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聽到的抑鬱症

我聽到的抑鬱症

美國插畫師 Leonardo Santamaria 繪畫作品

2018年 3月23日

第一次聽到抑鬱症 2003年4月1日

並不了解 只是單純從cctv8一檔節目中看到關於 哥哥 自殺的新聞

2011年 大學一位延畢的學長自殺

深夜六人講是非 談起抑鬱症

關於抑鬱症 我的知識來源於 媒體報道 小道資訊

真正接觸抑鬱症患者 是在工作之後

1.

2015年 採訪邱阿姨(化名)

正聊著她如何幫助白血病媽媽走出困境時

卻被她的一對母女朋友打斷

這位朋友的女兒因為投資失敗 每天被高利貸上門追債

丈夫不願一起承擔希望離婚 她每天被各種小三 小四威脅逼迫

母女兩來找她 是希望得到她的專業建議

(涉及個人隱私 不想講 邱阿姨的職業)

我卻無意聽

其實那時 邱阿姨自己的生活比這對母女更不堪

投資失敗 丈夫癌症 百萬欠款……

現在回憶起來

那時 她自己已經焦頭爛額了 卻還在那裡給別人寬心安慰

為什麼總提醒別人 卻一再忽略自己的情緒問題……

2016年 得知邱阿姨已經離世

因為嚴重的抑鬱症 她選擇提前離開

沒有如果的如果 誰都沒有僥倖

2.

2017年3月 新疆母親尋找兒子

他 32歲 大學畢業後就職於一所當地公立學校

在母親眼裡 兒子很優秀 只是性格內向不喜歡講話

當被確診為抑鬱症後 陷入僵持

對於電話那頭的哭訴 不知道該如何安慰

只能第一時間 發布尋人消息 希望儘快找到

對於媒體而言

每一天都有新的事件發生 做不到如家人一般的長時間關注

消息發布後 石沉大海 依然音訊全無

一個月後 再次接到這位新疆母親的電話

她哭著說 「找到了 但是走了 我也要回去了 謝謝……」

聽完不到60秒的通話 詞堵語塞 完全不知道自己的手該放在哪裡

好像此刻突然明白 沒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至少還有期待的道理

對於抑鬱症患者的家人 也承受著與其相同的痛苦

3.

2018年3月 24歲的兒子失聯一個多月 父親四處尋找

父親說 懷疑兒子患有抑鬱症

上大學時 當兒子想休學 不喜歡學校氛圍 不喜歡專業課程……

為了長遠未來 父親斷然拒絕

從那時起 父子兩的情感逐日撕裂

半年前 辭職 背井離鄉 不接電話 不拿錢 完全失聯……

第二天 通過派出所民警幫助 父親慶幸地找到了兒子

當天 我與父親通話50多分鐘

我知道他事後不會接受採訪 但耐心聽完了講述

他只是想找個人 聊一聊 喘口氣

他說 有機會了和我們講講 感覺幾個月的經歷可以寫本書

最終採訪被拒絕了

他和妻子搭乘當天最早的航班

帶著孩子去北京治療……

完全能理解作為父親的無奈與顧慮 沒有強求 只是祝福一切安好

近年來,不斷曝出明星、名人抑鬱症自殺事件,使其抑鬱症問題備受關注。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約有4.4%的人口受到抑鬱症的困擾。根據《2017年中國網民抑鬱症調研報告》顯示,僅有5%的人會尋求專業機構或者個人的幫助。其餘95%的人則會採取獨立默默忍受或者找親人和朋友傾訴。另外,抑鬱症患者得到系統治療的只佔總人數的10%左右,大部分的抑鬱症患者都沒有得到系統的治療。

我想先講一下抑鬱情緒

大多數人,某段時間心情差,做事兒沒精打采,對什麼事都提不起興趣,這是「抑鬱情緒」。其實每個人都會有,難過、悲傷、沮喪等等不開心,都是抑鬱情緒的一種。

臨床心理諮詢師江洪濤:「在畢業、找工作等一些節點時,心理學中都稱為壓力性事件,每一位個體都會出現心理變化。如果你發現自己和以前有不同,eg以前會特別愛吃愛喝,愛玩遊戲,突然半個月過去了,自己做什麼都提不起精神,這時,你需要自我調整一下,如果你可以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並且願意主動去自我調整,這就是好的。」

他說,是不是患有抑鬱症,醫學上有相應的標準,並非憑藉自我認知。無論是抑鬱還是焦慮,如果已經影響到你的正常生活,不要硬抗,一定要找一下專業心理諮詢師幫助。

關於抑鬱症知識量有限 沒辦法太深入的去講

簡單羅列了幾個小問題

與心理諮詢師劉全福探討了一下

如果患有抑鬱症,家人該怎麼辦?

劉全福:在我國,20多歲的成年人,其實還沒有真正的成熟與脫離父母。對於年輕抑鬱症患者諮詢前,基本上會先和父母聊,因為一個孩子的心理狀態,其實和家庭是密不可分,孩子出現問題都與家庭有關。這個點,其實也是我覺得有必要讓每一個父母去意識到的問題。出現一些狀況的時,父母一定要與孩子一起去做調整,一起去面對問題。

關注孩子的情緒,家長需要做什麼?

劉全福:我們與大多數父母談過以後,成年孩子出現問題基本上都會在高中階段,甚至於初中、小學階段。eg 孩子可能在小學或者初中轉學,轉學之後很不適應,可是家長只在乎孩子學習退步了,不乖,不聽話。輕則批評教育,重則打罵。當我們現在反過頭來看,有可能是孩子的適應問題。

如果從心理成長的角度來說,一些節點是一個人成長的關鍵期。孩子的成長需要通過一些問題,豐富自己的情感,豐富自己適應社會的能力,以及適應生活的能力,如果得到好的引導,他就等於越來越更成熟了,如果沒有得到好的引導,可能會朝另一個方向發展,就會出現不自信,自我否定,進而向抑鬱的方向發展。如果早發現孩子情緒上的問題,家長應該進行正確引導。

為什麼在父母眼裡優秀的孩子,卻越容易出現抑鬱症?

劉全福:接觸案例中,現出很嚴重癥狀的孩子,常常是大家眼裡看著優秀的孩子。現在社會、學校與家長眼中,學習好就是一種優秀。很多孩子從小就在上各種培訓班,並且獲得鋼琴十級之類的榮譽,在別人眼裡這些孩子很優秀,但這是大家眼中的優秀。

等他到了青春期、到了大學、乃至大學畢業之後,他越來越覺得自己好像找不到自己,他不知道他自己是誰,也不知道這個優秀的人是誰?便成了「空心人」……

您認為健康的心理是什麼?

劉全福:如果從我的角度並且淺顯一點來說,健康的心理是一種感知世界,感知他人和感知自己的能力。如果一個人他能夠對這個世界、對他人、對自己都有所感受,並且能給予適當的回應,那麼他就可以舒適的生活,相應他也可以讓別人舒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抑鬱 的精彩文章:

一個人在國外求學,該怎麼和抑鬱症戰鬥?
患上重度抑鬱症的Gay該怎麼辦?

TAG:抑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