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歷史上的七副國寶級古琴畫作

歷史上的七副國寶級古琴畫作

陽關三疊

 聽玄—郭關古琴專輯

郭關 

00:00/05:47

歷代傳統山水畫中,表現高士與古琴的圖像眾多,畫家將最能代表文人心境的道器引入圖中,能夠產生審美意象的最大化。

古琴被廣泛用作寄託人文情思的「道具」,視為立意造境的要素之一,既體現主體構思的傾向性,又發散獨特的表意空間,成為傳統山水畫中凝固的一個文化符號。

今日和善君就邀您一起欣賞幾幅國寶級的古琴畫作。

「斫琴圖」

東晉 顧愷之

說明:宋人摹本 絹本設色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縱29.4厘米 橫130厘米

《斫琴圖》描繪古代文人學士正在製作音色優美、頗具魅力的古琴的場景。畫中有14人,或斷板、或制弦、或試琴、或旁觀指揮,還有幾位侍者(或學徒)執扇或捧場。因畫中表現的多是文人,所以都長眉修目、面容方整、表情肅穆、氣宇軒昂、風度文雅。人物衣紋的線條細勁挺秀,頗具藝術表現力。

此畫與顧愷之的其他作品一樣,畫面中如春蠶吐絲般的線條既能傳神地勾勒出人物的形象特徵,也能恰到好處地把握人物的內在性情。

「聽琴圖」

北宋 趙佶

說明:立軸 絹本設色 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縱147.2厘米 橫51.3厘米

宋徽宗趙佶,是北宋末期提倡寫生花鳥的畫家,而於人物、山水也是無所不能。他所流傳下來的作品,根據歷來的記錄,並不太多,尤以山水為最少。他的人物畫,現在所能見到的,除了《搗練圖》和《虢國夫人游春圖》都說明是摹唐張萱的畫筆外,還有《文會圖》和《聽琴圖》。

畫中主人公,居中危坐石墩上,黃冠緇服作道士打扮。他微微低著頭,雙手置琴上,輕輕地撥弄著琴弦。聽者三人,右一人紗帽紅袍,俯首側坐,一手反支石墩,一手持扇按膝,那神氣就像完全陶醉在這動人的曲調之中;左一人紗帽綠袍,拱手端坐,抬頭仰望,似視非視,那狀態正是被這美妙的琴聲挑動神思,在那裡悠悠遐想;在他旁邊,站立著一個蓬頭童子,雙手交叉抱胸,遠遠地注視著主人公,正在用心細聽,但心情卻比較單純。三個聽眾,三種不同的神態,都刻畫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伯牙鼓琴圖」

元 王振鵬

說明:絹本 墨筆 現藏故宮博物院

縱31.4厘米 橫92厘米

王振鵬,字朋梅,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官至漕運千戶。工墨筆界畫,筆法工緻細密,自成一體。亦擅人物。元仁宗賞識他,賜號弧雲處士。生卒年不詳,約活動於元仁宗朝。此卷描繪伯牙為知音者鍾子期彈琴的故事。相傳伯牙生於春秋時代,擅彈琴,與鍾子期為友。

《荀子·勸學篇》有「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的記載。流傳至今的古琴曲「水仙操」和「高山流水」據傳就是他所作。圖中彈琴者為伯牙,對面聆聽者是鍾子期。畫中伯牙與子期的舉止神情均刻畫得惟妙惟肖。衣紋用筆細勁流利,精謹生動。實為元代人物畫代表作。卷末署「王振鵬」三字款。卷尾有元人馮子振、趙聲、張原題記。

「梅下橫琴圖」

明 杜堇

說明:立軸 絹本 設色 藏上海博物館

縱207.9厘米 橫109.9厘米

此圖寫文人雅士在梅下撫琴的情景。老梅虯曲如蒼龍盤空,紅梅綻開,文人雅士性情激昂,揮斥文章,談笑風生。人物刻畫精細,面部略敷鉛粉,衣褶勁利流暢,吸收了北宋李公麟和元代張渥的線描技巧。

「對牛彈琴圖」

清 原濟

說明:立軸 紙本墨筆 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縱132.5厘米 橫53.4厘米

「對牛彈琴」一詞本是譏笑說話的人不看物件。但此圖通過作者自題中「世上琴聲盡說假,不如此牛聽得真」等詩句,反映出作者難遇知音,而只能寄託於「牛聲一呼真妙解」,反映了作者孤獨落寞的心境。

畫中人物取正面,雙目卻望向畫外,正撫琴自吟;牛取背向,作抬頭傾聽狀。人物以粗筆濕墨勾畫衣紋,筆觸簡括;牛以墨彩暈染而出,雄健體碩。佔大部分幅面的長題與淡然清雅的畫面統一和諧,互為襯托。

「幽篁坐嘯圖」

清 禹之鼎

說明:絹本 設色 藏山東省博物館

縱63厘米 橫167厘米

禹之鼎,字尚吉,一字尚其,號慎齊,江都人。康熙間供奉內廷。善畫小像,亦能山水、花鳥。幼師藍瑛,後出入宋、元。其寫真多白描,秀媚古雅,一時名人小像,多出其手。康熙五十五年卒,年七十歲。此圖畫清代詩壇領袖漁洋山人王士禎。王士禎臨坐於鋪有裘皮的磐石上,眉清目秀,長發朱唇,橫琴未彈,若有所思,具有詩人學者氣質。衣紋用柳葉描,頗生動;以水墨寫幽篁,有元人法;石用披麻皺。溪流向遠處淡化,令人遐思,皓月當空,更增寂靜雅趣。

作者錄王維詩以烘托畫意。畫前提「幽篁坐嘯」四字,款署「海甯門人陳奕禧」。畫後題詩甚多,作者均系王士禎門人。禹之鼎另繪王漁洋柴門倚杖圖卷,與此圖成姐妹作,亦藏山東省博物館。

「弘曆觀荷撫琴圖」

清 無作者款識(郎世甯)

說明:縱軸 絹本 設色 藏故宮博物院

縱7487.5px 橫3912.5px

隨著明末清初的「西學東漸」之風,一些歐洲畫家開始在清代宮廷供奉。一方面,他們接受中國傳統繪畫方式,採用中國筆墨顏料和紙絹作畫,另一方面,他們依然堅持西洋繪畫技法中的透視原則,在作品中著意表現物體的體積、質感、明暗、投影乃至倒影。

此幅雖未署作者名款,實由義大利畫家郎世甯主繪,中國畫家補畫山水背景。畫中乾隆皇帝身著漢裝,臨湖撫琴,遠處高山流水,喻其襟懷心境。

一幅經歲月沉澱的古畫,隔著數百年時空,依然瀰漫著久遠古樸的人文氣息,實則映現了文人畫家永不滿足的精神渴望,引領著後人對追尋美好圖式的執著嚮往,而這,正是畫作的精神所在。

藝術欣賞

郭關道長:生於湖南,畫家,古琴家,道教全真派道士。作品涉及書畫、音樂、斫琴等領域;曉音律、幼隨祖父習琴、喜操《幽蘭》《廣陵散》;二零零六年閉關參禪一年,出關後系統研習中觀、唯識學,畫風大變;二零一三年修道,通齋醮科儀;其曾就學於人民大學,宗教哲學碩士。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展、被國內外藝術機構及收藏家收藏。現「郭關繪畫全球巡迴展」已在台灣、佛光山、英國、加拿大、墨西哥等地圓滿舉行。台灣建立有「郭關藝術館」,長年展示郭關作品數百件。

《良宵引》 郭關道長演奏,自斫琴,吳聲絲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郭關藝術 的精彩文章:

古琴 道器
高士已往,精神長存

TAG:郭關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