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老子為什麼寫《道德經》這樣一本書?

老子為什麼寫《道德經》這樣一本書?

老子是一位思想家,他總會對所處的時代有所思想。老子講道,講無為。所以很多學者都認為老子主要是講自然,而我的觀點恰恰相反,老子的學說主要是講社會,講政治,講怎樣治理才能使社會太平清靜的道理。

老子身處的時代,正值西周政治體系崩潰,諸侯群起而爭雄的時期。天下由治而亂,如何才能使天下由亂而治?這是這個時期思想家共同面對的難題。孔子認為天下大亂是由於禮崩樂壞,人們不能崇禮遵禮的緣故,他將西周的禮制文教繼承下來,並夢想自己如周公一般,重塑禮樂秩序,讓天下因此而得太平。孔子的守舊復古的思想在當時沒有哪位政治家會採納,反而會被笑為迂腐。但孔子並不氣餒,他晚致力於講學,志要將西周的文教禮制傳承下去。在亂世沒有人會重視孔子的學問和思想,但要到了天下大一統時,它便有了用武之地。秦漢之後政治統一後就需要文化的統一了。統活者要統一子民的言行與思想以穩定它們的統治地位,孔子的學說中正好有西周時代現成的禮制,只需稍加整治就可以直接應用,這才是漢武帝後孔子學問成為官學的根本原因。這個時候便沒有人再笑話孔子迂腐,相反他成為統治者心目中的聖人了。這就孔子開創的儒學。

老子與孔子的觀點大不相同,老子也笑孔子有為,說他捨不得丟棄西周死後留下的空殼。老子認為天下之所以大亂就是因為統治者多私多欲,追逐權力與財富,高居萬民之上,稱孤道寡,欲斂盡天下所有的財富,欲收盡天下所有的土地。統治者越爭天下就會愈亂,欲使天下太平清靜,只有統治者無私無欲,但求奉獻於民而不索取於民,有使天下太平的功勞但不爭居稱孤道寡之位,不貪圖富貴不去過紙醉金迷的奢侈生活,而是甘居百姓之下與百姓同衣同食。這就是老子講的「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而不居」,也就是無為。老子說,只要統治者能做到以上這些,天下自然會不治而大治了,這就是無為而無不為。

老子為什麼講道?老子的道只是一個假設的存在,老子講道是為講無為,因為道於萬物就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而不居的。道無為就等同於天無為,從而法無為就是法天道,從而老子的學說就不簡單的只是一個政治學說,而成為宇宙自然與社會的根本原理了。這是老子講道的原因,而不是為講道而講道。後世道教對道的理解誤入歧途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紅振 的精彩文章:

《周易》古經為周文王所作嗎?
《周易》乾卦究竟在說什麼?

TAG:李紅振 |