,最後自身都難保了,還會惦記著先滅隨、再讓秦國來滅自己嗎?

退一萬步講,如果樊先生的假設可以成立,楚國曾經滅過曾國,其套路要麼是新設曾邑,要麼是恢復曾國,而不是重新分封其為隨國,因為「楚王」非常清楚,分封是周天子的專利,即使他想這樣玩一把過個癮,也沒人認這個賬,更不會被魯國的史官左丘明記入歷史。

綜合以上分析,本人試將杜預關於楚國與隨國關係的批註翻譯如下:

隨國一直跟楚國交好,與中原國家的聯繫不太密切。(公元前506年)吳軍攻入楚國首都,楚昭王逃亡到隨國,不僅幸免於難,最終還恢復建國,歷代楚王非常感激隨侯,所以,(在戰國時期大規模兼并戰爭中,楚國始終沒滅隨國)讓它以侯國的身份存在,因此,(隨國)才能見於史書典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帥出馬 的精彩文章:

隨國是楚國分封的嗎?這個想法有點萌

TAG:老帥出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