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想不懂機械手錶為何出問題 居然是因為

想不懂機械手錶為何出問題 居然是因為

全自動機械手錶原理

全自動機械錶不用電池,有些是帶手動上發條的,有些不帶,但還是有手動上發條的最好。一般在發條上滿的情況下可以連續運行30小時左右,看機芯而定。老年人和常坐辦公室以及運動少者最不適宜佩戴此類手錶,在這種情況下,建議佩戴者定期給手錶手動上弦。自動機械錶在常溫下,24小時誤差在±60秒者為正常誤差。因自動機械錶須靠手臂的擺動而自動上弦,所以每天必須配戴至少八小時以上並有充足的手臂擺動量,才能確保計時準確。

手錶運行能量靠的是發條的彈力提供的,當上滿發條時,它的力矩較大,隨著手錶的運走,發條的發鬆,它的力矩也逐漸減小。手錶從上緊發條到24小時這段時間,它的力矩輸出是平穩的,此時走時也比較精確,誤差小。而超過24小時以後,發條力矩會急驟下降,走時誤差增大。為確保手錶走時更準確,所以要每天定時上滿發條。了解自動機械錶原理就需要了解其自動機構,自動機構由重鎚(自動擺陀)擺動,通過自動上條輪系和原動系相聯而實現自動上條這一特殊功能。

全自動機械錶和手動機械錶的區別

全自動機械錶是機械錶中的一種。機械錶通常可分為下列兩種:手上鏈及自動上鏈手錶兩種。這兩款機械的動力來源皆是靠機芯內的發條為動力,帶動齒輪進而推動錶針,只是動力來源的方式有異。手上發條的機械錶是依靠手作動力,機芯的厚度較一般自動上發條的表薄一些,相對來說手錶的重量就輕。而自動上煉的手錶,是利用機芯的自動旋轉盤左右擺動產生動力來驅動發條的,但相對來講手錶的厚度要比手上發條的表大一些。

機械錶半自動和全自動的區別:自動機械錶表的驅動件自重鎚(即自動擺陀),通過一組自動輪係為自動上條的傳動系,經手臂擺動自動上發條。由於自動手錶所採用的重鎚和自動上條系的工作狀態不同,可將自動機械錶表的結構區分為以下四種類型:(1)擺動式單向上條(2)擺動式雙向上條(3)旋轉式單向上條動(4)旋轉式雙向上條。擺動式自動重鎚只能在表機中作120°左右的擺動,為半自動。旋轉式自動重鎚在表機中能做360°旋轉運,稱全自動,這就是半自動和全自動機械錶原理。

機械手錶發條的工作原理

發條是手錶機芯原動系中最重要的零件,原動系包括:發條盒,發條盒蓋,條軸和發條。和一般手上弦的手錶發條結構不同,自動手錶的發條沒有「尾鉤」,因此它也不是掛在條盒內壁上的。實際上它有一根「副發條」在發條的尾部,用電流點焊的方式把它和整個發條連接為一整體。在自由狀態下,發條呈S狀,「副發條」的形變的方向和發條相反,因此它具有反漲力。「副發條」的寬度略窄於發條,但厚度比較大,大約是發條的1.5倍,長度基本上將近能在條盒內盤一圈。

當發條被盤入條盒內時,「副發條」對條盒內壁產生一個有漲力的摩擦,當手錶發條被完全盤緊時,「副發條」和條盒內壁就會產生打滑。因此自動手錶發條有2個力矩指標,一個是滿弦力矩,另一個是發條打滑力矩。發條打滑力矩一定要大於滿弦力矩,以確保自動發條能被上滿。發條打滑力矩的大小很重要,必須合適,如果過大,輕則造成手錶出現「擊擺」現象(所謂「擊擺」是指擺輪左右擺動幅度過大,使得擺輪的衝擊釘反撞到擒縱叉叉口外側的現象),嚴重了的還會損壞自動上弦的齒輪。而打滑力矩過小會使手錶的延續走時長度不夠,容易造成停表。

手錶里有二個靠彈性配合的摩擦脫離機構:一個是在分輪上,它解決手錶的撥針和走時帶針的不同需要;另一個自動發條。所以自動表如果用手來上發條的話,它是永遠「上不滿」的,一旦上弦力矩大於發條打滑力矩,那麼「副發條」就會與條盒壁發生打滑脫離,「副發條」的加油十分講究,一般是用粘稠的膏質油或者是黑色的二硫化鉬,油量也要嚴格控制,而且,即便是在給一隻完好的手錶清洗加油的時候,發條盒也不應該被打開。(除了發條斷的故障外)所以有很多進口手錶的條盒輪上標有自潤滑標識或索性做成不可拆卸式,就是不許你打開。「副發條」打滑力矩對手錶的輪系的力矩輸出有比較大的影響,它會直接影響到擺幅的高低,為了穩定打滑力矩,許多手錶還在條盒的內壁上做出凹槽。

自動手錶從理論上應該比較手上弦的準確,那是因為只要佩帶著手錶它的發條基本就應該是滿的,但前提是人的運動量要足夠。因此老年人、病弱之人,常年坐著工作的人都不適合佩帶自動手錶。運動量不足的只能靠用手上弦的方式來補充發條,但要是給一隻標有「AUTOMATIC」的手錶用手上弦開足發條,也確實是件比較鬱悶的事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械 的精彩文章:

你剁手五把機械鍵盤,還是想要第六把?方法不對
固態乃大勢所趨 機械硬碟還有春天嗎?

TAG:機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