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代畫的不同

古代畫的不同

畫是沒有語言的,它通過視覺進行心靈交流。唐代繪畫名家輩出,在作畫上,題材眾多,構圖講究,色彩古雅,注重寫實,筆法入微。閻立本的《步輦圖》顏色古著卻不失活力,線條圓潤而有勁,人物神態及服飾細緻,繪出松贊干布迎娶文成公主之事,畫中太宗坐輦而吐蕃王站立,吐蕃王和宮女服飾鮮紅飄逸,體現了唐繪畫注重現實主義;張萱的《搗練圖》作為風俗畫,既反映唐婦女的現實生活,同時仕女的「豐肥體」也體現了唐朝崇尚肥美的審美觀念。

《江帆樓閣圖》、《雪溪圖》這一類山水畫以自然為主,細筆勾勒,而後者比前者多了一份自我審美情趣和心境在其中。《五牛圖》等唐代花鳥畫注重寫實性,畫中內容栩栩如生。唐時三教並行,乃禮教之邦,藝術與宗教的完美結合,有了吳道子的《送子天王圖》誕生。唐代敦煌壁畫的創作,內容豐富,形神兼備,色彩絢麗,其中「敦煌飛天」,融西域風情、中原文化,經五代十國百年歷史,在唐成熟繁盛,是宗教的神秘,是文化的交融,也穿插現實生活。

宋代繪畫各成體系不斷發展。北宋打破以前的城市布局,市井文化發展繁榮,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畫面錯落有致,結構嚴謹,是當年汴京市井文化色真實寫照,商業氣息濃厚,物資豐盛,「市列珠璣,戶盈羅綺」,市井生活熱鬧,「黎蔗盡歌半稔曲,嬌娥齊唱太平詞」。宋代理學的注重倫理、格物致知的世界觀在思想方面影響著畫家,加上兩宋之亂,南宋偏安,家園動蕩不安,畫家們在山水畫上寄情山水多於直接寫實,如蘇軾的《枯木怪石圖》、馬遠的《梅石溪鳧圖》,畫家更多著眼「梅、蘭、竹、松、柏」等不畏艱難,清高典雅,不與世同流合污的事物進行「內省」,強調義理和個人感受,升華自我人格,在花鳥畫等自然事物的作品中,展現出更多的是內心世界,敗荷殘柳,氣韻和意境在畫中的抒發較多,如趙佶的《芙蓉錦雞圖》頌揚的是儒家倫理道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女神閱書坊 的精彩文章:

TAG:女神閱書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