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內科技公司是否會遭遇 Facebook 危機(下)

國內科技公司是否會遭遇 Facebook 危機(下)

本次訪談分上下兩部分。上集比數據泄露更可怕的是,Facebook的商業模式正在瓦解 (上)已經放送;本次為訪談下集。


採訪嘉賓

王思維(Sliver),任 Google 旗下 Youtube 營銷執行經理(Campaign Manager),負責為政府和競選廣告主提供 Youtube 視頻上的廣告投放解決方案。

鄭惠文(Alice),程序化媒介交易員(Programmatic Media Trader),代表廣告主投放展示廣告、音頻廣告和視頻廣告。

(以下文字和音頻內容為同一主題,但內容不同)

昨天文章中提到 Facebook 商業模式閉環的斷裂,今天得到了進一步的證明。

華爾街日報在幾個小時前的報道中說,現在「刪除 Facebook」運動(#DeleteFacebook)正在愈演愈烈,一些分析師已經開始擔憂 Facebook 的用戶流失問題。

恰好今天早晨也和矽谷一位投資人朋友聊到這一點。他的觀點是「刪除 Facebook」給 Facebook 帶來的用戶流失微乎其微,只是 Facebook 的確已到了用戶增長瓶頸期,所以在股市上的表現也的確堪憂。

但這種場景似曾相識。去年年初也有一場轟轟烈烈的「刪除」運動,只是當時被刪除的是Uber。大家當時也不過認為這是 Uber 一個小小挫折而已,但沒想到之後醜聞頻出,使得這場鬧劇越演越烈,最後不得不以 Uber 創始人和 CEO  Travis Kalanick 辭職告終。

現在 Facebook 也處在樹欲靜而風不止的狀態。今天美國能源與商業委員會還要求馬克·扎克伯格本人來出席聽證,並表態需要他做出更多回答。

其實在這次訪談的下集,我們也談到了,即使 Facebook 做出非常完美的回應,並對產品做出恰當的改變,也依然會面臨困境。訪談嘉賓 Siliver 對Facebook在去年面對危機時的調整做了一些觀察,這些觀察也的確能證明這種結論。

訪談中也聊到,大品牌商此後對廣告投放也會更加謹慎。而這使得美國的很多互聯網企業都會受到影響,例如 Google 和 Snap。

但這次訪談中我們更加關心的是中國是否會出現類似的情況。中國現的情況蘊藏更多危機:

對用戶隱私和數據安全非常不重視;

品牌商尚未建立太多「品牌安全」的意識;

這也會是接下來值得關注的方向。作為消費者和用戶,如果我們希望中國市場更健康和正面,那也許需要有自己的聲音;同時,也希望越來越多品牌商意識到,有一些廣告的投放事實上會讓品牌聲譽受損。

當然訪談中另外一個有趣的話題是,在這樣環境中,今日頭條是否會有危機?在訪談中,我們討論了今日頭條和微信的廣告商業模式,也許你會想要聽聽嘉賓們的看法。

當然,關於這些問題,也歡迎大家聽完這次訪談之後來和我們探討。

Enjo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樂視超級汽車或將改名去掉「樂視」二字,但能徹底脫離樂視嗎?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