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何日輝專欄之十二:氯胺酮快速治療抑鬱症,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何日輝專欄之十二:氯胺酮快速治療抑鬱症,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上個月,浙大學者在《Nature》雜誌上發表文章,揭示氯胺酮快速抗抑鬱的機制等重大突破。這一消息引起了廣大患者、家屬的關注和疑問——

氯胺酮抗抑鬱有沒有副作用?

能不能徹底治癒抑鬱症?

什麼時候能在國內普及?

我嘗試就這些問題談一談我的看法。一家之言,歡迎批評。

一、長期使用氯胺酮抗抑鬱有上癮風險

作為一名學麻醉出身、又多年從事成癮治療的精神科醫生,我對氯胺酮非常熟悉。氯胺酮是一種非競爭性、高親和力的谷氨酸受體拮抗劑,在臨床中一般用於麻醉與鎮痛,已有近50年的使用史。

不過,上個世紀70年代氯胺酮曾被曝濫用,提起這個藥物,大家就會想到毒品K粉。所以,氯胺酮快速抗抑鬱的消息一出,不少人質疑其是否會導致上癮。

我認為,如果用量適當,只進行1-2次注射作為輔助治療,是不必有此擔心的。在臨床麻醉中,氯胺酮的用量一般是2-3mg/kg;而用於抗抑鬱治療時,一般僅為0.5mg/kg。可見,用於抗抑鬱治療的劑量是非常小,不會導致軀體依賴。

如果時間間隔適當,即使定期、長期注射這樣劑量的氯胺酮,一般也不會導致軀體依賴。在美國,有的抑鬱症病人每周到醫療機構接受一次小劑量的氯胺酮注射,已成為一種持續抗抑鬱的療法。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看,定期、長期的氯胺酮注射治療,很可能會導致心理依賴,再引發成癮問題。而且,氯胺酮抗抑鬱採用靜脈注射方式,如果注射速度快了,會出現幻覺、噁心甚至呼吸抑制等副作用。而「黑市」上能購買到的氯胺酮,是含雜質的粉末,一般通過鼻吸服用,用量很難把握,風險就更放大了。

因此,如果患者想讓自己心情更好,擅自增加服用量和頻率,那就會變成對氯胺酮的物質使用障礙(醫源性藥物依賴)了。

結論是:短期(只注射1至2次)氯胺酮,成癮的風險很低;但長期治療(例如每周一次)的話,雖然導致軀體依賴的幾率也很低,但如果結合社會環境、病人心態等因素考慮,或會導致患者轉而濫用K粉。

二、單靠氯胺酮治癒抑鬱症的幾率很低

氯氨酮抗抑鬱最大的優勢是起效快速,但缺點也明顯:目前只有靜脈單次注射的治療方法,難以自行服用;一次注射,藥效持續時間只有1到2周,但如果長期使用,或會導致物質濫用。

因此,目前氯胺酮抗抑鬱應只作為輔助治療或應急措施,適用於有以下情況的病人:

a 有強烈的自殺傾向,有緊急的生命危險;

b 口服抗抑鬱葯尚未起效,或嘗試多種藥物效果不佳,但情況危急,必須先穩住情緒;

c 因情緒十分不穩定,導致主要的治療方法無法進行。

在上述情況下,氯胺酮可以有效緩解病情,為病人贏得寶貴時間,能夠等待口服藥起效,或立即跟上有效的深度心理干預。等到其它方法起效後,應停止使用氯胺酮。

其實,氯胺酮快速抗抑鬱的使用道理與MECT(無抽搐電休克治療)非常相似,都能使病情快速改善,但往往也只能解燃眉之急,難以觸及根本問題,也不宜長期使用。

另外必須注意,目前研究顯示,兩者的有效率也都在70%-80%左右,並不是對所有病人都能起效。

三、氯胺酮要在國內普及,仍需要漫長的時間

這次浙大學者的研究之所以備受矚目,並不是因為發現氯胺酮能快速治療抑鬱,而是因為發現了其作用機理,並由此發現了快速改善抑鬱症的新靶點。

氯胺酮抗抑鬱在學術界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早在2000年,世界上就有了首例靜脈注射氯胺酮治療抑鬱症的研究。這18年來,包括我國在內的各國研究人員對此作了大量研究,國外已有醫療機構使用這種方法。但因涉及麻醉藥品,存在很多臨床使用的限制或可能帶來的問題,國內仍未對該治療方法放開政策。國內也有臨床試驗,但開展規模仍很小。

其實,就算國家真的允許使用,該方法也難以真正「普及」。因為目前的研究和使用均集中在靜脈單次注射治療,這種劑型和使用方式不利於臨床推廣。想要在臨床上廣泛使用,還需要在劑型、治療劑量、使用方式等方面有所改進,達到安全有效、應用方便。

當然,在這次研究中,浙大學者發現了多個嶄新的藥物靶點,並將進行深一步研究,有望開發出更有效的、更適合在臨床推廣的抗抑鬱葯,這個意義確實重大。

可是,大眾必須認識到,這個過程將非常漫長,期間仍需多次臨床前試驗、至少3期的臨床試驗、申報等等一系列程序,最終才能上市。所以,患者和家屬不宜盲目樂觀。

四、發展和進步未有窮期

揭示氯胺酮快速抗抑鬱機制,涉及對抑鬱症本質的理解。很多人得知消息後,更加認為抑鬱症主要是生理問題,要通過藥物、物理治療來解決。對此,我並不認同。

誠然,大部分抑鬱症患者的大腦與健康人群有所差異,這已被證實。但到底是抑鬱症的原因,還是抑鬱症的結果,還是兩者有之?

要回答這個問題,恐怕得追溯大量患者患病前的大腦結構,或者進行大規模的前瞻性臨床研究,非常複雜,難於實現。對這個「雞生蛋、蛋生雞」式的難題,我更傾向認為:大腦的功能性甚至器質性改變是抑鬱症的結果,不是原因。也就是說,抑鬱症的主要原因,是長期的心理因素導致生理上發生變化;生理因素只是次要的。

而且,即使有器質性改變,也是可逆的。在臨床中,我確實能在患者的經歷中找到關鍵的心理創傷,並通過深度心理干預令病情大大緩解甚至徹底康復。

相信某一天,通過臨床實驗可以證明,深度心理干預可快速改變抑鬱症患者的大腦生理性甚至器質性變化,從而使其恢復正常。

不過,我仍然認同浙大學者的研究是具有顛覆性的,至少說明此前精神科主流的「神經遞質學說」是不夠完善的。目前主流學說認為,抑鬱症的發生與突觸間隙的5-羥色胺的濃度降低有密切關係,現在使用的絕大部分新型的抗抑鬱葯,都是基於這個理論研發的。但問題在於,這樣用藥並不能對所有病人都起效。

此次浙大學者就指出,他們的發現表明,目前抗抑鬱藥物只是間接地起到作用,人類對抑鬱症機制的了解可能還沒有觸及其核心;而此次關於氯胺酮抗抑鬱機制的研究,提示了存在更高效的用藥靶點。

科學就是如此,哪怕是最主流學說也是有局限性的,所謂的「權威」總是在不停地被推翻。不盲從和反對,抱著包容的心態,這才是對待科學的最科學態度。

對待抑鬱症也是如此,患者和家屬,不要一聽到有某種新方法就急切、盲目嘗試;也不要有一點不順利就徹底否決某種治療方法或某位醫生。歸根到底,要對抑鬱症的本質有客觀深入的理解,才能更好地接納康復過程中的種種曲折,追求良好治療效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抑鬱 的精彩文章:

抑鬱救星——靈活注意
調整抗抑鬱治療:這些問題需要注意

TAG:抑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