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實景演出國際巨作《越南往事》成功首演

實景演出國際巨作《越南往事》成功首演

海風中,古老的織機聲如耳語般響起。一位溫婉而年輕的越南女子,身穿奧黛,縴手輕撫織機,輕聲細語地彷彿訴說著會安的前世今生……

2018年3月18日,正值中國傳統戊戌年農曆二月初二,俗稱龍抬頭。山水盛典文化產業股份有限公司搶先博得好彩頭——備受矚目的大型實景演出國際巨作《越南往事》,在世界文化遺產地越南會安璀璨的夜空下,成功首演。越南與中國一衣帶水,深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是世界上為數不多使用農曆的國家。在今天這個萬物復始的節慶里,兩國藝術家共同打造的國際巨制,藉助越南女子的輕歌曼舞,引領觀眾們穿越時空,一起回望神秘古國占婆王朝盛大的王室婚禮,一起感受昔日東南亞最大商埠會安的滄桑巨變。

《越南往事》以一位越南織機女的敘述為引線,採用當地文化符號及獨特配樂串聯分幕,講述越南第一個開埠港口會安與世界聯通的美好記憶,重現了昔日東南亞最大商埠的繁華和輝煌,讓觀眾身臨其境地感受到這座千年古城蘊含的生機和神韻。

這部國際巨作由中國企業山水盛典和越南GAMI集團強強聯袂打造,開啟了海上絲路文化新征程。首演儀式上,中國山水實景演出創始人、山水盛典董事長、《越南往事》總導演梅帥元先生和出品人越南GAMI集團董事長阮進勇先生一道,陪同越南廣南省領導與嘉賓共同觀看了演出。

講好越南故事

中國文化產業沿「一帶一路」走出去

與以往作品不同,《越南往事》以東方視角挖掘和詮釋越南的歷史文化為主軸,山水盛典在山水間用中國方式講越南故事。而之前以越南為題材的舞台、影視作品,多數是西方視角切入,譬如耳熟能詳的《西貢小姐》。

越南與中國西南省份有著同源的母親河,有著同宗的民族——越族與京族,有著數千年的歷史文化交流,更有玄珍公主和文成公主這樣相近似的民族史詩故事,這是山水盛典首先選擇在越南打造境外實景演出的原因之一。

更為重要的是,越南是「一帶一路」沿線的重要國家,而會安是「一帶一路」核心站點,也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境外的第一站。為積極響應的「一帶一路」倡議,貫徹落實「講好中國故事和越南故事,讓中越友好紮根人民心間、代代薪火相傳」,山水盛典布局海外首站落戶會安,可謂意義深遠。

中國實景演出,是中國傳統文脈的當代傳承,承載著講好中國故事和越南故事的使命。實景演出的文脈來源於中國傳統文化,來源於中國儒家哲學「天人合一」、道家「道法自然」。實景演出的核心和靈魂在於「此山、此景、此人」,挖掘當地最貼近自然的、原汁原味的元素,通過輕微的包裝,不露痕迹地還原到山水間,使它成為山水的一部分。

山水盛典董事長梅帥元先生是中國實景演出創始人,山水盛典打造的《越南往事》是他們首次在海外呈現的國際巨作,也是首次以中越雙方合作的的方式、以管理和產業模式的「整建制」落地越南,實現中國的文化產品模式與越南本土文化內核相結合的實景演出作品。中越是山水相連、唇齒相依的鄰邦。兩國人民毗鄰而居,自古便有互通互鑒之情。中越有著極其相似的自然景觀資源,更有著可以互相理解彼此的文化,一衣帶水,文脈相通。

會安有非常多的中國元素。時至今日,會安古鎮里的中華會館、潮州會館、福建會館、廣肇會館、瓊府會館,還有關帝廟、佛寺、各姓宗祠等中式建築,仍保留了傳統習俗和風貌。會館裡供奉著媽祖、關公等,一些禮堂里擺放著來自東南亞、澳大利亞、歐美華人的捐贈,終年香煙繚繞。

家書與情歌

全人類的鄉愁

越南GAMI集團斥重金在越南會安秋盆河的小島上打造Hoi An impression themepark(會安印象主題公園),在這個即將竣工的主題公園內,遊客們將能更生動的體驗到越南文化,還能感受到從幾百年前開始來到會安這塊熱土奮鬥的中國人、日本人、歐洲人的歷史和文化,而大型實景演出《越南往事》則濃縮了會安特殊歷史、人文,是會安印象主題公園的核心大秀。

在會安,無論古城、主題公園,還是實景演出《越南往事》,所流露出的一種情懷就是鄉愁,這種鄉愁不僅是越南的鄉愁,更有中國人的鄉愁、歐洲人的鄉愁、日本人的鄉愁……這一份別樣的鄉愁,用總導演梅帥元先生的話來說,是「全人類的鄉愁」。「鄉愁不一定是憂傷的,《越南往事》中的鄉愁,別樣浪漫。」梅帥元先生說,這部作品對鄉愁的演繹,非常質樸。因為面向的是世界觀眾,需要更樸實的藝術。越南呈現了全人類的鄉愁,會安味道的鄉愁更原生態,更普世。

其實,《越南往事》的劇本和演出設計沒有直接講鄉愁,而是不露聲色地融入到每個場景中。演出中有這樣的片段:伴隨著古樸的民歌旋律,會安古城的燈火闌珊處,身穿奧黛的少女們手提著會安傳統的燈籠走來,向遠處的大海眺望,盼望著出海的戀人平安歸來,歌聲飄向歸航的船,「我的心似天上流雲,不停追隨著你的帆影,無論你漂流在世界的哪個角落,海風會帶去我的深情。」

參與《越南往事》創作的音樂家說,「《越南往事》是越南寫給世界的情歌,也是鄉愁的家書。」在他眼裡,越南充滿了人間煙火味的美,這種美又十分雋永,可以超越時間和空間。這種獨特的感受和跨國合作的藝術創作形式,激發了張驍的創作靈感。在他的音樂世界裡,越南如同一首委婉的情歌。

在過去將近兩年的創作過程中,梅帥元率領的山水盛典創製作團隊數次踏上越南之行。當他們漫步於會安古城,乘舟蕩漾在秋盆河,不少人莫名地湧起淡淡的鄉愁;為了確保《越南往事》順利首演,在中越傳統節日春節期間,中越兩國的工作人員放棄與家人的團聚,始終堅守一線施工。中越藝術家、工人幾乎每天夜以繼日,他們帶著濃濃的思鄉之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打造《越南往事》的工作之中。

會安古城本就是中國人、日本人、歐洲人於數百年前背井離鄉來此開埠、勞作、繁衍生息而成,一磚一瓦的基因都帶著鄉愁;而在會安落地的實景演出《越南往事》也因其主題和跨國的合作模式,註定烙上了「鄉愁」的印記。

因鄉愁而生的古城,因鄉愁而生的實景演出,能讓觀眾在欣賞中產生共鳴:這樣的山水,這樣的文化,這樣的歷史,滲透著淡淡的鄉愁,也是我們每個人的鄉愁,無論我們來自世界哪個地方。

行走在時空的美感

用世界的心愛越南

在《越南往事》的首演中,「行走」與「穿越」的視覺印象,讓觀眾們嘆為觀止,非常震撼。身著越南傳統服飾奧黛的女子們,身形搖曳,排成一列,邁著優雅輕巧的舞步,在清風浮動間,裙角飄搖,如池中青蓮,不蔓不枝,盈盈而至。乍看之下,她們像運動的白色光帶,在舞台上畫下優美的線條,動態十足;然而,隨著演出的行進,又會覺得她們似在另一個時空中行走,數百年的歷史在她們緩行的步伐中飛逝而過,如此她們又變得如白色月光般恬靜。動與靜,在她們小荷搖曳的腰身中竟奇妙的重疊了。她們穿過田野,穿過古城,穿過發光的道路;穿過占婆,穿過歷史,穿過記憶中的越南,這種獨具越南核心美感的姿態,不是一種形式,而是一種符號象徵。她們的行走本身,就像是越南從遠處向你「走來」。

這台亮相於越南最大舞台的大戲,有著前所未有的宏大陣容,堪稱越南迄今為止參與人數最多的一場演出,演職人員達到五百餘人,他們分別來自越南和中國。

「山水盛典攜手越南GAMI集團共同搭建了一個跨國合作的藝術平台,為中越兩國的藝術家提供盡情創作的機會,這是我們美好的初衷和共識。我們在山水間用中國方式講世界故事,去弘揚『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理念。」梅帥元先生呼籲,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讓文化的光芒熠熠生輝。

以舞美設計為例,會安古城雖小,但是它的「後台」很強大!因為,會安的文化背景跨越了歐亞大陸,跨越了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從越南越族和占婆文化,到中國傳統儒、釋文化、南亞婆羅門文化,再到歐陸、日本文化,舞美設計可以取材的內容相當豐富。據山水盛典介紹,「會安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發展而產生的城市。演出主題就是在講這件事情,舞美設計的細節也是緊扣主題。」譬如,舞台布景中有東西方文化交流時期會安港口,歐洲的船、中國的船、越南的船,不停地在這裡匯聚,「我們幾乎原封不動地把會安的建築搬到舞台上,一比一的還原。我們的創作意念就是還原會安古鎮真實的樣子,呈現這裡的歷史、文化和風俗。」這使得《越南往事》的舞美變化相當多變而顯得有層次,再加上這次是世界上第一台在河流中央的小島上搭建舞台的實景演出,所以舞美的變化和視覺的呈現上是十分震撼的。

這個項目導演組的配置是中方編導和越方編導,中間還有翻譯人員,一個指令下來,從中文轉換到越文,再由越方編導向演員發出,多數情況下,他都是中文、英文加比划進行溝通。好在《越南往事》的演員都是從越南各地千挑萬選的專業年輕演員,樣貌、身材、基本功、悟性都是相當優秀的,而且吃苦耐勞,這一點保證了《越南往事》的精彩呈現。

一台戲,一座千年古城。每逢入夜,會安古城點亮燈籠,星星點點、流光溢彩,「古」與「新」在夜色中融為一體。

《越南往事》,成為歷史與未來的文化見證。

相關閱讀

1.二月二,「往事」綻放!

2.《越南往事》全球首演倒計時聯排

3.越南往事里,一場占婆婚禮

4.會安,遇見全人類的鄉愁

5.行歌盈盈,相思悠悠

6.尋蹤?占婆王朝的歷史記憶

7.相約會安——看東方視角下的越南往事

8.《越南往事》——別樣浪漫的鄉愁

9.山水間,穿越中國與越南的呼吸

10.「行走」與「穿越」的視覺打開舞美之門 專訪《越南往事》舞美設計師毛硯

11.一台織機織出的越南 ——《越南往事》音樂總監張驍分享創作心路歷程(上)

12.超越時空的人間煙火——《越南往事》音樂總監張驍分享創作心路歷程(下)

13.山水盛典與越南GAMI集團強強聯合 攜手開創實景演出跨國合作新模式

14.山水盛典: 在山水間用中國方式講世界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水盛典 的精彩文章:

TAG:山水盛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