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衝天火鳥 解放軍殲10戰機首飛成功20周年

衝天火鳥 解放軍殲10戰機首飛成功20周年

北京時間2018年3月23日是解放軍殲-10(代號「火鳥」)戰機首飛成功20周年紀念日。殲-10是中國自行研製,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多用途戰鬥機。圖為北京時間1998年3月23日,殲-10戰機01架原型機首飛成功。

首飛成功後,殲-10設計研究人員向殲-10戰機飛行員獻花表示祝賀。

北京時間2018年3月,中航工業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公布殲-10戰機首飛20周年紀念海報。

殲-10戰機的研製成功,使中國軍機製造水平跨入世界先進國家行列,縮短了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殲-10戰機的研製成功,標誌著中國航空工業研製能力和武器裝備水平實現了里程碑式的跨越。圖為北京時間1998年3月23日,殲-10戰機01架原型機首飛現場,在場人員駐足仰望天空。

得知殲-10戰機首飛獲得成功的消息後,人們歡呼雀躍。

黃色塗裝的殲-10戰機原型機在人群的注視下進行試飛。

殲-10戰機總設計師宋文驄(1930年3月26日生人,逝世於2016年3月22日)曾任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首席專家、自然科學研究員,被譽為中國「殲-10之父」。

殲-10戰機已成為中國航空工業進行技術創新的典型範例。

殲-10是中國第一種自行設計製造並批量裝備部隊使用的第三代戰鬥機,該型戰機兼有對空和對地雙重作戰能力。

1984年,殲-10項目正式啟動,1998年完成首飛。2003年,殲-10戰機裝備中國空軍部隊,2004年完成定型審核。可以說,殲-10是中國軍事裝備發展歷程的縮影。

中國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已經列裝殲-10戰機擔任表演機。

殲-10採用鴨式布局,翼身融合。通過設計主翼與機身中部結合處的曲面,增加了機內容積,也有效利用了空氣動力增升效果。

殲-10的進氣道位於機腹下方,由調節板(位置在邊界層分離板後方)構成進氣道的前部,這為發動機提供了不同飛行狀態所需的氣流,更適合進行高性能空中作戰。

殲-10戰機的綜合性能已經超越了F-16A/B戰機。

殲-10B戰機是基於殲-10A戰機的衍生型號。在外形方面,殲-10B相對於殲-10A的主要改進包括雷達罩修形,將原頭錐更改為扁錐型;駕駛艙前方安裝了光電瞄準系統,內部加裝了紅外搜索追蹤系統以及激光測距儀等 .

殲-10B戰機主要擔負奪取制空權、近距離火力支援、縱深地面、海上目標精確打擊等多種任務,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

殲-10B戰機可兼容中國空軍第四代空對空導彈,該型戰機在航電設備及武器系統方面有較大提升,起降能力及多用途性能也有大幅改進

目前,殲-10戰機已經大批量列裝中國空軍作戰部隊,並陸續發展出了殲-10A、殲-10S、殲-10B、殲-10C、殲-10AY、殲-10SY等多種衍生型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迷彩青春 的精彩文章:

艦體冒出白煙 解放軍001A航母高清近照曝光
大批解放軍戰艦集結中國浙江舟山軍港

TAG:迷彩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