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打造手術室最強「護航」團隊

打造手術室最強「護航」團隊

山東省耳鼻喉醫院手術麻醉科團隊

李慧祿和章玉菊

現代社會醫療救治離不開手術,一台手術的成敗,除了外科醫生的技術水平,很大程度上離不開為它保駕護航的幕後英雄——麻醉科醫生。麻醉,鎮痛,心腦、呼吸等種種生命體征的調節,讓這一角色的作用遠遠不止於常規意義上的「讓病人在手術前睡著」。

在山東省耳鼻喉醫院(山東省立醫院西院)(以下簡稱省耳鼻喉醫院)的麻醉與圍手術醫學科,就有著這樣一支高水準的「護航部隊」,除常規手術,他們還以困難氣道處理、保留自主呼吸氣管異物麻醉、控制性降壓等技術聞名國內;作為國內領先的耳鼻喉專科醫院,這裡也誕生了國內最早一批專科護士,護理的專業性亦得到國際一流醫療集團的讚譽。

百分百氣管異物取出率

2017年夏天,濟南長清區一名6歲的兒童龍龍(化名)因為吃乾果時不注意,將一顆花生卡在了氣管內。很快的,孩子就出現咳嗽、憋氣,隨時有窒息的危險。

鑒於當地醫院治療條件有限,家長抱著孩子打車一路趕往山東省耳鼻喉醫院。「來的時候,家長用一根吸管不停地往孩子嘴裡吹氣,急得快要哭了,而孩子已經快不行了。」省耳鼻喉醫院麻醉與圍手術醫學科主任李慧祿回憶說。由於孩子不斷咳嗽,取出花生前的麻醉至關重要。千鈞一髮的時刻,李慧祿帶領團隊先用純氧給孩子持續通氣,使孩子青紫的面孔慢慢恢復正常;接著他迅速用藥物提升孩子的心跳速度以耐受缺氧狀態,當血氧飽和度達到80%-90%的時候,吸入麻醉藥物,最終,孩子氣道的花生被成功取出。

忙碌又有條不紊的手術室

這簡短的幾行文字就可以描述的步驟,李慧祿帶領團隊卻鑽研了十幾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我們換過一些藥物嘗試,也進行過一定的技術革新。」迄今,在諸多大醫院不敢接診這類患者的情況下,省耳鼻喉醫院麻醉團隊已經搶救過3000餘例氣道異物患者,領先國內,並保持了幾乎百分百的成功率;他們總結摸索的「保留自主呼吸氣管異物麻醉」技術聞名醫學界,常有國內其他知名醫院的專家前來學習。

從手術「護航」到圍手術期「護航」

在很多大眾的理解中,麻醉科醫生的作用就是術前「打一針」,讓人「睡著了」做手術。而實際上,在現代社會中,麻醉科醫生還承擔著術中患者整個「麻醉醫生就相當於一個手術中的內科醫生,或者全科醫生。」李慧祿介紹說,手術中患者的生命體征很容易出現問題,麻醉科醫生從術前準備,到術後監測,需要對涉及患者的心肺、呼吸、神經等各個方面的情況細緻掌握,才能完成整個的「護航任務」。作為山東省最大也是全國知名的耳鼻喉專科醫院,省耳鼻喉醫院經常要接診一些複雜、疑難的顱底、頭頸部腫瘤病人,常常一台手術長達10多個小時,這對麻醉科醫生來說是非常大的考驗。

從業幾十年來,李慧祿和同事一直以「早7點,晚9點」的節奏兢兢業業又戰績卓越地守衛著這條生命線,保持著讓患者「舒適睡眠,術後十分鐘清醒」的麻醉水準;配合耳科手術的控制性降壓術等一系列特色技術,也作為重要的部分保證了省耳鼻喉醫院連續八年位列中國最佳專科聲譽排行榜前十名。

李慧祿

對未來,醫院和李慧祿團隊也對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從麻醉科向「圍手術醫學科」的發展。「圍手術期是從確定手術治療,到手術結束康復的一段時間,這個階段死亡率相對較高的,國外死亡率在0.5%-4%,在國內每年也有大量患者在這一時期死亡。」李慧祿說,早在2014年前後,美國就開始重視麻醉醫生對圍手術期的管理,麻醉科醫生的全面性和對患者生命體征管理的經驗,更適合這一角色。

在未來,李慧祿和更多省耳鼻喉醫院的麻醉科醫生們,將更多成為患者從術前到出院的「全程安全」的保駕護航者。

國內最早的手術室耳鼻喉專業護士

在麻醉與圍手術醫學科,還有一支重要的團隊不得不提,那就是手術中心的護理團隊。

早在十幾年前,章玉菊護士長就開始推行專業手術護士的培養。「專業護士就是給不同的專業配備專門的手術護士,這樣將更有利於術中配合和提高護理的專業性,護士不僅僅是傳遞器械的角色,而且也是手術台前醫生的有力助手。在手術配合中專業護士練就了「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本領,不僅能看懂手術步驟,醫生的一個眼神或一個手勢就知道該傳遞什麼器械。手術室的護士個個都成了「精兵良將」,與手術醫生形成了默契的配合。」章玉菊說。

為配合醫療責任組模式的實行,給醫生提供更好的手術護理平台,全面提升手術護理專業品質,手術中心團隊轉變傳統的護理模式,建立起醫療護理責任組,實行醫護一體化、專業護士「定崗定編」模式,這種可完整追溯的管理模式不僅提高了手術配合效率,也進一步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護士長最常說起的一句話就是「一定要讓醫生心情愉快的做手術,這樣才能給患者更好的手術質量。」在專業「做精」,管理「做嚴」的同時,章玉菊也尤其重視給醫生和患者創造更好更人性化的環境和體驗。

手術中心一直實行24小時開放和彈性排班,醫生因為看門診或患者情況變化,需要臨時增減手術,或在非常規工作時間安排手術,這在一些醫院協調起來會非常麻煩。但省耳鼻喉醫院手術中心多年來為保障這種機動性,在手術安排上全力配合,手術多的時候全員加班,手術少的時候彈性休息。護理團隊節假日加班是常事,以更大的犧牲,保證了醫生和患者需求。

走在省耳鼻喉醫院手術中心術前兒童等候區,常常能見到為安撫嬰幼兒準備的畫冊和奶嘴。「聽力障礙的孩子很多都缺乏安全感,我們要求護士術前要跟孩子們一起互動,用手語告訴他們你真棒」章玉菊介紹說,孩子們常常會緊張的把護士的手都抓青了,護士依然會緊握著他們的手,用微笑安撫孩子們的心。

市民劉洪剛今年57歲,先後在省耳鼻喉醫院做過兩次手術,「每次麻醉清醒的時候,總有醫生或護士過來笑著說一句,手術很成功,請放心,」劉洪剛說,後來他知道,這幾乎成了一種規定。對於普通人來說,手術室的氛圍應該是很緊張,但在這裡有種莫名的放鬆感。

「可能記不住那些醫生護士的臉,但會記得他們的笑容,真的很難忘。」

多年來,許多國內外專家醫療團隊來到省耳鼻喉醫院訪問並參與手術合作,頻頻留下「手術室專業護理一流水準」的評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齊魯壹點 的精彩文章:

布局國際最前沿,新動能助推齊魯製藥「全球新」
濟南68歲老人練倒立功夫,18年如一日

TAG:齊魯壹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