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亞歷山大,遇見催淚彈,殖民酒店,和地中海

在亞歷山大,遇見催淚彈,殖民酒店,和地中海

埃及就像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生命輪迴,他在不同的母體中一次次重生,他已不記得前世的樣貌、身份、語言和生活方式,但每一世21克靈魂里的一些基因總會一世一世地遺傳下來。而打開他對於前世記憶的密匙是什麼?是不腐的木乃伊,是荷露斯之眼,還是法老的生命之匙?或是商博良對於象形文字的破解?或是卡特發現圖坦卡蒙?或是我們許多旅行者的誠誠之心……

1.

到達亞歷山大火車站時,已經是晚上十點。和埃及火車打交道了24小時,不僅全身灰撲撲,一手灰撲撲,感覺神經都有點過敏了。

出得火車站來,台灣同胞打車去吃當地著名的FISH餐廳了。

同車過來的一個埃及大學生,他在開羅上大學,家在亞歷山大市郊,看我們兩個女生在火車站廣場亂七八糟的馬車、計程車、小巴、貨車、私家車各種車中沒頭蒼蠅似地問路,他便走了過來,問我們要去哪,然後拿著我們的酒店列印單,找計程車去了。

他說我們的酒店大概很近,打車應該五到七鎊之間。可是問了好幾輛計程車,都不去,嫌近。亞歷山大計程車拒載現象非常普遍,後來我們離開時也遇到同樣的情況。

後來這個小夥子帶我們走到離火車站較遠的一條馬路上,在那裡攔到車了。小夥子主動提出陪我們到酒店,也坐進了計程車。

司機貌似知道這個地方,聽小夥子道出酒店名後,便毫不猶豫地讓我們上車了。結果繞了大街繞小巷,幾次三番停車,問路,最後在一條小巷子口叫我們下車了。聽他跟小夥子說的那意思,酒店好像在巷子里。阿拉伯語吧啦吧啦的。

我們看著面前這條垃圾遍地、似乎很多小商小販擺過地攤的狹窄巷子,很是狐疑——我們訂的酒店在亞歷山大很著名的呢,怎麼會在這樣背的地方?

背著沉重的大包,跟著小夥子,左一腳、右一腳地躲避著地上的垃圾往巷子深處走。

當時覺得這面龐樸實的學生還是值得信任的,他走幾步問一下人,老鄉,什麼什麼酒店怎麼走?而他的那些老鄉,開店的小老闆、路邊的游野青年、棋牌室門前喝茶抽著水煙嘮嗑的老頭兒,十點多鐘了也不睡覺,在街邊耍著閑,看到有人需要幫忙,還兩個外國人,一個個都特熱情,聚過來,拿著我那本有酒店外觀圖片和阿拉伯名稱的書,吧啦吧啦地建議個沒完,手臂砍來砍去地比劃著也沒使人領會,有的還要帶我們走一段……

後來,我們退回到剛才下車的巷子口,往相反的方向走,又拐了兩三條街,走到一條像樣點的風水寶街,這才看見了如書上照片里的酒店。

我們到了,而酒店門口連櫥窗都拉下了鐵皮門。緊鄰的廣場正在焚燒著什麼,火堆旁邊有幾個人在圍觀,沒有行人……看到這樣的景象,我們便立即想到埃及的革命……而且當時,不知怎地忽然覺得很嗆,眼睛特別刺,咳嗽,流淚……

有個人,大步走過來,和小夥子用阿拉伯語吧啦了幾句,讓我們跟他走。跟著他繞到大廈的側邊,竟是一個通往地下室的樓梯。

不會吧,這人是誰?要帶我們到什麼地方?我們警覺地轉身離開。

小夥子和那人都跟過來,吧啦吧啦一陣,小夥子的英文口音很重,我常常不知他在說什麼,此時又流淚得厲害,他好像說我和你們一塊進去,你們不用擔心。

這時恰有兩個歐洲旅客樣貌的人也進去了,我們這才跟著下去。穿過一個廚房還是儲物間一樣的地方,上了一段樓梯,空間豁然豪華起來,到酒店的大堂了。

當時還一直嗆得慌,咳嗽和流淚。有服務生給我們遞來帶了檸檬味還是什麼味的濕毛巾,讓我們捂一下鼻子。一下子便緩和了……這才知道,剛才在外面遭遇催淚彈的餘孽了……

站在酒店大堂看,酒店玻璃旋轉門外果然拉下了鐵門,而且旋轉門內裝了一道安檢門。

2.

這是一家殖民風格的老牌酒店,裝飾精緻典雅,服務也是老派的。借酒店送上來的迎客香檳,我們和那位熱心的小夥子幹了一杯,吃了酒店繼續送上來的各種點心,互留email,然後道別了。

服務生很周到地把我們送到房間,介紹了房間後,跟我們說今晚先不要打開陽台的門。

我問他,亞歷山大明天安全嗎?這是一位黑人管家一樣的服務生,他令人很安心地一笑,說,明天會很安全的,你們可以放心地沿地中海岸散步。然後他和我們道晚安,禮貌地帶上門出去了。

不知道為什麼,雖然剛才的催淚彈來得很突然,但此時卻沒有一點後怕,大概是火車折騰一天太累了,大概是這個處處流露著美好時代細節的酒店足以令人安心,我們,也就洗洗睡了。

3.

一覺睡到早晨七點,踩著鬆軟的地毯,起來去拉開厚重幔簾,推開通往陽台的百葉門,哇——蔚藍的地中海,就在眼前……那樣的藍,令人滿心歡愉。再看看樓下的廣場轉角,清晨上班的車輛,運轉如常。彷彿昨晚的事不曾發生過……

去餐廳吃早餐,擺了一房間的食物,依然是麵包、麵包、麵包,沙拉、沙拉、沙拉,叫服務生攤了倆雞蛋,坐到面朝地中海的窗邊,吃著煎蛋,喝著果汁,美滋滋的!

4.

只有一小上午的時間可逗留了。

我們吃了早餐,便奔向地中海,沿著海岸線散步,和拍照。

雖然這曾是一座赫赫有名的古羅馬城市,但亞歷山大的人似乎不再是希臘羅馬面孔,和開羅人的阿拉伯成分、努比亞成分似乎沒什麼區別。

我們散步了一路,沒看到過一個外國人,自己倒成了引人注目的對象了。散步路過的人和我們打招呼,問,甲苯尼?中國尼?啊,我愛中國!

海岸邊釣魚的大叔,招手,使勁示意我們拿相機拍他們。

路邊的小巴,塞了一車的小學生,從我們旁邊開過,一車的小孩子隔著車窗向我們招手歡呼……地中海人的熱情啊!

我們沿濱海路走到亞歷山大圖書館,外圍轉了轉,便沿路返回了。

此時,沿海大道已經塞滿了各種車輛,喇叭鳴笛此起彼伏,一路走著走著,感覺胸肺悶得慌,尾氣實在太大了。時間還充裕,本想一直走到另一端的卡依特貝依要塞的,但吃尾氣吃得都要肚子疼,索性回酒店了。

好好的地中海,只能在酒店的窗邊遠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評評遊藝 的精彩文章:

埃及·前世今生

TAG:評評遊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